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78-2014 低效梨园改造技术规程

DB34/T 2178-2014 Low Efficient Pear Orchard Transform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78-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9-23
实施日期
2014-10-2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效梨园改造的术语和定义、栽植密度、树体改造、高接换种、田间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生产效益差的成龄或老龄梨园改造更新。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砀山县园艺场、砀山县水果产业协会。
起草人:
高正辉、张金云、雷波、伊兴凯、潘海发、齐永杰、秦改花。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78—2014

低效梨园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reformofinefficientpearorchard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9-23发布2014-10-2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7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砀山县园艺场、砀山县水果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正辉、张金云、雷波、伊兴凯、潘海发、齐永杰、秦改花。

I

DB34/T2178—2014

低效梨园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效梨园改造的术语和定义、栽植密度、树体改造、高接换种、田间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生产效益差的成龄或老龄梨园改造更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

DB13/T1406-2011梨大树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效梨园

树体衰弱、品种老化、管理不当、生产效益低的成龄或老龄梨园。

3.2

主干高

指从根颈到第一主枝之间的距离。

3.3

冠幅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

3.4

层间距

树形分层中从下一层最上一个主枝至上一层最下一个主枝之间的距离。

3.5

枝组

着生在骨干枝上,由2个以上枝条组成的生长、结果单位。

1

DB34/T2178—2014

3.6

捋枝

枝条开始木质化时,由基部到先端用手揉力(以不折断新梢为度)慢慢弯折。

3.7

缓放

对一年生发育枝不进行任何修剪处理,又称甩放。

3.8

回缩

对多年生枝短截。

3.9

刻芽

萌芽前在芽的上方3mm~5mm处横刻一刀深至木质部,又称目伤。

3.10

轻短截

剪去一年生枝条的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