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198-2020 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指南
DB37/T 4198-2020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Grid Management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CSC78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198—2020
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指南
2020-11-10发布2020-12-1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198—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市特种设备协会、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岛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衍树、孙常亮、解赞华、丁建、刘海滨、曹玉国、杨淼淼、王文训、姜峰、
冯在经、于萍、白玉、高赛、门桂鹏、谭晓勇、姜方圆。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37/T4198—2020
引言
为进一步夯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础,摸清和掌握辖区内特种设备数量及安全状况,规范细化特种
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合理设置一级、二级、三级网格,对特种设备安全进行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消
除隐患,将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全部纳入监管系统,落实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使用水平。
II
DB37/T4198—2020
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原则、网格设置、管理流程、日常监督检查、教育
培训、定期普查。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县(市、区)级以下行政区、功能区等区域的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
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域代码编制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各级安全监管网格按各自职责履行特种设备属地监管责任,通过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
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特种设备安全的网格化监管,扎实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督促特种设备使
用单位,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类别和数量,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依法登记、依法申报检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并定期组
织演练。
5网格设置
原则上,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一般设置三级网格,县(市、区)行政区域作为一级网格;乡
(镇)、街道办事处为二级网格;根据特种设备数量、种类及区域等因素,以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居
委会或社区区域作为三级网格。
各地可根据辖区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而定。单元网格的划分宜保持相对稳
定。
5.1编码规则
5.1.1一个单元网格宜有唯一的标识码。
3
DB37/T4198—2020
5.1.2单元网格标识码有15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街道(镇、
乡)代码、3位社区(村)代码和3位单元网格顺序码。单元网格标识码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单元网格标识码结构图
示例:山东省胶州市阜安办事处第一个单元网格的标识码为:370281001001001
5.1.3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可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街道(镇、乡)代码可按照GB/T
10114的规定执行;社区(村)代码可按所在城市相关规定进行编码。街道(镇、乡)代码和社区(村)
代码尚未编制的城市,宜按照GB/T10114和本文件规定进行编码。
5.1.4单元网格顺序码在一个社区(村)内按从西向东、由北至南的顺序进行编码。
5.1.5当单元网格变更时,其原编码不应再使用;变更后的单元网格,可按照上述规则重新编码。
5.2网格职责
5.2.1一级网格
一级网格负责区域内二级、三级网格设置,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指导二级网格特
种设备监管业务。
5.2.2二级网格
二级网格接受一级网格指导,按要求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格员和协管员,建立二级网格特种
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好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指导;建立三级网格,指导村(社区)特种设备网格
员相关工作。
5.2.3三级网格
三级网格负责落实一、二级网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宣传特种设备政策法规,普及特种设备
安全知识,及时传达上级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有关文件和工作要求;在二级网格指导下,建立健全网格
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备相关信息台账并及时更新有关信息;组织网格员定期巡查网格内特种设备
使用单位,发现新增特种设备或事故隐患及时上报二级网格。
6管理流程
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流程如图2。
4
DB37/T4198—2020
图2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管理流程图
7日常监督检查
7.1人员组成
网格化日常监督检查人员由市场监管所安全监察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区域内网格员组成,必要
时可邀请局监察机构人员、技术专家参加。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宜配合检查。
5
DB37/T4198—2020
7.2工作流程
日常监督检查具体工作流程见图3。
图3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图
7.3检查内容
7.3.1综合管理检查
6
DB37/T4198—2020
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见A.1)逐项检查相关内容。
7.3.1.1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情况
查看以下项目: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相关文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任命相关文件;
——安全管理员的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有雇(聘)用单位盖章或法人(授权人)的签字盖
章。
7.3.1.2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情况
查看是否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件。
7.3.1.3应急专项预案建立及演练情况
查看以下项目:
——是否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是否有应急演练相关见证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影像资料等)。
7.3.1.4设备档案建立情况
查看《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帐》(见附录B),至少抽查2台(套)特种设备,查看是否按台(套)
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内容是否齐全。
7.3.1.5定期检验情况
每一类别特种设备至少抽查1台(套):
——查看是否有定期检验报告,核实设备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
——查看定期检验合格标志是否置于显著位置。
7.3.1.6日常维护保养或自行检查情况
每一类别特种设备至少抽查1台(套),查看是否有维护保养或日常检查记录。
7.3.1.7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查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登记台帐》(见附录C),至少抽查当班2人。
——查看是否持证上岗。
——查看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查看作业项目是否与实际作业项目一致。
——查看是否有雇(聘)用单位盖章或法人(授权人)的签字盖章。
7.3.1.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查看是否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7.3.1.9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
查看特种设备风险管控档案,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点排查台账、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巡
查检查记录和“双公示”牌(栏)。
7
DB37/T4198—2020
查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见证材料,包括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排查计划、隐
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记录文件。
7.3.2现场检查
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帐》,每类设备至少抽查一台,进行现场检查,检查项目、内容、方
法、标准见A.2至A.11。
7.3.3问题处理
7.3.3.1严重事故隐患
发现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
为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时,应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附录D),责令被检查单位立
即或者限期改正,消除事故隐患。
一般问题应填写《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问题通知书》(见附录E),并交被检查单位落实整
改。
7.3.3.2问题复查
检查人员在被检查单位提交整改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或者被检查单位到期未提交整改报告后3个
工作日内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复查可以通过现场检查、材料核查等形式实施。
7.3.3.3问题移交
市场监管所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自身不能解决的,应及时上报局监察机构或辖区乡(镇)政府、办
事处。
7.4档案管理
7.4.1市场监管所负责所属网格区域内企业“一企一档”的档案建立。
7.4.2档案内容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营业执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见附录F);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台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
8教育培训
8.1网格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8.1.1主办单位
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场监管局组织或委托专业第三方承办。
8.1.2网格员培训
8.1.2.1培训对象
村(社区)网格员。
8
DB37/T4198—2020
8.1.2.2培训内容
至少培训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基本辨识;
——特种设备的初步筛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的填写。
8.1.3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8.1.3.1培训对象
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
8.1.3.2培训内容
至少培训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检验检测办理相关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规范;
——建立特种设备台账、档案的相关要求;
——隐患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账》的填写;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登记台账》的填写;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大纲要求内容。
8.2作业人员培训
8.2.1主办单位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委托专业第三方。
8.2.2培训对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业人员。
8.2.3培训内容
至少培训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相应项目的考试大纲要求内容;
——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9特种设备安全网格化定期普查
9.1定期普查频次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在一级网格的指导下,以二级网格为普查单元开展网格化定期普查,一般每
三年开展一次。
9.2检查前准备
9.2.1制定普查方案,确定普查单位。
9
DB37/T4198—2020
9.2.2市场监管所监管人员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登记台账》等相关文书下发给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或安全
管理人员。
9.2.3成立检查组:
——可由安全监察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检验人员及有关技术人员、网格员组成;
——确定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9.3现场检查
9.3.1检查材料准备
《特种设备现场检查确认登记表》(见附录G)、《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账》、《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和作业人员登记台账》等相关文书。
9.3.2实施检查
出示有关证件,说明检查目的、程序、方法。
9.3.3使用单位陪同人员
由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陪同现场检查。
9.3.4检查内容
现场核实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
审核查特种设备档案资料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9.3.5现场核实
到使用现场核实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确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特种设备
使用登记台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登记台账》。
9.3.6资料审查
9.3.6.1登记资料: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9.3.6.2检验资料:
——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定期检验报告;
——安全附件检定证书、校验报告。
9.3.6.3出厂资料(特种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
——设计文件;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
——监督检验证书;
——型式试验证书等。
9.3.6.4使用资料:
——特种设备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10
DB37/T4198—2020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
——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检修、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
9.3.6.5管理资料:
——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9.3.7确认检查结果
现场填写《特种设备现场检查确认登记表》。
9.4问题分类处置
9.4.1已登记设备
9.4.1.1超过检验有效期的,督促使用单位申请检验,检验合格后将检验报告存档;检验机构出具检
验报告后,监管系统自动更改检验信息。
9.4.1.2监管系统显示在有效期内,实际已拆除、报废、停用设备,使用单位填写《特种设备停用报
废注销登记表》,到登记机关办理相关手续。
9.4.1.3有使用登记资料,监管系统无信息的,使用单位带《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特种设备使
用登记证》、检验报告到登记机关补录信息。
9.4.2未登记设备
9.4.2.1资料齐全,符合使用登记条件的,填写《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9.4.2.2材料齐全,需要进行首次检验的,申请检验,检验合格后出具检验报告后,填写《特种设备
使用登记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9.4.2.3材料不齐全的,补齐材料后,办理检验、使用登记手续。
9.4.2.4非法制造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检验结论不合格的启动行政执法程序。
9.4.3隐患台账及闭环管理
对平时巡查、日常监督检查和定期普查发现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网格员应建立隐患台账,跟踪、
督促使用单位隐患消除,隐患消除后,整改见证材料逐级上报至一级网格。
9.5事故报告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的
负责人和网格员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逐级上报至一级网格;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
以直接上报至一级网格。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概况以及特种设备种类;
——事故发生初步情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现场破坏情况、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涉
险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
——已经采取的措施;
——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
——其他有必要报告的情况。
11
DB37/T4198—2020
AA
附录A
(资料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
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表格格式如下:
表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
受检单位: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标准检查记录检查人员
1.查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相关文件。2.查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任命
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
1相关文件。3.查看安全管理人员的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有雇(聘)用单位
管理人员情况
盖章或法人(授权人)的签字盖章。
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建
2制度查看是否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件。
立情况
1.查看是否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2.查看是否有应急演练相关见证材料(包括
3应急专项预案建立及演练情况
文字材料、图片、影像资料等)。
4设备档案建立情况至少抽查2台(套)特种设备,查看是否按台(套)建立技术档案。
至少抽查1台(套)特种设备:1.查看是否有定期检验报告,核实设备是否在检
5设备档案定期检验情况
验有效期内。2.查看定期检验合格标志是否置于显著位置。
6日常维护保养或自行检查情况至少抽查1台(套)特种设备,查看是否有维护保养或自行检查记录。
12
DB37/T4198—2020
表A.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记录表(续)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标准检查记录检查人员
至少抽查当班2人:1.查看是否持证上岗。2.查看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7作业人员持证情况3.查看作业项目是否与实际作业项目一致。4.查看是否有雇(聘)用单位盖章或
作业人员
法人(授权人)的签字盖章。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情况查看是否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双重预防体系建特种设备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立
9查看是否有企业风险点台账和“双公示”牌(栏)。
设情况
填报人:审核人:检查时间:年月日
A.2锅炉使用情况检查记录表
《锅炉使用情况检查记录表》表格格式如下:
表A.2锅炉使用情况检查记录表
受检单位:检查设备名称:使用登记代码: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标准检查记录检查人员
至少抽查当班2人:1.查看是否持证上岗。2.查看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3.查
1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看作业项目是否与实际作业项目一致。4.查看是否有雇(聘)用单位盖章或法人(授权
人)的签字盖章。
使用登记及定期至少抽查1台锅炉:1.查看锅炉是否有使用登记证。2.查看锅炉是否有定期检验报告,
2使用登记及定期检验情况
检验核实锅炉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
3安全附件及安全安全阀校验情况至少抽查1个安全阀,查看安全阀是否有校验报告,核实安全阀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
4保护装置压力表检定情况至少抽查1个压力表,查看是否有压力表检定证书,核实压力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13
DB37/T4198—2020
表A.2锅炉使用情况检查记录表(续)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标准检查记录检查人员
至少抽查1个水位计,查看是否有最高、最低和正常安全水位标记。2.查看水位是否在
5水位计运行情况
安全附件及安全最高、最低水位之间。
保护装置至少抽查1个温度测量装置:1.查看是否正常显示温度。2.查看是否有校准报告,核实
6温度测量装置校准情况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9466.2-2004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2004-03-15
- GB/T 19467.2-2004 塑料 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 第2部分:长纤维增强材料 2004-03-15
- GB/T 19472.1-2004 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 2004-03-15
- GB/T 19471.1-2004 塑料管道系统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 偏角密封试验方法 2004-03-15
- GB/T 19470-2004 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网 2004-03-15
- GB/T 19466.1-2004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 2004-03-15
- GB/T 19468-2004 烟火药剂中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2004-03-15
- GB/T 19471.2-2004 塑料管道系统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 负压密封试验方法 2004-03-15
- GB/T 19467.1-2004 塑料 可比单点数据的获得和表示 第1部分:模塑材料 2004-03-15
- GB/T 19466.3-2004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200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