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168-2014 小麦品种轮选22 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2168-2014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heat variety Lunxuan 22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168-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9-23
实施日期
2014-10-23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产量结构及主要生育指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淮河以南麦区中高产肥力水平田块轮选22的种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淮南市沿淮稻麦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皖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市植检植保站。
起草人:
甘斌杰、邢君、赵磊、黄晓荣、张道田、杨艳洲、朱有才、王丽芳、马书房。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2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68—2014

小麦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Thehigh-yieldcultivationtechniqueregulationofwheatvarietyLunxuan22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9-23发布2014-10-2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168—2014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淮南市沿淮稻麦工程

研究中心、安徽省皖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市植检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斌杰、邢君、赵磊、黄晓荣、张道田、杨艳洲、朱有才、王丽芳、马书房。

I

DB34/T2168—2014

小麦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轮选22高产栽培的产地环境、产量结构及主要生育指标、播种、田间管理、

收获及贮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淮河以南麦区中高产肥力水平田块轮选22的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DB34/T1453-2011沿淮地区小麦水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规程

3产地环境

农田生态环境符合NY5332的规定。

4产量结构及主要生育指标

4.1产量指标

667m2产量为400Kg~450Kg。

4.2冬前壮苗指标

小麦进入越冬期壮苗标准:沿淮地区主茎6叶到6叶1心,单株3~4个分蘖,次生根6~7

条,每667m2总茎蘖数60~70万,分蘖高峰苗80~100万,叶色葱绿。沿江地区主茎5叶1心到6

叶1心,单株2~3个分蘖,次生根4~6条,每667m2总茎蘖数50万~60万,分蘖高峰苗70万~

90万。

4.3产量结构指标

每667m2有效穗数35万~38万,穗实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0g~42g。

5播种

1

DB34/T2168—2014

5.1播前准备

5.1.1整地

旱茬:深耕细耙,耕耙配套,提高整地质量,采用机耕,耕深20cm以上,打破犁底层,不漏耕,

耕透耙透,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耕后复平,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

稻茬:在水稻收获前10~15天断水,水稻收获后,当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5%

时适墒耕作,墒情不足的砂性土壤可先造墒,晾晒后耕作;根据土壤墒情调整旋耕深度以及是否应用镇

压装置,以提高整地质量。

对秸秆还田或灭茬的田块,应选择适宜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秸秆还田或灭茬作业,作业前注意增

施氮肥促进秸秆的腐烂。浅旋耕条播联合作业,用浅旋耕条播机在前茬地上一次完成旋耕灭茬、碎土、

播种、盖籽、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旋耕深度为3cm~5cm。长期旋耕的田块应间隔2~3年进行一

次深耕(松),深耕(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三漏田不宜进行深松。

5.1.2施肥

秸秆还田或施有机肥2.5m3/667m2~3.0m3/667m2;纯氮14Kg/667m2~15Kg/667m2,五氧化二磷

5.0Kg/667m2~6.0Kg/667m2,氧化钾6.0Kg/667m2~8.0Kg/667m2,硫酸锌1Kg~1.5Kg。有机肥

与磷、钾、锌肥全部底施,氮素化肥的50%~60%底施,40%~50%在拔节期追施。基肥深施可采用

犁沟深施和撒肥深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