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337-2020 野生草本植物引种技术规程
DB21/T 3337-2020 Wild herbaceous plant int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B60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337—2020
野生草本植物引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introductionofwildherbaceousplants
2020-10-30发布2020-11-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3337—2020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引种原则...........................................................................2
5引种目标..............................................................................2
6引种程序..............................................................................2
7引种试验..............................................................................3
8建立技术档案..........................................................................3
附录A(规范性)......................................................................5
附录B(规范性)......................................................................6
附录C(规范性)......................................................................7
附录D(规范性)......................................................................8
附录E(规范性)......................................................................9
附录F(规范性).....................................................................10
附录G(规范性).....................................................................11
附录H(规范性).....................................................................12
附录I(规范性).....................................................................12
附录J(规范性).....................................................................14
I
DB21/T3337—2020
前言
本规程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程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本规程起草人:何兴元、张粤、陈玮、李岩、苏道岩、黄彦青、徐胜。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和附录J为规
范性附录。
本规程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联系电话:
024-83970349。
II
DB21/T3337—2020
野生草本植物引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野生草本植物引种的基本原则、目标、程序、试验和技术档案建立。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气候相似区的野生草本植物的引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21/T2399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DB21/T2109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野生草本植物
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草本植物。
3.2
引种
将野生草本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引入到新的地区种植或繁殖。
3.3
引种材料
引入的种子、果实、根、茎、苗、叶、芽等繁殖或种植材料。
3.4
登录号
引种植物迁地保育栽培后配给的编号。登录号由8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前4位数字代表登
录的年份,后四位数字代表引种植物的序号。登录号是引种植物与数据信息记录联系的关键,
也是对引种植物进行迁地保育管理时的身份识别标识。
3.5
植物鉴定
对植物引种时给予名称的确认、对已查证或未查证名称的更改及确定未鉴定的植物名
称。
1
DB21/T3337—2020
3.6
技术档案
对植物引种全过程的信息尽可能多的收集和记录,建立植物信息的技术档案。
3.7
BBCH代码
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描述植物生育期的方式。从00-99,十位一递增。以水稻为例,00
就是种子的状态,1X就是秧苗长叶子的状态,X是几就代表几片叶,2X是分蘖期。
4引种原则
4.1安全性
引进的野生草本植物不能携带国家或地方公布的植物检疫性以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毒
有害生物。
4.2生态性
从与本地区生态环境相似的地区引种。防止外来野生草本植物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
果。
4.3需求性
按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科学研究前沿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野生草本植物的收集原则,选择
优先引种植物的优良种源和个体。
5引种目标
引种重点为有重要经济潜力和重要科研价值的野生草本植物,包括重要资源植物、稀有
濒危植物和重要经济作物及其野生亲缘种、单型科属植物种类等,或根据植物园的专类园新
增种类需求确定。
6引种程序
6.1野生草本植物的选择
根据引种目标,分析引种的可行性,选择生态环境与引种种植地相似的地区引种。
根据引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与地形地貌等主要生境条件,从相宜的引
种来源区内或分布中心选择引种野生草本植物。
6.2野生草本植物资料的收集
6.2.1拟引野生草本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适应性、病虫害情况、经济价值与
市场状况。
6.2.2拟引野生草本植物的地理分布、起源中心、分布区的现实生态条件和历史生态条件。
6.2.3拟引野生草本植物在各地的引种和利用情况。
6.3引种前的准备
准备种子袋、枝剪、铲子、引种种苗袋、地图、GPS定位仪、相机、介绍信及野外引
种登记表等。
2
DB21/T3337—2020
6.4野外引种信息采集
野外引种时应详细记录引种信息,包括地点(地名、海拔、经纬度等)、生境信息(坡
度、坡位、坡向、植物群落等)、植物信息(学名、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等)等,并拍摄
植株和栖息地照片,采集凭证标本,便于未来鉴定和查证。根据引种材料的不同,填写野外
引种记录表(见附录A)或野外引种种子记录表(见附录B)。
6.5引种植物的管理
为提高引种植物的成活率,尽量采集成熟完整的种子和健壮的植株。
引种的植株应妥善保管,严格管理。
6.6引种登录信息记录
引种完成后,应及时填写植物登录表(见附录C),同时将植物图片信息和凭证标本入
库收藏。
7引种试验
观测引种的野生草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和物候期,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作为
分析引种成败、提出相应栽培技术的参考依据。
7.1引种植物栽培和养护
引种植物的栽培参照DB21/T2399《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执行。引种植物养护管理
参照DB21/T2109《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执行。
7.2生物学隔离
生态隔离,野生草本植物种植在同一地区,但生长在不同的生境,彼此之间不产生杂交。
时间隔离,使野生草本植物的盛花期不同,避免杂交。
机械隔离,阻止花粉传送。
配子隔离,使雌雄配子不能相互吸引,花粉在柱头上没有生活力。
7.3种的真实性测定
在隔离种植区,至少一个生活周期,根据明确的植物分类学特征,确定引种材料种的真
实性,填写鉴定查证记录(见附录D)。
7.4引种植物的过程管理
对初次引种的野生草本植物,特别是从生境差异较大的地区引进的野生草本植物,必须
进行小区的试种观察,初步评价野生草本植物的适应性等。然后对已确定引种植物进行区域
性实验、引种结果评价或应用推广等。过程管理记录包括:植物繁殖记录(见附录E);植
物移植定植/种苗出圃记录(见附录F);病虫害防治记录(见附录G);植物转让/死亡记录
(见附录H);物候观测(见附录I~J)。
8建立技术档案
8.1建档
信息记录资料应及时建立档案,内容包括野外引种记录表、野外引种种子记录表、植物
登录表、照片、凭证标本、植物繁殖记录表、植物移植定植/种苗出圃记录表、鉴定查证记
录表;病虫害防治记录表;植物转让/死亡记录表、物候观测表等。
3
DB21/T3337—2020
8.2档案管理
引种技术档案及时整理、归档。
4
DB21/T3337—2020
附录A
(规范性)
野外引种记录表
表A野外引种记录表
引种号:引种人:日期:
经纬度:海拔(m):
地点:
科名:中文名:俗名:
学名:采集数量:
地形□平原,□丘陵,□山地
可见程度□普遍,□少见,□罕见
□山谷,□山腰,□山顶,□溪边,□水中,□海边,□沼泽,□沙土,□泥土,
□石灰岩,□石上,□密林下,□灌丛,□疏林,□草地,□路旁,□田野
生态环境郁闭度:坡度:坡向:
土壤:□砂质土,□黏植物群落或伴生植物:
pH:
质土,□壤土
□阳性,□中性,□阴性,□旱生,□中生,□湿生,□水生,□腐生,□寄生,
生长习性
□半寄生,□直立,□匍匐,□缠绕,□攀援,□附生
根:
茎:
叶:
生物学特性
花:
果实和种子:
其它:
用途
保育种植建议
□苗(同一居群/多个居群),□茎(同一株/多株),□种子(同一株/多株),□
采样类型
根蘖(同一株/多株),□芽(同一株/多株),□叶片(同一株/多株),其他()
凭证标本:照片号:
附记:鉴定人:
5
DB21/T3337—2020
附录B
(规范性)
野外引种种子记录表
表B野外引种种子记录表
个人引种号
采集数量
采集日期
主要采集人
单位
(领队)
其他采集人
中文名,学名别名(+民族文字)
□有,□无物候状态
凭证标本
数量:(选择)
□1
□1
□花较果
□有,□无□2~5
土壤标本□2~5多
数量:□10~25
成年植□10~25采样数
□25~50□果较花
□随机取样株数量□25~50量(选
□50~100多
□规则取样(选择)□50~100择)
□100~□仅有果
采用方法□横穿居群取样□100~1000
1000果实已散布
(选择)□居群中央取样□>100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GXAS 372-2022 产业园区碳排放评价技术指南 2022-08-18
- T/GDES 2-2016 产品碳足迹声明标识 2016-07-10
- T/ZSECA 005-2020 静电屏蔽包装袋要求及检测方法 2020-06-24
- T/BYXT 008-2022 稀土抗抑菌手套 2022-12-01
- T/ZWPA 0002-2022 生活源再生PET绿色低碳产品碳标签评价指南 2022-12-29
- T/CIET 219-2023 绿色低碳产品评价规范 铝合金汽车转向节 2023-09-01
- T/AHEMA 27-2022 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指南 2022-11-28
- T/CFA 0308055-2019 铸造企业资源综合利用 导则 2019-12-24
- T/CCAA 46-2022 冶金行业选冶渣场重金属质量控制和评估- 重金属污染阻隔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指南 2022-12-30
- T/CI 140-202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处理适用技术及运行维护管理指南 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