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12-2019 昌宁县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
DB5305/T 12-2019 Cangning County Ancient Tea Tree Prote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昌宁县农业农村、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昌宁县古树茶保护与开发协会、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 起草人:
- 黄有权、王平盛、张德恩、宿迷菊、段学良、李 湘、洪 志、张子宁 、赵必长、杨 恺、王洪斌、翁德富、李明红、施玉菡、赵彬娣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0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2—2019
替代DG5305/T12—2015
昌宁县古茶树保护技术标准
2019-10-30发布2019-11-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12—2019
前 言
为了对昌宁县古茶树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养护和复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对昌宁树保护的要求及县古茶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本标准中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昌宁县农业农村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昌宁县农业农村、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昌宁县古树茶保护
与开发协会、昌宁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有权、王平盛、张德恩、宿迷菊、段学良、李湘、洪志、张子宁、赵
必长、杨恺、王洪斌、翁德富、李明红、施玉菡、赵彬娣
本标准替代DG5305/T12—2015。
I
DB5305/T12—2019
昌宁县古树茶保护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昌宁县古茶树对保护的术语定义、管理、复壮、有害生物防治、防腐、修补与加固、
支撑、采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昌宁县古茶树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NY5199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昌宁古茶树
昌宁古茶树是指分布于昌宁县域内树龄百年以上的茶树。
3.2树冠投影面
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即树冠外缘的垂直投影面。
3.3复壮
对生长衰弱的古茶树通过改善其外在生长条件和自身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以达到恢复树木正常
生长并增强树势的技术措施。
3.4防腐处理
通过涂抹防腐剂等措施防止古茶树腐烂。
3.5硬支撑
指从地面到古茶树斜体支撑点用硬质柱体支撑的方法。
3.6拉纤
指在古茶树主干或大的侧枝上选择一牵引点,在附着体上选择另一牵引点,两点之间用弹性材料牵
引的方法。
3.7一类保护古茶树
基径>80cm、树高>10m;居群中物种繁多,生态原始。
1
DB5305/T12—2019
3.8二类保护古茶树
基径50cm~80cm,树高>5m;生态环境优越,人工干预少。
3.9原生态古茶园
古茶树生长于高山上,地表植物相对完整,多数茶树基径在10cm~35cm,树高3m~6m。每亩约
10株,数量稀有。人工干预少,植被覆盖良好,生态环境优越。
3.10生态古茶园
古茶树生长于高山上,原始地表植物已被除去,多数茶树基径在10cm~25cm,树高2.5~4.5m。
每亩约20株。有一定的人工干预,生态环境良好。
4认定与监测
4.1认定
昌宁古茶树由昌宁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认定。
4.2监测
定期监测古茶树长势和营养状况。
4.3一类保护古茶树必须一树一档,经县人民政府公示批准,统一编号、建档实施数字化监控。除纸
质档案外,还要建立电子档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行计算机网络动态监测管理。
4.4根据古茶树等级逐株制定管理方案,县、乡(镇)、村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
4.5古茶树建档登记见附录A。
5防护
5.1防护标志
在古茶树周围醒目位置设立保护标志。标识牌为:一类保护古茶树红色,二类保护古茶树蓝色。
5.2标示牌内容
5.2.1标明古茶树种名、学名、科属、保护等级、树龄、挂牌时间、编号。
5.2.2对古茶树的历史、文化、科研和旅游价值等进行说明。
5.2.3禁止攀折、砍枝、移植。
5.3标志牌规格和材质
120cm×100cm,材质不限。
5.4悬挂要求
悬挂标示牌需经乡镇及其上级人民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批准、备案。置于古茶树根盘范围5米处。
2
DB5305/T12—2019
5.5防护范围
5.5.1划定古茶树保护区域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延5m的范围;树冠偏斜的,还应根据树木生长的实
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保护区域。对生长环境特殊且无法满足保护范围要求的,须由专家组论证划定保护范
围。
5.5.2古茶树树冠以外5m范围内为古茶树生长环境保护范围,在生长环境保护范围内的新、扩、改建
建设工程,必须满足古茶树根系生长和日照要求,并在施工期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5.3在古茶树保护区域内,不得从事挖掘、取土、堆放各种材料(货物)、埋设管线、堆放或焚烧
杂物、倾倒废水和工业废渣、新建改建构筑物等任何有害树木生长的活动,不得设置排放污水的渗沟。
在保护区域内现存的构筑物,危及古茶树正常生长、生存的,经组织专家组论证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由责任单位限期治理。
5.5.4生长于平地的古茶树,裸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721.3-2003 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2003-12-01
- JB/T 7711-1995 灰铸铁件热处理 1995-06-20
- QB/T 2146-1995 家用缝纫机 挑线杆螺钉 1995-10-24
- QJ 1832-1990 卫星热控系统总装技术条件 1990-01-13
- MT/T 369-2008 煤矿水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高锰酸钾法 2008-11-19
- SH/T 0738-2003 聚合物改性沥青1.1.1-三氯乙烷溶解度测定法 2004-01-09
- SJ 20224-1992 印制线路板用阻燃型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详细规范 1992-11-19
- QJ 1145.9A-2007 焊接夹具零件及部件 第9部分:快卸螺母 2007-05-22
- HB 2994-2000 铰链 2000-09-20
- HB 7871-2008 28MPa无扩口拧入式四通管接头 200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