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373-2001 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373-2001 Jiangxi Province Non-pollution Vegetabl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T 373-2001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1-04-23
实施日期
2001-05-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B31

备案号:11480-2001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373—2001

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2001-04-23发布2001-05-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6/T373—2001

前言

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省农业厅提出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后,由省农业厅经作局、经作

站承担《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起草工作。计划在三年内,在全省全面实施推广无公害蔬菜

生产技术,本规程实施后,使人们食用有害物质含量不超标的无公害蔬菜,并逐步过渡到食用不含任何

有害物质的有机绿色食品蔬菜,同时也使广大菜农增加效益,为财政增收作出贡献。

本标准由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肖鸿勇、周才春

I

I

DB36/T373—2001

江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包括基地建设、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合理施肥、采收采后处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春、夏、秋、冬和春提前、秋延后、高山蔬菜高产优质栽培。

2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2.1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

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质、土壤以及工业的“三废”污

染),防止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污泥垃圾、粉尘的污染,对于酸雨也应有所预防。基地的建设还必

须综合考虑周围其它污染源,要求距离公路主干线50~100m以外,基地要相对集中成片,便于规模化生

产。地下水位控制在80cm左右。

2.2无公害蔬菜基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1所列的限值。

2.3无公害蔬菜基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含量不应超过附表2所列浓度值。

2.4无公害蔬菜基地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3所列的浓度值。

2.5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基地,要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达标后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3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3.1.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危害、商品性好的高产优质品种。大力开发天然新型无公害蔬菜,

如野生蔬菜、芽苗菜等。引进推广新品种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植物检疫的有关法规。

3.1.2合理轮作、间作、套种

避免同类蔬菜连作,实行水旱轮作或其它轮作方式,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倡与葱

蒜类蔬菜间作套种,减少病虫害发生,达到不用或少用农药。

3.1.3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播种期,避开病虫为害高峰期。苗期加强肥、水、光、温

和通风管理,降低床内空气湿度,控制病害发生。培育壮苗并及时定植,定植前要炼苗。

3.1.4土壤耕作

及时清园,采用深耕、夏炕、冬冻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推广高垄窄畦栽培,“三沟”(畦沟、腰

沟、围沟)配套,避免田间积水。

3.1.5植株调整

合理密植,搞好植株调整,利于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老、病、虫叶、病残株、虫蛀果,创造良好的

生长环境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条件。

3.1.6改进栽培技术

采用设施栽培,减少降尘和酸性物的沉降开发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大力推广应用蔬菜嫁接技术,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2生物防治

1

I

DB36/T373—2001

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来消灭害虫;利用细菌、真菌、病毒及制剂等来防治病虫;利用昆虫激素

来诱杀害虫。

3.3物理防治

利用光、温、湿、器具等防治病虫害,如种子采取湿汤浸种、种子干热处理;利用银灰色薄膜避蚜,

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利用防虫网防虫,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夏季大棚高温闷棚等进行

土壤消毒等。

3.4化学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附表4),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搞好

预测预报,适时用药防治;选用根据不同病虫害对应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不得随意加大施

药浓度和防治次数;实行交替用药;提倡合理混用和微量喷雾,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

3.4.1严格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

在商品菜收前严禁施用农药。最后一次施药离收获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秋季为5~7天,冬春季为7~

12天,具体因药剂和蔬菜种类而异。(详见附表5)

4合理施肥

4.1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农家肥料必须高温发酵,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使之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见附表)

允许使用的有机肥料种类有:

农家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杆、泥肥、桔饼肥等。商品肥料包括商品

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等。

4.2城市垃圾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限量使用。每年每666.7平方米用量,粘

性土壤不超过3000公斤,砂性土壤不超过2000公斤。

4.3合理施用化肥

4.3.1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实行不同作物的配方施肥。

4.3.2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化肥以深施为宜,生长期短的

叶菜禁止叶面喷施氮肥。

4.3.3施肥时间

为防止化肥和微生物的污染,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20天进行。

5采收采后处理措施

适时采摘,果菜类避免碰伤,叶菜类摘去黄、老叶,除去泥土;采后用无污染清洁水及时清洗;提

倡分级包装,包装材料要使用国家允许的易降解的材料,贮运和销售过程中要避免损伤及污染。

表1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

耕作条件旱田水田

pH值(6.56.5-7.5)7.5(6.56.5-7.5)7.5

镉0.300.300.400.300.300.40

汞0.250.300.350.300.400.40

砷252020202015

铅505050505050

铬120120120120120120

铜506060506060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