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108-2018 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DB34/T 3108-2018 Mobile video command system terminal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3108-2018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4-16
实施日期
2018-05-1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的设计原则、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以下简称终端设备),其他具有移动视频指挥功能的产品可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创世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学院、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合肥市公安局
起草人:
孙斐、喻莉、张传金、陶维俊、许涛、黄雪荣、纪勇、任冉冉、刘磊、马金星、邵磊、汤正道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13.310

A9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108—2018

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及测试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softerminalequipmentformobilevideo

commandsystem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4-16发布2018-05-16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3108—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创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学院、安徽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合肥市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斐、喻莉、张传金、陶维俊、许涛、黄雪荣、纪勇、任冉冉、刘磊、马金星、

邵磊、汤正道。

I

DB34/T3108—2018

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的设计原则、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移动视频指挥系统终端设备(以下简称终端设备),其他具有移动视频指挥功能

的产品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5211-2013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6796-2009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0148安全防范报警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GA/T669.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6部分: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

GA/T669.7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7部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ISO12233摄影电子静像成像分辨率和空间频率响应(Photography-Electronicstill

pictureimaging-Resolutionandspatialfrequencyresponses)

3术语和定义

GA/T669.7、ISO1223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移动视频终端设备Portablevideoterminal

基于无线传输的可移动视音频终端设备,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其对前端现场人员进行指挥调度。

4设计原则

4.1移动视频终端设备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人机工学的特点,便于携带和操作,适应野外工作的特点。

1

DB34/T3108—2018

4.2移动视频终端设备的硬件设计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和向上兼容原则,应进行可靠性、

维修性、易用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硬件的选择应优先采用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

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产品。

4.3同一系列的移动视频应急软件设计应满足系列化、标准化及兼容性要求,新版本软件应兼容旧版

本软件。

4.4应随产品提供能指导用户正确安装、使用及日常维护的文档,且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4.5电池盒的设计应做到不可能因可燃性气体的积聚而引起爆炸和着火,如果由于装上错误型号电池

可能会引起爆炸或者着火的危险,则应当在电池盒旁边标上警告标记,并在相关说明书中给出警告语句。

4.6移动视频终端设备的音视频编解码可采用GA/T669.6规定的编解码方式,视频编解码也可采用

H.264、H.265或MPEG-4,音频编解码也可采用G.711、G.723、G.726、G.729、AMR、ADPCM、AAC。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外观

5.1.1.1非金属外壳表面应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亦无明显变形和划痕。

5.1.1.2金属外壳表面应色泽均匀,并无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和砂孔等;金属零件应无锈蚀

及机械损伤。文字标识应清晰、完整。

5.1.1.3终端表面应有产品标识,标识应采用通用符号或中文进行标注,标识应不易被擦除,且不应

出现卷边。

5.1.2结构

移动视频应急终端的零部件应装配牢固,连接可靠。

5.1.3外壳防护等级

终端设备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208-2017中IP66的要求。

5.1.4接口

5.1.4.1应具有音视频输入接口,音频接口采用标准接口。

5.1.4.2应具有标准SIM卡插槽。

5.1.4.3应具有标准MicroSD插槽。

5.1.4.4应具有充电接口,能在不拆电池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充电。

5.1.5电源

5.1.5.1电池工作时间

如下:

a)不接外部电源,使用内置电池续航时间不小于4h;

b)可配接外接电池盒用于扩大电池容量,外接电池盒应具备充电功能。

5.1.5.2电池充电时间及可重复充电次数

2

DB34/T3108—2018

电池充电时间应小于等于4h;可重复充电次数应大于等于1000次,充放电1000次以后电池容

量衰减不应大于20%。

可参考手机标准,电动汽车标准。

5.1.6环境适应性

移动视频终端设备应适用于GB/T15211中环境类别Ⅳ,每个类别的试验项目和严酷等级见表1,

在每一项特定的环境试验完成后应符合以下要求:

——无永久性结构变形,无零部件损坏,无电气故障,机壳、接插件等不应有严重变形,紧固部件

无松脱现象,插头、通信接口等接插件无脱落或接触不良现象,存储数据不丢失,各项功能均

应保持正常。

——盐雾实验后设备表面不应有锈蚀。

表1气候和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

项目类别Ⅳ

额定值试验时间

高温试验

+70℃8h

(工作状态)

低温试验

-40℃8h

(工作状态)

恒定湿热试验40℃

48h

(工作状态)RH(93)%

盐溶液浓度:(5±0.1)%

温度:(35±2)℃

盐雾

喷雾时间:每隔45min喷雾15min

(非工作状态)

盐雾沉降量:1.0mL/h*80cm²~2.0mL/h*80cm²

持续时间:48h

频率范围(Hz):10-150

加速度(m/s2):5

振动试验

轴向数目:3

(工作状态)

扫频速率(oct/min):1

扫频周期的数目/轴向/工作状态:1

波形:半正弦

峰值加速度(m/s²):500

冲击试验

脉冲持续时间(ms):6

(工作状态)

冲击轴向数:6

每轴向的脉冲次数:3次

高度(m):1.5

自由跌落

几何面数:6

(工作状态)

各个面跌落次数:2

5.1.7安全性

5.1.7.1抗电强度

3

DB34/T3108—2018

移动视频终端设备的抗电强度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3的要求。

5.1.7.2绝缘电阻

移动视频终端设备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