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345.3-2012 制冷系统和热泵 安全和环境要求 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
SB/T 10345.3-2012 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Part 3: Installation site and personal protec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1年12月
-
2012年08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制冷学会、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国家商用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俞炳丰、胡汪洋、漆鹏程、李甜甜、常琳、刘小朋、肖杨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2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
ICS27.08027.200
J73
备案号:—
37193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
SBT10345.32012
代替/—
SBT10345.3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
:
第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
3
ㅤㅤㅤㅤ
——
RefrieratinsstemsandheatumsSafetandenvironmentalreuirements
ggyppyq
:
Part3Installationsiteandersonalrotection
pp
2012-08-01发布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
SBT10345.32012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制冷设备的安装地点……………………1
4机房………………………2
5电气装置…………………6
6安全警报…………………6
7探测器……………………7
8使用手册与注意事项……………………8
热表面与短暂高温………………………9
9
()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人身保护设备……………………10
参考文献……………………12
ㅤㅤㅤㅤ
Ⅰ
/—
SBT10345.32012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与环境要求
:
第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
3
1范围
“”。
参见本标准第部分的范围
1
,。
本部分规定了安装现场的安全要求适用于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估原则与框架(/—,:,
GBT24040GBT240402008ISO140402006
IDT)
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和减少
ISO12100
3制冷设备的安装地点
概述
3.1ㅤㅤㅤㅤ
,。
制冷设备可置于室外露天或规定的机房内也可置于不作为机房的有人或无人场所
3.2制冷设备位于室外露天
置于露天的制冷设备在确定其具体位置时应防止泄漏的制冷剂进入建筑物或附近的其他建筑物以
。,、
免对人们造成危害若制冷设备安装在屋顶上则泄漏的制冷剂不得通过屋顶流入任何新风进口门
、。。
道调节风门或类似的孔口位于露天的制冷设备防护棚应能够进行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
:,,
注若一房间至少有一长度最大的墙壁用隔栅使其与室外相通隔栅的通流面积占75%且隔栅至少占该墙壁面积
,。
的80%则将此房间视作位于露天
3.3制冷设备位于机房内
,。
当整个制冷系统或系统的高压部分位于机房内时应满足4.1~4.15的要求若制冷剂充灌量大
/,。
于SBT10345.1中规定的实用限量则只允许该制冷系统位于一个专用机房内装有
/—,
第章中规定的和超压保护图中说明的安全器件的制冷系统也只能位于专用机
SBT10345.220126
房内。
:、、,。
注内含或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可能还需要满足其他的要求见
1B2B3A2A34.17
:,,。
注若制冷设备周围的房间面积足够大可使人员进入则将此房间视作机房对机房的要求对它适用
2
3.4制冷设备位于有人场所内
对制冷设备位于有人场所内的要求见/所述的相关内容。
SBT10345.1
3.5制冷设备位于不作为机房的无人场所内
,,。
若该空间密闭与任何有人场所不相通则对机房的要求适用若该空间不密闭而与任何有人场所
1
/—
SBT10345.32012
,,。
相通则制冷设备被视作位于有人场所内相应的要求适用
3.6制冷设备位于通风的机箱内
。
内有制冷系统的通风的机箱应装有制造厂规定的通风管通风管的长度及弯头数量不得超过制造
。,。
厂的规定通风的机箱位于的空间的容积至少是机箱体积的十倍且有足够的新风替换排气来自机
箱的排风应排至室外大气或排至具有/中对有人场所规定的最小容积的房间。
SBT10345.1
4机房
4.1概述
,,,
按照本标准要求为安全起见应提供机房或专用机房以安置制冷系统的部件尤其是那些高压设
备和压缩机。
:、。
注密闭的有通风的房间也可作为机房
下列原则适用于安置制冷系统的机房或专用机房:
),;
a机房可用作安置制冷设备但也可安置其他设备
)、、、,
b应防止从机房逸出的制冷剂气体进入邻近房间楼梯间院子通道或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保
证排放逸出气体并无危险;
),;
c一旦有危险应能立即撤离机房
)、。
d内燃机锅炉或空气压缩机所需的空气应来自无制冷剂气体之处若这些设备安置在专用机
,;
房内则应由室外供给空气
)除制冷剂和检修用的油之外的可燃物不得贮存在机房内;
e
ㅤㅤㅤㅤ
)在机房的外面和门旁应设置能使制冷系统停止运行的远程开关;
f
),,;
应提供机械通风对于机械通风应在机房的外部和门旁设置独立的紧急控制器
g
)对外出口不得位于楼梯间紧急出口的下方;
h
)、;
i穿过机房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所有管路和风管应有很好的密封性
)应配备适用的灭火设备;
j
)应配备第章和第章所要求的警报器和探测器。
k67
上述)、)、)不适用于专用机房。
ade
4.2机房的人员占用
,(
在特殊时期若机房作为建筑物维护的工场而被人员占用时则应将它们视作类场所受权人员
C
)。
才能进入的场所若建筑物业主或用户确保只允许被委派的人员进入机房从事必要的维护或有法定
,。
资格的人员进行制冷系统的维修则应将它们视为无人场所
专用机房始终被视为未被人员占用的空间。
:,,
注按照第章要求当机房有人维修时宜在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时有一个熟悉应急防护设备和应急措施的正式
14
受权人员在机房旁出现。
:。
注使用的制冷系统可能需要专用机房
2R744
4.3排气
、、、,
应防止制冷剂进入邻近房间楼梯间院子通道或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应保证将逸出气体排至
室外。
,
不得有空气通过机房流进有人场所或从有人场所流出但可以采用密闭的风管输送空气以防逸出
气体进入流动的空气中。
2
/—
SBT10345.32012
4.4应急措施
应采取防备措施使人员在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时能立即撤离机房。
应至少有一个紧急出口直接通往露天或连接紧急出口通道。
紧急出口的门应能从里面手动打开。
4.5燃烧设备
,
若制冷设备和燃烧设备或空气压缩机位于同一个机房内则应用风管引进室外空气供给燃烧设备
,。
或空气压缩机而且制冷剂不能进入供应的空气中
4.6明火
。,
机房或专用机房内不准有明火存在除非制冷剂浓度得到监控且合适的通风得到保证才能允许
、。。
熔焊铜焊及其他类似的工作在室内进行但此种明火不得无人看管
:,。
注若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为R744可允许明火存在
4.7贮存
,,
除必需的压缩机油外机房不得用来贮存物品任何制冷剂和有毒或可燃的物品应按照相关标准的
要求加以贮存。
4.8远程应急开关
ㅤㅤㅤㅤ,
应在机房外的机房门旁设置一能停止制冷系统运行的远程开关也应在机房内部的合适位置上设
。。
置一同样功能的开关这些开关应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应急开关
4.9机房的对外开口
、、,
在距离建筑物紧急出口通道或其他的建筑物开口如窗门通风进口等的2m之内不得设置机房
的对外开口。
4.10管路和风管
、,
所有穿过机房墙天花板和地板的管路和风管在它们穿过处应有很好的密封性且密封的阻燃性能
、。
应等于或大于墙天花板和地板的阻燃性能
:、,
注泄压器件安全阀和熔塞的排放管道可能将充灌的制冷剂通过适当的方法扩散到空气中但应远离建筑物的
1
,。
任何进气口或将之排入适量的适用吸收材料中
:,
注从泄压器件可将组制冷剂排放到机房中只要制冷系统的充灌量小于本标准第一部分附录设定的
2A1B
限量。
4.11常规照明
,。
应选择固定的照明器具并将它们安装在内有制冷设备的空间内以便为安全操作提供适当的照明
。,。
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确定照度级和位置在内有R717制冷系统的机房里灯具接口应用防爆套保护
4.12应急照明
,。
应设置固定的应急照明系统当常规照明失效时能使控制工作进行和人员撤离应按照相关标准
要求确定其照度级和位置。
3
/—
SBT10345.32012
4.13警示与进入
,。
机房和专用机房的入门口应有明显的标记还要附有警示警示应说明未受权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
且机房内严禁吸烟裸灯或明火警示还应指出紧急情况发生时只能由熟知紧急处理程序的受权人员
。,。
决定是否进入机房此外警示应明确告知严禁对制冷系统未经受权的操作
4.14机房尺寸
,、、、,
机房的大小应使设备安装便利应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保养操作维护检修及拆卸包括能使身
。,,、
着人身保护设备的人员活动的空间若有必要应提供桥形通道或固定梯子以免在进行系统的操作
、、,。
维护检查及修理的过程中在管路配件以及它们的支撑及支撑结构上站立或行走位于工作通道和
,。
永久工作地点之上的设备其与地面之间应留有至少2.1m的净空
、
4.15门墙与风管
4.15.1门与开口
,。
机房的门应向外开启门的数量应确保紧急撤离人员时不出现堵塞
,。
注意机房内人员的数量取决于机房的用途
,,。
门应坚固密封能自行关闭能在室内向外打开
,。
门的阻燃性能应至少为1h其所用材料和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
、、。
不得有任何开口使逸出的制冷剂蒸汽异味和所有其他气体无意地流入建筑物的其他部分
、
4.15.2内墙地板与天花板
ㅤㅤㅤㅤ
、,,
机房和建筑物内部之间的全部隔墙地板与天花板应的阻燃性能应至少为1h并坚固密封其所
用材料和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
4.15.3检修通道
,、。
检修通道应密封以尽量减少泄漏气体的进入其阻燃性能应与门墙的相同检修通道包括内有制
,。
冷剂管路的走道和爬行空间它们应能将泄漏气体排到安全处以防泄漏发生时不安全的泄漏气体积聚
,,。
若一机房属于独立的防火空间则上述要求没有必要但需要一适当的阻燃检查孔
。
制作常规通风管和应急通风管的金属板应符合相关标准装配后所用接缝和接头应密封以尽量减
。、。
少气体从风管中漏出通风管的阻燃性能应与机房门墙的相同
4.16通风
4.16.1概述
机房的通风应均能满足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和应急处理的要求。
一旦由于系统组件,,
破裂发生泄漏导致制冷剂释放应使用机械通风将释放的制冷剂排至室外该通
。
风系统应独立于现场任何其他的通风系统应采取措施有足够的新风进入机房并使机房内空气的分布
良好而无死区。
新风进口的位置应能避免短路循环空气进入室内。
4.16.2正常运行时或机房被人员占用时的通风
,/。
机房被人员占用时通风应保证机房的换气次数不少于次
4h
4
/—
SBT10345.32012
4.16.3应急机械通风
,,
若按第章需装气体探测器则应急机械通风系统应由位于机房内的探测器启动所用探测器应符
7
合第章的要求。
7
,。
机械通风应装备二个独立的应急控制器分别位于机房内外
4.16.4应急机械通风的风量要求
():
应急机械通风的风量不得小于用式计算的值
1
/
-3·23………………()
V1410m1
=×
式中:
3
———,(/);
V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
———,,
m制冷系统具有的最大制冷剂充灌量该系统的所有部件都位于机房内单位为千克
();
kg
-3
14×10———转换系数。
/。
应急机械通风系统产生的机房换气次数以次为妥
15h
4.16.5机械通风的进出口
、,
应在考虑制冷剂特性进出风口型式和风机性能的基础上确定机械通风进出口的尺寸和位置以输
。。
送足量的空气进出口的布置应能在制冷剂泄漏的所有情况下将制冷剂全部排出
、、或组制冷剂的制冷系统机房
4.17A2A3B2B3
ㅤㅤㅤㅤ
4.17.1概述
4.17.1.1位置
机房的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R717制冷系统机房的位置与系统中的充灌量有关。
4.17.1.2应急排气
应急排气风机应是a)或b):
)电动机位于排气气流外部的风机;
a
)/—要求的危险区域的专用风机。
bSBT10345.220126.2.13
。。
风机的位置不得造成机房内排气风管系统的升压风机与风管材料的接触不得引起火花出现
。,、
排气通风系统的出风口应符合相关标准对出风口不得有所限制但应设法防止垃圾树叶和鸟进
入出风口。
:。
注本节不适用于组制冷剂的制冷系统机房
B1
对制冷系统机房的附加要求
4.17.2R717
4.17.2.1排水
,。
为防止含有R717的地表水泄漏应按相关标准设置一集水系统机房的地面应能防止液体R717
。。
从机房溢出正常情况下集水系统的排水口应关闭
4.17.2.2应急冲洗专用设备
,()。
对于R717和其他腐蚀皮肤或刺激眼睛的制冷剂应备有洗眼设备如洗眼瓶对于制冷剂充灌
5
/—
SBT10345.32012
,,,
量大于1000kg的系统应在机房的紧急出口外设置一淋浴器其淋水流量至少为每分钟50L温度为
25℃~30℃。
4.17.2.3灭火喷淋系统
R717制冷系统的机房内不得使用灭火喷淋系统。
/组制冷剂制冷系统机房的附加要求
4.17.3A2A3
/,
A2A3组制冷剂制冷系统机房内可能因制冷剂浓度达到可燃性下限而出现爆炸的危险因此机房
。,()。
应满足防爆要求若制冷剂浓度有可能达到可燃性下限则应设置减压设施如易碎壁或盖
4.17.4燃烧设备
燃烧设备不得位于/或/组制冷剂制冷系统的机房内。
A2A3B2B3
4.17.5最高表面温度
热表面的温度不得高于制冷剂自燃温度减去100℃后的值。
4.17.6门与开口
/,。
若或组制冷剂的充灌量大于实用限量则所有的这类专用机房应具有向外的通路专
A2A3B2
,,、。
用机房应有一门该门直接面向露天打开或通往装有能自动关闭的坚固密封的门的一专用通道
5电气装置
ㅤㅤㅤㅤ
5.1一般要求
、,。
制冷设备和其他设备的电气装置通常包括照明动力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5.2主电源
,、、
连接制冷系统的主电源应能被独立切断而与其他的用电设备尤其是照明系统通风机组报警装
。。
置和类似的安全器件无关主电源与制冷系统的连接应符合相关标准
5.3R717制冷系统机房的电气设备
R717制冷系统机房内的电气设备不需要达到对于危险区域规定的要求。
6安全警报
6.1概述
,。
若报警器用于对机房或有人场所内的制冷剂泄漏进行报警则应遵照6.3的规定报警器应按照
。。
第章由来自探测器的信号打开报警器也应警示受权人员采取适当的动作
7
6.2报警系统
,。
在装有报警系统处报警系统的电源应独立于机械通风的电源
:。
注报警系统可采用使用电池的备用电源
6
/—
SBT10345.32012
6.3报警
[()]、
报警系统应采用大功率蜂鸣器比背景噪声高15dBA和闪光灯这样的可听可视的方式发出警
。。,
报报警系统应向机房内外或向至少有人员占用的局部空间发出警报对于旅馆和类似的建筑物报
()。
警系统应在有人场所和受监控地点如夜间看门人处发出警报外部的报警器可安装在警卫室或受监
控地点内。
充灌量大于的制冷系统报警系统的附加要求
6.43000kR717
g
。
制冷系统的业主或用户应确保设置一常设值班点作为中央报警站发出警报后的60min内消防
。。
专业人员应到达现场也可用移动电话和传呼机等通知消防专业人员
7探测器
7.1概述
,
若机房内的制冷剂或且制冷剂充灌量大于则该机房应设置制冷剂探测
ODP>0GWP>025kg
。,
系统任何制冷剂的探测系统都应位于机房内以便当制冷剂的浓度上升到的值或的
25%LFL50%
/。,/
ATELODL值时发出警报和启动通风系统然而若制冷剂浓度在低于ATELODL时有独特气味
,。
产生则不需要设置毒性探测器
,
当制冷剂浓度可能超过本标准第部分附录规定的实用限量时探测器应启动报警器和机房的
1B
。。
应急机械通风探测器应满足7.2~7.8的要求
7.2探测器的位置ㅤㅤㅤㅤ
。。
应根据制冷剂的种类选择探测器的位置探测器应位于泄漏制冷剂聚集之处
7.3探测器的数量
,
在每一个机房或可能有人的场所内以及比空气重的制冷剂在地面的最低处和比空气轻的制冷剂
,。
在最高处应至少安装一个探测器
7.4探测器的功能
,、。
探测器应能探测出缺氧和制冷剂应满足7.57.6的要求氧气探测器只用于内含A1组制冷剂
制冷系统使用的场所。
7.5探测器的种类与性能
,
任何适用的探测器应在制冷剂浓度或氧气浓度达到预定值时发出电气信号该电气信号启动截止
、。/—
阀报警系统或机械通风制冷剂探测器的制冷剂浓度预定值应是附录规定
SBT10345.12012D
。。应通过制定探测器灵
的实用限量的一半或更低缺氧探测器的氧气浓度预定值应是18%或稍高些
,。,
敏度的允差以确保在预定值的探测如线压允许偏差为±10%对于每一种所用探测器应建立一适当
的维护周期。
:,。
注缺氧探测器的使用可能受到其他气体或蒸汽存在的影响此时需保证装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7.6构造与安装
。
7.6.1探测器的构造应足够坚固以免损坏探测器的构造与安装位置应使受权人员能接近它们进行
检修。
7
/—
SBT10345.32012
7.6.2探测器应安装在易于验证其功能之处。
7.6.3应防止未受权人员擅改或重新调整探测器的预定值。
7.7R717专用探测器
,。
为警报专用机房内设备爆炸或着火的危险需设置R717探测器R717探测器还用于R717充灌
量大于50kg系统的控制场合。R717探测器应在不超过下列浓度时动作:
3
———/(,)();
机房内350mm500m体积分数预报警线
gpp
3
———/(,)()。
21200mm30000m体积分数主报警线
gpp
,。,。
在预报警浓度值应启动报警和机械通风在主报警浓度值制冷系统应自动停止运行除非采取
(),。
特殊的措施见4.17.1.2节在主报警浓度值也应切断电源和应急机械通风
,。
若专用机房内只有压缩机或压缩机机组则应在压缩机或压缩机机组的上方至少设置一探测器
位于机房或其他场所内的有密封填料的制冷剂泵应由设置在泵的上方和附近的一探测器监控。
,。
探测器应适用应由具有法定资格的机构进行标定
,,
R717探测器也用于间接系统的传热回路中如水或乙二醇回路当R717充灌量大于500kg时探
。,
测器探测回路中制冷剂的存在这些探测器应在机房内或用到的控制系统操作界面上发出警报但它
,。
们不得触发标志灯或警笛也不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878-2002 无公害水果 枣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76-2002 无公害水果 酿酒葡萄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69-2002 无公害蔬菜 茄子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67-2002 无公害蔬菜 黄瓜日光温室冬春茬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79-2002 无公害水果 苹果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59-2002 无公害蔬菜 茄子露地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84-2002 无公害果用瓜 厚皮甜瓜保护地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85-2002 无公害果用瓜 厚皮甜瓜露地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83-2002 无公害水果 草莓保护地生产技术 2002-12-06
- DB62/T 862-2002 无公害蔬菜 番茄露地生产技术 200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