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387-2011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DB51/T 1387-2011 DB51/T 1387-2011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calorific value of solid bio-fuel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387-2011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28
实施日期
201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160.10

F13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387—2011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2011-12-28发布2012-03-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387—201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测定条件..........................................................................1

5测定方法..........................................................................3

6测定结果..........................................................................5

I

DB51/T1387—201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辉、谢祖琪、庹洪章、熊昌国、姚金霞、易文裕、余满江、应婧。

II

DB51/T1387—2011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自动氧弹热量计”、“碳氢元素分析仪”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燃料发热量为10MJ/kg~21MJ/kg的农业固体生物质、林业固体生物质和生物质成

型燃料的发热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NY/T1879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样方法

NY/T1880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样品制备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全水分totalmoisture

指固体生物质燃料的湿基含水率,以燃料的原始质量与干燥到质量恒定的差值对原始质量的百分率

表示。

3.2试样水分moisturecontentsample

指将固体生物质燃料制备成发热量测定试样的湿基含水率,以试样的原始质量与干燥到质量恒定的

差值对原始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4测定条件

4.1弹筒发热量测定实验室条件

4.1.1弹筒发热量测定实验室,应为单独房间,不得在同一房间同时进行其他实验项目。

4.1.2室内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每次测定室温变化≤1℃,室内温度15℃~30℃。

4.1.3实验室应无明显的空气对流,热源或冷源引起的温度变化≤1℃。热量计避免阳光照射。

4.1.4环境相对湿度:<85%。

4.1.5供电电源:(220±20)V、频率(50±1)Hz,供电电路中无强电磁干扰源。

4.2测定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及工具

1

DB51/T1387—2011

4.2.1仪器设备

4.2.1.1自动氧弹热量计:热量误差±60J/g,热容量中心值10000J/K,热容量重复性≤0.2%。

4.2.1.2碳、氢元素分析仪(三节炉):温度范围为100℃~1100℃,温度波动±10℃。

4.2.1.3称量仪器:电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电子秤称量5kg,感量0.5g。

4.2.1.4干燥仪器:干燥箱温度范围为室温+10℃~250℃,温度波动±1℃;干燥器皿。

4.2.1.5粉粹机:筛孔直径1mm。

4.2.1.6充氧器:压力>4MPa。

4.2.1.7分级筛:筛子25目。

4.2.1.8玻璃瓶:1000mL广口瓶、直径70mm秤量瓶。

4.2.1.9金属干燥盘:长×宽×高(350mm×250mm×25mm)。

4.2.1.10直尺;长度300mm,最小分度1mm。

4.2.2材料

4.2.2.1苯甲酸:标准热值二级或二级以上。

4.2.2.2氧气:纯度99.9%不含氢,不能使用电解氧。

4.2.2.3点火丝:直径0.1mm的铂、铜、镍丝或其他已知热量的金属丝。

4.2.2.4擦镜纸:已知发热量。

4.2.2.5碱石棉:粒度1mm~2mm。

4.2.2.6银丝卷:直径0.25mm左右。

4.2.2.7铜丝卷:直径0.5mm左右。

4.2.3试剂及工具

4.2.3.1试剂无水氯化钙:粒度1mm~2mm;硫酸:化学纯;二氧化锰:化学纯,粒状;三氧化钨:

分析纯,粉状;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化学纯;干燥剂:变色硅胶;氧化铜:丝状长约5mm;密封材

料:真空硅脂。

4.2.3.2工具:剪刀、锯弓、铡刀、切刀、防潮布、垫板、、毛刷、采样铲。

4.3样品采集方法及送样

4.3.1农业固体生物质样品的采集

4.3.1.1采集量:总质量>5kg。

4.3.1.2采集方法:在储存地确定有代表性的采集样点>5个,各点采集量>1kg。

4.3.2生物质成型燃料样品的采集

4.3.2.1采集量:应符合NY/T1880的规定。

4.3.2.2采集方法:应符合NY/T1879的规定。

4.3.3林业固体生物质样品的采集

4.3.3.1采集量:总量>5kg和单体数量>20。

4.3.3.2采集方法:在采样地确定有代表性的采集样点>5个,各点采集量>1kg和单体数量>5。

4.3.4样品标识和保存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