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043-2020 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DB22/T 5043-2020 Mould-formed wall panel low-ris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technology standard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5043-2020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29
实施日期
2020-07-29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low-risesteelbuildingswith

moldedpolystyrenepanels

DB22/T5043-2020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0年07月29日

2020·长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告

第557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等

4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

现批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标准》《既有住宅加装电

梯结构加固技术标准》《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热

泵系统工程技术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

DB22/T5041-2020、DB22/T5042-2020、DB22/T5043-2020、DB22/T

5044-2020,自发布之日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0年7月29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省工程建设

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9〕1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试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

践经验,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

情况,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试验研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

料;5建筑设计;6结构设计;7设备与管线设计;8构件制作与

运输;9施工安装;10质量验收。

本标准的部分内容涉及专利(专利号201520419128.1;20152

0419199.1;201520955028.0;201520955026.1;201520955027.6;

201520955029.5)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与专利权人协商处

理,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长春工程

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积极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

长春市民康路519号;电话:0431-88932615;邮政编码:130041,

电子邮箱:jljsbz@126.com),供后续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科莱达新型建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公司

吉林市嘉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绿地兴合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吉林建筑大学中天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吉林省勘察设计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窦立军袁志仁隋艳娥王坦

彭波梁辉李宝峰邵明军

刘卉王秀丽齐际翟春龙

郭庆彪宋宇祝石赵研宏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毅陶乐然王毅赵志贤

赵英鹏黄永存胡文武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材料.................................................................................................4

4.1钢材及连接件..........................................................................4

4.2其它材料..................................................................................5

5建筑设计.........................................................................................6

5.1一般规定..................................................................................6

5.2建筑节能..................................................................................7

5.3建筑防火..................................................................................7

5.4防水与防潮..............................................................................8

5.5装饰装修..................................................................................9

6结构设计........................................................................................10

6.1一般规定.................................................................................10

6.2基础.........................................................................................10

6.3墙体.........................................................................................11

6.4楼盖与屋盖.............................................................................16

7设备与管线设计............................................................................19

8构件制作与运输............................................................................22

8.1一般规定.................................................................................22

8.2钢骨架模塑墙板制作.............................................................22

8.3构件检验.................................................................................22

8.4运输与堆放.............................................................................25

9施工安装........................................................................................26

9.1一般规定.................................................................................26

9.2基础施工.................................................................................26

9.3钢骨架模塑墙板安装.............................................................27

9.4设备管线.................................................................................27

9.5装饰工程.................................................................................28

10质量验收......................................................................................30

10.1一般规定...............................................................................30

10.2钢骨架模塑墙板墙体...........................................................31

附录A钢骨架模塑墙板构造图.....................................................34

本标准用词说明................................................................................36

引用标准名录....................................................................................37

附:条文说明..................................................................................39

1总则

1.0.1为规范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安装及验收,

促进建筑产业工业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

环境,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及以下地区的耐

火等级为四级、层数不超过2层且檐口高度不大于9m的装配式钢

骨架模塑墙板建筑。

1.0.3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

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低层建筑low-risebuildings

层数不超过2层,檐口高度不超过9米的建筑。

2.0.2钢骨架模塑墙板、屋面板steel-plasticpanels

钢骨架模塑墙板、屋面板是以冷弯薄壁型钢为受力骨架、填充

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采用专用胶黏剂复合,在工厂模压制作而成

的钢塑结构板材。

构造简图见附录A。

模塑墙板符合防火要求时,可用于建筑非承重墙。

2.0.3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low-risesteelbuildingswith

steel-plasticpanels

采用外加保护层的工厂预制钢骨架模塑墙板,和冷弯薄壁型钢

楼(屋)盖,经现场装配而成的低层建筑。

2.0.4顶导梁、底导梁或边梁track

布置在墙的顶部或底部以及楼层系统周边的槽形或H型构件。

2.0.5结构面板structuralsheathing

直接安装在立柱或梁上的面板,用以传递荷载。

2.0.6抗剪墙体shearwall

能够承受面内水平荷载的墙体。由立柱、顶导梁、底导梁与结

构面板连接而成的组合构件,必要时也可添加斜撑,用于承受竖向

及水平荷载。

2.0.7防火保护层fireprotectionlayer

覆盖于钢骨架模塑墙板外侧用于防火的面板或粉刷层,材料的

燃烧性能应为不燃性。

2

3基本规定

3.0.1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结构设

计使用年限不大于50年。

3.0.2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要求,且应

按照集成设计原则,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智

能化和燃气等专业协同设计。

3.0.3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应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

要求,执行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3.0.4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内、外装饰系统应与结构系统、

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一体化设计建造。

3.0.5设计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时,应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

案和构造措施,应保证结构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符合

防火、防腐要求。

3.0.6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防火、防腐、防潮应符合国家现

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3

4材料

4.1钢材及连接件

4.1.1钢材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所采用的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规定的Q235级、Q345级钢材,或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

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和《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GB/T14978的规定。当有可靠依据时,可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

但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方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GB/T

6728的规定;

3热轧H型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热轧H型钢和剖分T

型钢》GB/T11263的规定;

4用于承重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

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

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4.1.2承重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钢板壁厚不应小于0.75mm,冷弯

薄壁型钢柱或主梁的钢板壁厚不应小于1.5mm,且不宜大于6mm。

4.1.3对于一般腐蚀性地区,结构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镀层的镀锌

量不应低于180g/m2(双面)或镀铝锌量不应低于100g/m2(双面);

对于高腐蚀性地区或特殊建筑物,镀锌量不应低于275g/m2(双面)

或镀铝锌量不应低于100g/m2(双面),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或行业标

准的规定。

4.1.4薄钢板、其他金属板或其它板材的连接宜采用自钻自攻螺

钉,自钻自攻螺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钻自攻螺钉》GB/T

4

15856.1~GB/T15856.5或《自攻螺钉》GB/T5282~GB/T5285的规

定。

4.1.5普通螺栓和锚栓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4.2其它材料

4.2.1用于钢骨架模塑墙板的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的规定,

燃烧性能应为B1级。

4.2.2钢骨架模塑墙板应选择合适的胶黏剂,冷弯薄壁型钢与保温

材料的粘结强度应大于0.1MPa。

4.2.3结构面板可采用结构用定向刨花板、石膏板、结构用胶合板

和纤维水泥板等材料,其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2.4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楼板宜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板、

钢筋桁架楼承板、带模混凝土板等,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组

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4.2.5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屋面宜采用沥青瓦、金属瓦等轻

质材料,屋面防水材料宜采用改性沥青或复合材料防水卷材,其性

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

5建筑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应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环境

舒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耗,综合采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

环境保护措施,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

5.1.2外墙和分户墙的面层或结构面板应具有保证居住安全所需

的强度和刚度。

5.1.3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

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的要求。

5.1.4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隔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

5.1.5建筑模数宜按下列规定采用:

1建筑的开间、进深、门窗洞口宽度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

列3nM(n为自然数);

2建筑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宜采用竖向基本模数

和竖向扩大模数数列,且竖向扩大模数数列宜采用nM;

3建筑构造节点和分部件的接口尺寸等宜采用分模数数列,

且分模数数列宜采用M/10、M/5、M/2。

5.1.6建筑层高宜采用2.8m~3.3m,开间尺寸不应大于5.4m。建

筑屋顶宜采用坡顶,坡度可为1:4~1:1。

5.1.7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外墙墙板厚度不应小于

180mm,应在钢骨架外侧设置保温层;也可模塑成型时将外侧钢骨

架内移,外侧保温层或模塑苯板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应按墙板

实际构造计算或经试验确定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6

5.1.8屋面板宜采用钢骨架模塑屋面板,其厚度由热工计算确定。

在墙顶与屋盖系统连接处,应确保保温层、隔汽层和防潮层的连续

性和密闭性。

5.2建筑节能

5.2.1热工计算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的规定,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确定冬季室外热

工计算温度,并根据室内、外计算温度及湿度,验算钢构件室内表

面的露点温度。

5.2.2建筑体型宜规则,减少立面的凹凸变化。建筑入口应避开冬

季主导风向,宜设在建筑南侧。门窗应控制窗地面积比,并根据现

行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DB22/T5034

的要求控制门窗的传热系数。

5.2.3建筑物朝向宜为南偏东30°至南偏西15°,平面、立面的设

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冬季获得日照、防风及夏季自然通风。

5.2.4应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不宜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

供暖热源。

5.2.5根据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屋顶宜设

置太阳能热水器,屋顶宜预留太阳能热水器支座。

5.2.6楼面宜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混凝土结构层,墙板保护层

或面板宜采用热惰性良好的材料。采暖应采用连续供热方式。

5.2.7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严寒

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现行地方标准《居住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DB22/T5034的规定。

5.3建筑防火

5.3.1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

7

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和《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

的有关规定。墙板应根据耐火等级要求选用合适的防火保护层,防

火保护层应在墙板两侧设置。

5.3.2经合理构造的钢骨架模塑墙板可用于四级耐火等级房屋的

承重墙以及三级耐火等级及以下房屋的非承重房间隔墙或外墙。

5.3.3位于住宅单元分隔墙两侧的门窗洞口,其最近边缘之间的水

平间距不应小于1.0m。

5.3.4建筑内管道穿过楼板、住宅建筑单元之间的墙和分户墙时,

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空隙紧密填实;当管道为难燃或可燃材质

时,应在贯穿部位两侧采取阻火措施。

5.3.5浴室、卫生间的垂直排风管,应采取防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

设置防火阀。厨房烟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制作,烟道与墙板之间设

置隔热构造。

5.3.6室内火炕、火墙及炉灶等设施与内外墙体间应留有不小于

120mm的防火空腔,空腔墙板一侧需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水泥

砂浆抹面,空腔外侧采用耐火实心砌体,应加强砌筑砂浆密实度并

在外侧采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水泥砂浆抹面;烟道不应横穿墙

板,应独立设置烟囱;烟囱外侧壁与墙板相接处,墙板需用厚度不

小于20mm的水泥砂浆抹面,再外贴厚度不小于30mm的岩棉板。

5.4防水与防潮

5.4.1墙板与墙板之间宜采用L形槽口或企口连接,并采用发泡聚

氨脂等粘接剂连接、填缝,外墙外侧应采取合理的防潮、防水构造

措施。

5.4.2门窗洞口周边、出墙面(阳台、外天沟、雨棚、外挑窗台)

或屋面(女儿墙)的构件周边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5.4.3厨房、卫生间、露台及其他有防潮、防水要求的墙体,其构

8

造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墙体防潮层应采取聚合物防水砂浆加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抹面,厚度不小于15mm;

2附设水池、水箱、洗手盆等设施的墙面,采取防潮、防水

构造措施的高度不宜低于1.2m;卫生间花洒所在墙面及其邻近墙

面防水处理高度不应低于1.8m。

5.4.4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应防止水汽凝结的发生。建筑外墙、外挑

楼板及屋顶如果不采取通风措施,宜在保温材料(冬季)温度较高一

侧设置隔汽层。

5.5装饰装修

5.5.1墙上吊挂重物和安装设备处应核算墙板立柱承载力,根据需

要采取增设龙骨、增加立柱厚度等加强措施;吊挂件应锚固在龙骨

或型钢上,并作防腐处理。

5.5.2装饰的金属连接件、装饰金属板材、设备金属管线等不同金

属不应与钢结构构件直接相接触。

9

6结构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

JGJ227的规定。

6.1.2墙板进行承载力及稳定性核算时,不考虑填充材料的有利影

响。立柱采用成对布置的C型钢时,沿高度方向设置缀板,间距

不应大于1.2m,缀板宽度不宜小于90mm,厚度不应小于立柱钢板,

缀板与立柱采用自攻螺钉连接或电阻焊接,连接点数不宜少于4

个。结构面板对立柱计算长度的影响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低层冷

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的规定。

6.1.3抗剪墙体在建筑平面内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

方向;上、下层抗剪墙体宜对齐,不对齐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采用

结构面板与型钢骨架钉接形成抗剪墙体,相关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的规定。

6.1.4镀锌钢板在剪切、孔洞等位置,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

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6.1.5模塑墙板低层钢结构建筑的楼盖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

楼板时,其设计计算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的有关规定。

6.2基础

6.2.1基础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和《建

10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进行设计计算。

6.2.2房屋基础应结合结构特点采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可采用桩

(墩)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当采用砌体条形基础时,基础

顶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对基础圈梁的要求。

6.2.3墙体与基础相连的地脚螺栓规格和数量应根据上部结构连

接计算和构造需要确定。地脚螺栓宜均匀布置,直径不应小于

12mm,间距不应大于1.2m,距离墙端部或墙角不应大于300mm。

当地脚螺栓需埋入混凝土时,其埋入长度应满足抗拉锚固要求。

6.3墙体

6.3.1钢骨架模塑墙板的厚度应满足建筑隔声、建筑节能和防火要

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墙高不大于3.3m的墙体,厚度不应小于140mm;

2对墙高大于3.3m的墙体,厚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低层冷

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计算确定。

6.3.2承重墙板立柱截面不应小于2C90×40×10×0.75,成对C型钢

之间设置竖向间距不大于1.2m的缀板,缀板宽度不小于90,采用

螺钉连接时每边螺钉数量不少于5个,立柱间距不应大于400mm;

非承重墙板立柱截面不应小于2C90×40×10×0.60,立柱间距不应大

于400mm。钢骨架模塑墙板顶部和底部用自攻螺钉与通长角铁连

接(图6.3.2)。

11

图6.3.2墙板钢骨架

1—角钢;2—缀板;3—自攻螺钉;4—立钢

6.3.3墙体系统由标准墙板、门窗过梁板、窗下板、顶导梁和底导

梁、角柱、面板等部件组成(图6.3.3)。

2

49

8

5

5

6

1

107

3

图6.3.3墙体结构系统

1—标准墙板;2—顶导梁;3—底导梁;4—层间导梁(顶+底导梁);

5—过梁板;6—窗下板;7—小连接片;8—自攻螺钉;9—立柱;

10—窗下板边立柱

12

6.3.4钢骨架模塑墙板与基础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导梁与基础连接的地脚螺栓设置应按计算确定;

2底导梁和基础之间宜通长设置厚度不小于1mm的防腐防

潮垫,其宽度不小于底导梁的宽度;

3底导梁交接时,平行搭接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垂

直搭接时,垂直方向的底导梁切翼缘后与贯通导梁搭接,搭接长度

不小于墙厚;

4应在下列位置设置抗拔锚栓(或抗拔件):

1)抗剪墙的端部和角部;

2)建筑墙体角部;

3)落地洞口及下部墙体高度小于900mm的非落地洞口,在

洞口部位的两侧。

5抗拔锚栓(或抗拔件)大小及连接螺钉、螺栓的数量应由

计算确定,抗拔锚栓的规格不宜小于1个M16。抗拔件的立板钢

板厚度不宜小于3mm,底板钢板、垫片厚度不宜小于6mm,与立

柱采用螺钉连接时螺钉不应少于6个M4.2。螺钉排列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要求。

6.3.5墙体顶、底导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体顶、底导梁宜采用冷弯U型钢,层间宜采用高频焊接

H型钢代替上下层墙体的顶、底导梁,顶、底导梁壁厚不宜小于所

连接墙体立柱的壁厚;

2承重墙体的顶导梁可按支承在墙体两立柱之间的简支梁计

算,并应根据楼面梁或屋架传来的跨间集中力与考虑施工时的

1.0kN集中施工荷载产生的较大弯矩设计值,按现行行业标准《低

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的规定验算其强度和

稳定性。

6.3.6上下层墙板宜对齐,立柱除门窗洞口局部范围外应上下对

齐。门窗洞口上方采用桁架过梁时,上部墙板立柱应与桁架节点对

齐。

13

6.3.7承重墙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

术规程》JGJ227的要求设置抗剪墙。

6.3.8墙板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板平接及阴角连接件的厚度不应小于0.8mm,宽度不应

小于40mm;

2墙板平接时在墙体两面采用连接件连接墙板边立柱,上下

距顶底导梁1m,连接件不少于2对,每侧与立柱连接的螺钉不少于

3个;

3墙体交叉及转角的阴角处,墙板应有临边立柱,应设置不

少于2个阴角连接件,与顶导梁和底导梁距离1m,每侧与立柱连接

的螺钉不少于4个;

4墙体转角处,墙板应有临边立柱,阳角应采用大包角连接

板,范围应覆盖两侧墙板立柱以及顶导梁和底导梁,两侧与墙板立

柱及导梁的连接螺钉间距不大于200mm。

6.3.9墙体开洞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体的门、窗洞口上方应设置过梁,过梁的形式可选用实

腹式或桁架式;

2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立柱,洞口边立柱宜从墙体底部直通至

墙体顶部,并与墙体底导梁和顶导梁相连接,边立柱规格应根据洞

口宽度及负荷情况确定。

6.3.10长度超过6m的墙体中部以及楼面主梁支承处应设置型钢

立柱。型钢柱宜选用冷轧或热轧成型的方钢管、热轧H型钢、高

频焊接或普通焊接的H型钢,截面尺寸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

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计算确定。

6.3.11楼层处宜采用平放的高频焊接H型钢构件连接上下层墙

板,H型钢翼缘厚不宜小于1.5mm,腹板宜采取减少热桥的措施。

6.3.12当采用U型槽钢做墙板上下层间导梁时,两层墙板之间应

设置层拉带,层拉带厚度不应小于0.8mm,宽度不应小于90mm,

长度不应小于400mm,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m。层拉带除墙体端

14

部外,应采用两条交叉布置。层拉带与立柱、导梁的连接螺钉,当

竖向布置时不应少于12M4.2,两条层拉带交叉布置时不应少于

16M4.2,端部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