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F 005-2020 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机械带状整地技术规程

T/CSF 005-2020 Subtropical low mountain and hill region mechanical strip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SF 005-2020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5
实施日期
2020-12-25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林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机械带状整地的原则、适用条件、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人工经济林和用材林造林机械整地。可为其它地区相似造林地整地提供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GB 51018-201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3.1机械带状整地在造林迹地坡面上,用整地机械按照一定行距,沿等高线开挖出一定宽度(3~4 m)和深度(25~30 cm)环山带面的造林整地方式。3.2整地带面带状整地时形成的长带内倾梯面。3.3导水坡面在环山造林地沿水流方向形成的坡面。3.4塄沿在整地梯面外沿修筑的拦水土埂。3.5导水坝头环山坡面沿水流方向尽头修筑的出水口。3.6低山绝对高度为500~1000 m,相对高度为200~500 m,平均坡度5°~10°的山地,有些低山也可能比较陡峭。3.7丘陵绝对高度在200 m以上,500 m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 m,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4原则4.1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因害设防,因需建设。根据自然条件采取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4.2依托科技原则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基础上,依靠科技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缩短成林、成材周期,从而实现速生、丰产和优质。5适用条件5.1适用地区适宜在年降雨量 1600 mm 及以下,坡度小于 30°,海拔小于 800 m的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实施。5.2地类适宜在需要更新改造的亚热带低山丘陵地荒山荒坡(退耕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或低质低产林地实施。5.3立地条件机械整地适宜在基岩为板页岩、花岗岩的造林地实施,也可以在土层较厚、较为坚固的其他基岩实施。6设计6.1设计目标缓洪拦沙效益达70 %以上,土壤侵蚀强度不超过微度侵蚀指标。整地成本降低20 %以上,造林工程综合效益提高15%以上。6.2设计原则工程措施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做到山上山下综合治理,坡面工程按10年一遇2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林学会栎类分会
起草人:
厉月桥、谷建才、郭文霞、喻龙华、何平、张华聪、谭新建、钟秋平、王丽云、刘儒、孙建军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