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48-2014 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DB34/T 2148-2014 City Public Video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48-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8-28
实施日期
2014-09-2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技术要求、施工要求以及系统测试和验收要求,是安徽省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实施、检测及验收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城市间新建、改进、扩建的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由单位、住宅小区等自行建设的,具有对固定公共区域进行视频图像记录功能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也适用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合肥市公安局、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讯士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
起草人:
杨朝晖、高薇、盛虎、陈仿杰、孙斐、朱伟、项飚、蔡文骁、王磊、雍海风、王维平、薛虎、陆嘉、饶丽华、徐哲涵、邹毓帆、胡国华、张涛、金东勇、鲁昌华、邹万栋、卢文进、郎晓霞、查文舒、韩伟忠、刘启迪、黄磊、罗勇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48—2014

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ofcitypublicvideomonitoringmanagementsystem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8-28发布2014-09-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48—2014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3

5系统设计原则......................................................................3

5.1互联互通......................................................................3

5.2先进实用......................................................................4

5.3安全可靠......................................................................4

5.4便于维护......................................................................4

6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6.1系统结构......................................................................4

6.2系统基本功能要求..............................................................5

7系统技术要求......................................................................6

7.1系统基本性能要求..............................................................6

7.2前端设备技术要求..............................................................6

7.3传输网络技术要求..............................................................7

7.4视频存储技术要求.............................................................10

7.5安全防护技术要求.............................................................10

7.6监控平台技术要求.............................................................11

7.7显示系统技术要求.............................................................15

8工程建设技术要求.................................................................16

8.1室外工程技术要求.............................................................16

8.2机房建设要求.................................................................17

9系统检验及验收要求...............................................................18

9.1系统检验.....................................................................18

9.2系统验收.....................................................................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视频存储量计算推荐值...........................................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表.....................................................21

I

DB34/T2148—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合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市公安局、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讯士

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藏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新视野

质量认证测评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朝晖、高薇、盛虎、陈仿杰、孙斐、朱伟、项飚、蔡文骁、王磊、雍海风、

王维平、薛虎、陆嘉、饶丽华、徐哲涵、邹毓帆、胡国华、张涛、金东勇、鲁昌华、邹万栋、卢文进、

郎晓霞、查文舒、韩伟忠、刘启迪、黄磊、罗勇、李文韬、朱华林、杨柳、孙华磊、金俏昀、韩国华、

熊小平。

II

DB34/T2148—2014

引言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安徽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效整合全省视频监控系统资源,实现跨地区、跨

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形成面向城市管理、公安应用的综合集成平台,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在城

市综合管理,预防和打击犯罪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使政府应急、人防、交通、城管、公

安等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实现对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可视化指挥,特制订本标准。

III

DB34/T2148—2014

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技术要求、施工要求以及系统测试和验收

要求,是安徽省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实施、检测及验收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城市间新建、改进、扩建的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由单位、住宅小区等自行建设的,具有对固定公共区域进行视频图像记录功能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也适用本标准的相关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98-201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16.8-2012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第8部分:机动车车身颜色代码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视频publicvideo

指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场所或者部位进行监控与记录的视频图像信息。

3.2

视频传输videotransmission

1

DB34/T2148—2014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经过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

过程。

3.3

监控平台monitorplatform

对联网系统内的资源进行集成和处理,对设备和网络进行管理,提供相关业务服务的平台。用户通

过调用监控平台的服务来进行监控管理、业务处理。

3.4

整合接入integrationofaccess

对已建的多个异构平台系统进行监控资源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加强公安等部门的统一

管理和统一调度。

3.5

NVR存储NVRstorage

数字摄像机或编码设备将采集的视频流通过IP网络存储在NVR硬盘中,同时NVR可通过IP网

络上联至上一级存储中心。

3.6

服务器网络存储servernetworkstorage

存储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设备之间构建基于IP网络的存储区域网络(IP-SAN),实现数据高速存储。

3.7

云存储cloudstorage

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和分布式系统将网络中大量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

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

3.8

设备箱equipmentbox

专业用于室内外监控工程的防水机箱,可用抱箍或螺栓固定在立杆或墙壁上,内置有电源模块、防

雷器、传输器、光端机等设备。

3.9

分布式平台distributedplatform

系统服务应可部署在多级业务节点上,满足多级平台级联的管理要求和业务应用要求,同时系统的

软件功能应形成统一的整体,各功能间互相调用,协同工作。

3.10

视频专网videotransmissionprivatenetworks

2

DB34/T2148—2014

专用于承载监控系统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的独立网络,并且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

3.11

边界接入平台borderaccessplatform

保证与监控平台不在同一安全域内的监控资源接入监控平台的安全性,不在同一安全域内的监控系

统不能直接接入和访问,通过边界接入平台保证视频数据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与数据安全。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DigitalVideoRecorder)

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PassiveOpticalSystem)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System)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VideoRecorder)

BNC:同轴电缆连接器(BayonetNutConnector)

NAT: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

SIP: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ONVIF: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NetworkVideoInterfaceForum)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IP-SAN:互联网存储局域网络(IPStorageAreaNetwork)

LTE:长期演进(3G的演进,“准4G”技术)(LongTermEvolution)

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olice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NTP:网络时间同步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PTZ:云台全方位上下、左右移动及镜头变焦控制(Pan/Tilt/Zoom)

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Protocol)

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

SVAC: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

B/S:浏览器/服务器(BrowseServer)

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PKI: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Infrastructure)

PMI:采购经理指数(PublicManagerInfrastructure)

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Authority)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System)

5系统设计原则

5.1互联互通

3

DB34/T2148—2014

视频监控系统内监控平台之间、监控平台与系统前端设备/用户终端之间、各应用系统之间均应能

有效地进行通信和数据共享。在标准协议的支持下,通过中间件设计,能够实现不同厂商、不同规格的

设备或系统间的兼容和互操作。

5.2先进实用

系统宜采用视频智能分析、图像侦查、案件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系统的高效利用。设备选型应符

合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方向,做到设备选型恰当、资源配置合理、功能设置正确,确保系统的实用性。

5.3安全可靠

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标准,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系统被病毒感染、挂马、非授权接

入和黑客入侵;系统应具有防雷击、过载、断电、电磁干扰和人为破坏等综合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设备应有备份或冗余措施,系统软件应有备份和维护保障能力,并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

力。

5.4便于维护

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定位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能通过日志、声光提示等手段

向维护人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