DB22/T 1795-2019 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规范
DB22/T 1795-2019 DB22/T 1795-2019 Standard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Medical Rescue in Scenic Area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4月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A0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795—2019
代替DB22/T1795-2013
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规范
Theemergencyhandlingrequirementsofthemedicalaidforthescenic
2019-10-14发布2019-11-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179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1795-2013《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规范》。本标准与DB22/T1795-2013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第3章组织机构(见3)
——增加了医疗救助站相关条款(见4.1.1)
——增加了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见5.2.7)
——修改了建立救助安全档案(见6.2.9,见2013年版5.8)
本标准由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满、刘证燕、魏利民、杨贺程、刘泽奇、刘书成、段如峰、刘雪梅、安妮。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1795-2013。
I
DB22/T1795—2019
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景区医疗救助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医疗救助站、救助程序和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旅游者在景区内游玩时发生的意外损伤事故,并针对事故情况进行处理的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85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3组织机构
3.1领导小组
成立景区医疗紧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
3.2医疗救助人员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景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配备1名~3名医疗救助人员,2名~4名
担架人员。
4医疗救助站
4.1.1本着“便于救护,便于救护车辆停靠”原则,在景区设立医疗救助站或临时救助点,将就近医
院作为城区紧急救援医院。
4.1.2救助站或救助点配备救助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5803-2007 东亚飞蝗测报技术规范 2007-10-16
- GB/T 12943-2007 苹果无病毒母本树和苗木检疫规程 2007-10-16
- GB/T 21118-2007 小麦粉馒头 2007-10-16
- GB/T 12655-2007 卷烟纸 2007-10-16
- GB/T 21124-2007 小麦黑胚粒检验法 2007-10-16
- GB/T 21125-2007 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2007-10-16
- GB/T 21121-2007 动植物油脂 氧化稳定性的测定(加速氧化测试) 2007-10-16
- GB/T 21123-2007 营养强化 维生素A食用油 2007-10-16
-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2007-10-16
- GB/T 18102-2007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 200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