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196-2021 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

DB4403/T 196-2021 International Talent Quadrant Evaluation Guide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3/T 196-2021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1-01
实施日期
2021-11-13
发布单位/组织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深圳市人才工作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国际人才街区的评价工作。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起草人:
张林、邓晓俊、陈睿、龚婷、周鹏、吕勇、杨桂通、林经纬、吴序一、陈家鸣、王丽娟、刘国洲、秦晓红、黄汝唯。
出版信息:
页数:3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20

CCSA00

DB4403

深圳市地方标准

DB4403/T196—2021

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

Evaluationguidelinesforinternationaltalentcommunity

2021-11-01发布2021-11-13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3/T196—2021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评价程序.........................................................................................................................................................2

5.1启动.........................................................................................................................................................2

5.2评价实施.................................................................................................................................................2

5.3结果公示.................................................................................................................................................2

5.4异议处理.................................................................................................................................................2

6评价内容和要求.............................................................................................................................................3

6.1基础设施.................................................................................................................................................3

6.2人才服务.................................................................................................................................................4

6.3组织管理.................................................................................................................................................7

6.4宣传推广.................................................................................................................................................8

6.5服务评价与改进.....................................................................................................................................9

7评价结果判定.................................................................................................................................................9

附录A(规范性)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标体系.........................................................................................11

附录B(资料性)国际人才街区评价备案表.............................................................................................29

附录C(资料性)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30

参考文献.............................................................................................................................................................32

I

DB4403/T19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林、邓晓俊、陈睿、龚婷、周鹏、吕勇、杨桂通、林经纬、吴序一、陈家鸣、

王丽娟、刘国洲、秦晓红、黄汝唯。

II

DB4403/T196—2021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新时代历史使命,为我们擘画了美好蓝图,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

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实现这些宏伟

目标,需要更广泛地吸引国际人才来深创新创业。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

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

光荣使命。我市迎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和多重利好,这为

吸引集聚国际人才资源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引擎,深圳肩负着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

中心和创新高地雁阵格局中争当头雁的光荣使命,深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把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作为

城市核心战略,积极落实“民生七优”打造民生幸福标杆,让国际人才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

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深圳人才工作实现从“孔雀东南飞”向“全球人才聚鹏城”转变。

为营造宜居宜业宜创国际人才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创新推进国际人才街区建设,在全市选择国

际人才集聚、基础条件扎实的单位探索开展相关试点工作,并于2020年11月1日“深圳人才日”向市人

才研修院、蛇口街道、香蜜湖街道等13个街道(单位)颁授“国际人才街区创建点”牌匾。

各创建点精准规划、全面布局、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创建经验。为进一步破解现有行政管理体

系藩篱,积极有序引导国际人才向街区流动和集聚,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创建经验,推进“创建点”

向“示范点”升级跃迁,通过深入调研、总结研讨、征求意见等,提炼总结工作原则、路径和做法,特

制定本文件。

III

DB4403/T196—2021

国际人才街区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际人才街区评价的总则、评价程序、评价内容和要求、评价结果判定等。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国际人才街区的评价工作。

注: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国际人才街区”简称为“街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20647.5—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5部分:法律服务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际人才internationaltalent

具有国际化视野,拥有较高的知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外籍、港澳台籍人才或者留学归国、具有海外

发展经历或全球视野的各类国内人才。

3.2

国际人才街区internationaltalentcommunity

以集中或分散的一定地域为基础,以国际人才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公共服务、

治理体系等方面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和本土化服务特色,能够为国际人才提供高水准的生活、工作、创

业或专业服务的人才聚集地。

4总则

4.1国际人才街区评价宜以街道、社区或机构为评价对象,以年度为评价周期。

4.2国际人才街区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a)客观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开展评价;

b)公正原则:无差别地对待每一个评价对象,并通过适当的程序规则保持中立;

c)真实原则:依据真实的申报材料得出评价结果。

4.3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服务特点分为以下四类:

a)居住生活型:为国际人才提供居住生活服务为主的类型;

1

DB4403/T196—2021

b)商务办公型:为国际人才提供商务办公服务为主的类型;

c)创新创业型:为国际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环境或以特定产业集聚国际人才的类型;

d)专业服务型:为国际人才提供高端交流、健康疗养等专业服务为主的类型。

4.4评价工作组由主管部门根据不同街区类型组织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及专家组成,总人数应为奇数。

4.5评价工作组按附录A给出的指标体系,通过查阅申报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评价,评价结果

应经工作组2/3以上成员同意,且反对的成员不超过1/4方为有效。

4.6评价工作组应妥善保管评价材料和相关信息,在评价过程中及评价结束后的24个月内,不应将评

价材料内容和相关信息外泄。

5评价程序

5.1启动

5.1.1主管部门启动国际人才街区评价工作,组建评价工作组。

5.1.2评价对象填写《国际人才街区评价备案表》,表格形式见附录B;并将其与评价内容相对应的

验证材料一并提交至评价工作组。

5.1.3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对象提交的验证资料以及现场核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评价实施

方案。

5.1.4评价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a)评价工作组的构成及人员分工;

b)评价工作时间安排;

c)评价内容;

d)评价方法;

e)评价指标。

5.2评价实施

5.2.1评价工作组应按照实施方案及附录A开展评价工作。

5.2.2评价完成之后,评价工作组向评价对象和主管部门给出评价结果,并出具评价报告。

5.2.3评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评价工作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基本情况;

b)评价依据;

c)评价内容、方法和过程;

d)评价指标体系打分表;

e)评价结果;

f)存在问题;

g)意见建议。

5.3结果公示

主管部门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5.4异议处理

2

DB4403/T196—2021

5.4.1公示期间,评价对象若有异议,可提出复核申请,一个评价周期内仅可提出一次复核申请。评

价工作组收到复核申请10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核,必要时重新组织开展评价,提出维持原评价结论或

调整结论的意见。

5.4.2公示期间,第三方若有异议,可向主管部门或评价工作组提出,由主管部门或评价工作组组织

核实。

6评价内容和要求

6.1基础设施

6.1.1基本要求

6.1.1.1评价对象为街区国际人才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设施的配置类别、数量、比例宜与街区类型、

发展特点和规模相适应。

6.1.1.2评价对象宜结合街区国际人才的实际需要,制定符合街区发展、综合考虑街区未来人口数量、

结构变化等的街区基础设施规划。

6.1.2分类要求

基础设施分类要求见表1。

表1基础设施分类要求

居住生商务办创新创专业服

序号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要求

活型公型业型务型

街区及其3公里辐射范围内配套可供国际人才子女就读

1○------

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阶段学校。

配套学校引入优质教育机构和先进办学理念,鼓励社会

2教育资源○------

力量开办中外合作学校或国际化学校。

鼓励配套学校开设国际化课程,与国际学校建立日常交

3○------

流、结对关系。

配套有医疗机构,或与所在区域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点对

4●●●●

点协作机制,提供医疗服务资源。

配套医疗机构具备国际化服务能力和人才资源,提供双

5○○○○

语或多语种医疗预约、咨询或诊疗服务。

配套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化交流,获得国际医疗相关认

6○○○○

医疗资源证。

对接医疗保障机构,配套国际人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

7服务资源或咨询渠道,提供英文版的业务办理指引,对○○○○

国际人才开展参保政策的宣传。

8配套医疗机构开展较高水平的智慧化、信息化建设。○○○○

9配套疗养场所,提供疗养休闲/体检保健等疗养服务。○----○

配套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或与周边公共交通设施站

10交通配套●●●●

点、班次合理衔接。

3

DB4403/T196—2021

表1基础设施分类要求(续)

居住生商务办创新创专业服

序号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要求

活型公型业型务型

11配备与街区类型和特点相适应的一定数量停车位。○○○○

12交通配套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13周边配套绿道和自行车道。○○○○

街区范围内配套餐饮、商超、药店、银行、购物中心等,

14●○○○

配套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

商业配套

15周边配套有公寓、商用住宅、星级酒店等。○○○○

16配套商业国际化、特色化,能够提供双语或多语种服务。○○○○

17配套街区公园绿地或广场等公共休闲区域。○○○○

街区及其3公里辐射范围内配套可供国际人才使用的图

18○○○○

书馆、博物馆、历史馆或其他文化场馆设施。

配套可供国际人才使用的电影院、书吧或公共上网区域

19休闲、文化、○○○○

等文化交流设施。

体育设施

配套可供国际人才使用的康体娱乐、健身运动等体育场

20○○○○

馆或设施。

配套可供国际人才举办文化沙龙、聚会等文体交流活动

21○○○○

的场所。

22路标、图标、交通指示、警示标识等标识标牌安装齐全。●●●●

标识标牌具备汉语、英语双语标识或与街区特点相适应

23●●●●

标识标牌的多语种标识。

标识标牌规范、整洁,符合GB/T10001(所有部分)的

24○○○○

要求。

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无障碍设施符合GB50763、《深

25无障碍设施○○○○

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的要求。

依托市级统一服务平台,或搭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支

26持双语或多语种显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参照○○○○

MZ/T053—2014搭建。

27智能化、数字配置政务、警务自助服务终端机。○○○○

化设施或信建立智能化出行系统,包括车牌智能识别通行、智慧门

28○○○○

息服务平台禁、街区导航、智慧寻车等。

建立智慧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线上一

29键报修、物品放行申请、线上缴费、公共空间预定等功--○○--

能。

注1:●应符合○宜开展--不适用

注2:国际化课程如国际礼仪、国外文化、高尔夫等。

注3:国际学校指中等教育阶段内,以多元化的课程为特色,以双语或多语教学为途径,以世界范围流动人员为主

要服务对象,以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态度为目标的学校。

注4:无障碍设施包括坡道、盲道、缘后道口、扶手、抓杆、安全警示等。

6.2人才服务

4

DB4403/T196—2021

6.2.1基本要求

6.2.1.1强化街区人才服务功能建设,做到服务多元化,健全街区服务体系,把街区建设成为管理有

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国际人才聚集地。

6.2.1.2提升街区综合运营服务能力,保障国际人才工作生活的基本需求。

6.2.2分类要求

人才服务分类要求见表2。

表2人才服务分类要求

居住生商务办创新创专业服

序号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要求

活型公型业型务型

设立人才服务站,或在街区政务服务中心,配有专门人

1员,为国际人才提供出入境、停居留、就业、创业、法●●○○

律、税务、社保等双语或多语种咨询服务。

政务服务

建立由懂政策、外语服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涉外

2○○○--

政策宣讲团,提供政策宣讲服务。

3提供国际人才在深工作生活常见问题中英文指南。○○○○

设立法律服务小组,按照GB/T20647.5—2006要求提供

4○○○--

法律服务。

通过线上或印刷的方式发布内附常见案例的法律服务中

5法律服务○○○○

英文手册。

6提供人民调解服务。○○----

7举办相关法律讲座。○○○--

配套或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才引进、人才培

8人才引进○○○○

训活动。

研究并制定国际人才来本街区工作创业的统筹管理和分

9○○○--

类指导办法。

设立街区国际人才企业服务名录,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对

10○○○--

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便利化服务。

工作创业

为国际人才提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集聚空间,调动各方

11○○○○

面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满足国际人才创业需求。

组织工作创业交流活动,展示街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成

12○○○○

果。

引进或培育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街区企业提供

13知识产权培训、咨询、专利申请/保护、涉外专利维权等○○○○

服务。

科技服务

为国际人才提供科学查新、专业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

14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科技评估、科技○○○--

鉴证、科研设备共享和科技信息统计方面的服务。

15对接金融服务网点,提供创业融资服务或相关咨询服务。○○----

金融服务

16促进金融机构与街区相关单位的对接,为企业融资贷款○○○--

5

DB4403/T196—2021

表2人才服务分类要求(续)

居住生商务办创新创专业服

序号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要求

活型公型业型务型

16等搭建平台。○○○--

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服务机构为国际人才或相关单位提供有针对

17○○○--

性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提供国际人才技能提升服务,协调涉外人力资源服务机

18构、外国商会或国际志愿服务组织等资源,与高校、科○○○○

研院所合作,开设针对国际人才的技能提升课程。

邀请专家以讲座、座谈、宣传等形式进行历史、科学、

19学习培训○○○○

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传播。

开展外语角、中文角等活动,鼓励中外人才交流提升语

20○○○○

言水平。

21引进知名人才培训机构,推动境内外人才联合培养。----○○

22做好人才的沟通联络与服务保障工作。----○○

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端研发机构等合作,组织开展学

术会议、高端论坛、国际会议、会展等活动,加强国际

23--○○○

人才交流,为国际人才搭建沟通联系、项目合作、创新

创业等交流平台。

组织、引导、促进国际人才根据职业、兴趣爱好形成人

24人才交流○○○○

才交流圈层。

鼓励街区企业或机构设置实习实践岗位,吸引国内外优

25○○○○

秀毕业生来街区交流实践。

建立国际人才交流对话机制,开展国际人才“问需、问

26策”活动,与国际人才交流新政新策,及时听取国际人○○○○

才的意见建议,帮助国际人才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挖掘优秀文化资源,鼓励、引导和支持街区组织开展文

27○○○○

体活动。

文体服务

建立双语或多语种书吧或阅览室,设置可供借阅的经典

28○○○○

理论书籍、记录片的专区。

29提供多样化居住信息服务。○○----

30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