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688-2007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LY/T 1688-2007 Indicators system for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in arid and semi-arid zo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
- 起草人:
- 王兵、余新晓、饶良懿、李少宁、郑秋红、崔向慧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688─2007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Indicatorssystemforlong-termobservationofforestecosystem
inaridandsemi-aridzone
2007-06-04发布2007-10-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ICS65.020
B65
LY/T1688-2007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兵、余新晓、饶良懿、李少宁、郑秋红、崔向慧。
本标准首次发布。
1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即气象常规指标、森林小气候及梯
度指标、森林大气沉降指标、森林土壤的理化指标、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标、森林水文指标和森
林的群落学特征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LY/T1606-200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术语和定义
LY/T1606-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使用于本标准。
3.1
干旱半干旱区aridandsemi-aridzone
界线从海拉尔——乌兰浩特——通辽——努鲁尔虎山——太行山北段——山西中部——渭河
北部山地——渭河上游塬地——四川的阿坝附近——西藏的昌都——我国西南与不丹王国的交界
线止,该线西北部即为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位于北纬27°~50°,东经74°~122°之间。
3.2
干燥度aridityindex
又称干燥指数或干燥因子,是描述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与湿润系数互为倒数,一般用水分
的可能消耗量与收入量的比值表示,即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
3.3
土壤含水量soilmoisturecontent
土壤在105℃下烘干至恒重时失去的水量,以单位土壤质量中水的质量(质量分数)或单位
土壤容积中水的容积(体积分数)表示。
3.4
直接辐射directradiation
来自太阳面的直接辐射和太阳周围一个非常狭窄的环形天空辐射(环日辐射)。用符号S表
示。
3.5
反射辐射reflectedradiation
总辐射到达地面后被下垫面(作用层)向上反射的那部分短波辐射。用符号Er↑表示。
3.6
2紫外辐射ultravioletradiation
波长范围约10nm~400nm的光辐射。
3.7
电导率specificconductivity
在特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水溶液两个电极之间电阻的倒数。作为水样中可电离溶质的浓度量
度。
3.8
土壤入渗soilinfiltration
水从土壤表面渗入土壤内部的现象。
3.9
土地沙化landdesertification
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此处所称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3.10
土地盐渍化landsalinization
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不合理的措施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3.11
林窗forestgaps
丛林中单株树、树的某一部分或多株树死亡所形成的林冠空隙。
3.12
多样性指数speciesdiversityindex
表示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可分为α多样性指数、β多
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三类表征。这里主要指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主要关
注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within-habitatdiversity)。β多样性指
沿环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相异性或物种沿环境梯度的更替速率,也被称为生境间
的多样性(between-habitatdiversity)。
3.13
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化学氧化时消耗溶解氧的量。
3.14
生物化学需氧量biologicaloxygendemand;BOD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
3.15
微量元素traceelement
人类、动物或植物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极低浓度的化学元素。
34指标体系
4.1气象常规指标
各类观测指标见表1。
表1气象常规指标??
指标类别观测指标单位观测频度
云量、风、雨、雪、雷电、沙尘a每日1次
天气现象
气压aPa每日1次
灾害天气干旱、暴雨、冰雹、霜冻、沙尘暴等每日1次
作用在森林表面的风速am·s-1连续观测或每日3次
风作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1441-1989 通信和电子设备用变压器和电感器铁心片 1989-03-31
- HB 6452-1990 用数字计算机程序表示航空涡轮发动机稳态性能的方法 1990-09-18
- MH/T 7003-2008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 2008-01-28
- HG 21630-1990 补强管 1990-12-01
- SJ 20505-1995 无线调制解调器通用规范 1995-05-25
- HAF 002-1993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1993-08-04
- FZ/T 43042-2016 桑蚕丝聚酯弹力丝织物 2016-10-22
- YD/T 5171-2009 个性化回铃音平台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2009-02-26
- SJ 20739-1999 战场侦察雷达通用规范 1999-11-10
- EJ/T 618-1991 核工业产品设计评审规范 199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