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021.2-2020 草原大数据 第2部分:数据分类与编码
DB15/T 2021.2-2020 Grassland Big Data Part 2: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Encod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
CCSL70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021.2—2020
草原大数据第2部分:数据分类与编码
Grasslandbigdata-Part2:Dataclassificationandcoding
2020-10-20发布2020-11-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021.2—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规则..........................................................................2
4.1草原大数据元数据分类..........................................................2
4.2草原大数据基础数据源分类......................................................5
5草原大数据编码....................................................................6
5.1草原大数据数据字典的编制原则..................................................6
5.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6
5.3草原资源利用与管理数据........................................................7
5.4湿地资源数据..................................................................8
5.5三化草原资源数据..............................................................9
5.6人工培育草地数据.............................................................11
5.7草原野生动植物保护数据.......................................................11
5.8草原灾害数据.................................................................12
5.9政务管理数据.................................................................13
参考文献............................................................................16
I
DB15/T2021.2—2020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15/T2021《草原大数据》的结构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基础数据;
——第2部分:数据分类与编码;
——第3部分:数据元;
——第4部分:代码集。
本部分为DB15/T2021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信息中心、内蒙古云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工作
站、内蒙古草原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草原勘察规划院、内蒙古饲料草种监督检验站、内蒙古农业大
学、鄂托克前旗数字林草信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永志、马超、付学良、王晓峰、张巧燕、朝格敖其尔、王伊拉图、赵于
东、李雪东、朱玉成、李慧旻、李宏慧、董改芳、王云利、刘爱军、高文渊、常炳文、巩韶飞。
II
DB15/T2021.2—2020
草原大数据第2部分:数据分类与编码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草原大数据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本部分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信息的共享、交换、评价与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8391.1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
GB/T21062.1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GB/T21062.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
GB/T21062.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GB/T21062.4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1062.1、GB/T21062.2、GB/T21062.3、GB/T21062.4、ISO/IEC20546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政务数据governmentdata
各级政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法采集、生成、存储、管理的各类数据资
源。
注:根据可传播范围,政务数据一般包括可共享政务数据、可开放公共数据及不宜开放共享政务数据。
3.2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governmentdataresourcedirectory
对国家政务数据资源和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的资源分类,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便于数据资
源共享交换的检索、定位与发现。
3.3
政务数据资源元数据governmentdataresourcemetadata
描述政务数据资源的数据。
1
DB15/T2021.2—2020
3.4
大数据bigdata
具有体量巨大、来源多样、生成极快、且多变等特征并且难以用传统数据体系结构有效处理的
包含大量数据集的数据。
注:国际上,大数据的4个特征普遍不加修饰地直接用volume、variety、velocity和variability予以表述,并
分别赋予了它们在大数据语境下的定义。体量(volume)指构成大数据的数据集的规模;多样性(variety)
指数据可能来自多个数据仓库、数据领域或多种数据类型;速度(velocity)指单位时间的数据流量;多
变性(variability)指大数据其他特征,即体量、速度和多样性等特征都处于多变状态。
3.5
草原大数据grasslandbigdata
通过大数据技术将草原相关的数据整合起来应用在草原管理相关的业务领域,赋能政府机构,
提升政务实施效能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政府开展工作产生、采集以及因服务需求而采集的外部
大数据,以及为政府自有和面向政府的大数据。
注:从数据属性来看,草原大数据分为自然信息类、建设类、管理统计监察类和服务与民生消费类。自然信息
类包含地理、资源、气象、环境、水利等;建设类包含交通设施、旅游景点、住宅建设等;管理统计监察
类包含工商、税收、人口、机构、企业、商品等;服务与民生消费类包含水、电、燃气、通信、医疗、出
行等。
3.6
草原大数据分类grasslandbigdataclassification
数据分类贯穿整个草原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对草原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
设、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技术和运营进行规范管理。
注:草原大数据分类包括基础业务数据类标准、数据采集、交换、接口类标准,数据采集交换运维等制度规
范,规范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规范业务部门数据共享交换,明确数据采集、使用等技术规范。
3.7
数据源datasource
数据的来源是提供某种所需要数据的器件或原始媒体。在数据源中存储了所有建立数据库连接
的信息。
草原大数据的数据源必需可靠且具备更新能力,常用的数据源有:
a)观测数据:现场获取的实测数据,它们包括野外实地勘测量算数据、台站的观测记录数据、
遥测数据等;
b)分析测定数据: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析测定的数据;
c)图形数据:各种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等;
d)统计调查数据:各种类型的统计报表、社会调查数据等;
e)遥感数据:由地面、航空或航天遥感获得的数据。
4分类规则
2
DB15/T2021.2—2020
4.1草原大数据元数据分类
4.1.1基础地理信息元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元数据主要有:名称、位置、经纬度、气候、草原类型等。
4.1.2草原资源元数据
草原资源元数据主要有:草地类型、建群种、优势种、草产量、盖度、高度、密度、牧草品
质、畜产品类型、畜产品品质、畜产品产地等。
4.1.3湿地资源元数据
湿地资源元数据信息主要有:
a)地理信息(位置、地形、地貌、地质、位置);
b)土壤信息(土壤类型、泥炭厚度);
c)气候信息(气温、降水、蒸发量、光照、大气);
d)水文信息(水域、水源补给、流出状况、水源补给、流出状况、水源补给、积水状况、水
位、水深、蓄水);
e)水质信息(地表水水质、地下水水质);
f)野生生物物种信息(种类、分布范围、数量、种群繁殖情况、幼体存活率、种群健康程度、
外来物种情况)。
4.1.4三化草原资源元数据
三化草原资源元数据主要有:
a)三化草原位置(经纬度、行政区划、生态区划、流域区划等);
b)三化草原范围(起止位置、面积);
c)自然资源(地质、土壤、水文和气象等信息);
d)三化草原变化(面积区域、类型、三化程度、优势牧草种类、植被指数等变化);
e)三化治理(退牧还草、休牧、禁牧、轮牧、人工种植草地);
f)三化草原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动植物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
g)三化草原牧草组成(牧草种类、生物量、高度、长势、各牧草分布比例);
h)三化草原牲畜组成(牲畜种类、品种、头数、平均体重(公斤)、喂养次数、健康状况、
喂养方式(舍饲或放牧));
i)三化草原动物物种(种类、品种、头数、分布情况(每亩)、对环境的作用、必要措施、
对三化草原的影响)。
4.1.5人工草地元数据
人工草地元数据如下:
a)人工草地自然分布地域(经纬度、行政区划、生态区划、流域区划等);
b)人工草地分类(按分布位置)(热带人工草地、亚热带人工草地、温带人工草地、寒温带
人工草地、寒带与高山带人工草地);
c)人工草地分类(按功能)(生态型人工草地、经济型人工草地);
d)生态型人工草地(沙地治理人工草地、土壤改良人工草地(绿肥草地、休闲草地、轮作草
地)、绿化人工草地(草坪、绿地)、防护人工草地(水土保持、道路护坡、绿篱);
e)经济型人工草地(饲草人工草地、饲料型人工草地、种子人工草地);
3
DB15/T2021.2—2020
f)人工草地生产作用(放牧型人工草地、刈割型人工草地、刈牧兼用型人工草地);
g)牧草种类(禾本科牧草、豆本科牧草以及其它科牧草等)。
4.1.6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元数据
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元数据如下:
a)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种群栖息地、种群结构与保护级别、干扰情况、保护措施);
b)野生动植物种群栖息地(类型、行政区划、地理位置与海拔高度、分布范围与面积);
c)种群结构与保护级别(各主要物种名称、各主要物种数量、与主要物种的关系、种群发展
趋势、濒危等级(CITES/IUCN/国家)、保护等级(国家/地方));干扰情况(人为干扰
因素、自然干扰、干扰强度、干扰影响等);
d)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名称及概况、物种监测点名称及概况、禁猎区、野生动物繁育、野
生动物救助、禁伐区、野生植物繁育、野生植物救护);
e)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物种名称、分布信息、保护级别、干扰情况、保护措施、价值评估);
f)物种名称(学名、中文名、英文名、别名);
g)物种分布信息(物种总数量、总分布面积、分布区域、各分布区数量、各分布区面积、分
布情况);
h)保护级别(濒危等级(CITES/IUCN/国家)、保护等级(国家/地方));
i)物种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名称及概况、物种监测点名称及概况);
j)价值评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
4.1.7草原灾害元数据
草原灾害元数据如下:
a)草原灾害种类(火灾、雪灾、生物灾害、气象灾害);
b)草原火灾(火灾发生、火灾灾情、火灾处置、火灾损失);
c)火灾发生(火灾预警、火灾报警、火灾发生时间、火灾发生地点、火灾发生位置);
d)火灾灾情(火灾面积、火灾持续时间、火灾火势);
e)火灾处置(火灾响应级别、火灾救援措施、火灾应急措施、灾民安置、领导问责处理);
f)火灾损失(伤亡人员数量、伤员受伤程度、受灾群众数量、受灾程度、牲畜受灾数量、
牲畜死亡数量、草场损失);
g)草原雪灾(雪灾发生、雪灾灾情、雪灾处置、雪灾损失);
h)雪灾发生(雪灾发生时间、雪灾发生地点、雪灾发生位置、降雪等级、持续时间、降温等
级);
i)雪灾灾情(积雪深度、积雪持续时间、积雪面积、掩埋程度);
j)雪灾处置(雪灾响应级别、雪灾救援措施、灾民安置、领导问责处理);
k)雪灾损失(受灾群众数量、受灾程度、牲畜受灾数量、牲畜消瘦程度、牲畜死亡数量、雪
灾响应级别、雪灾救援措施、灾民安置、领导问责处理);
l)草原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发生、生物灾害灾情、生物灾害处置、生物灾害损失);
m)生物灾害发生(灾害发生时间、灾害发生地点、灾害发生位置、灾害起因、灾害持续时间);
n)生物灾害灾情(灾害指标、灾害程度、受灾面积);
o)生物灾害处置(灾害响应级别、灾害治理措施);
p)生物灾害损失(灾害经济损失、灾害生态损失);
q)草原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发生、气象灾害灾情、气象灾害处置、气象灾害损失);
4
DB15/T2021.2—2020
r)气象灾害发生(灾害预警、灾害报警、灾害发生时间、灾害发生地点、灾害发生位置、灾
害起因(地质、水文、沙尘暴、暴雨、冰雹、暴雪、寒潮、冰冻等)、灾害持续时间);
s)气象灾害灾情(灾害指标、灾害程度(轻、中、重)、受灾面积);
t)气象灾害处置(灾害响应级别、灾害治理措施、灾害应急措施、受灾群众安置、受灾牲畜
安置);
u)气象灾害损失(伤亡群众数量、受灾群众数量、受灾牲畜数量、受灾草场面积、灾害经济损
失、灾害生态损失)。
4.2草原大数据基础数据源分类
4.2.1分类范围
本部分对草原主要业务活动中的基础信息进行分类,即对草原、湿地、三化草原、人工培育草
地、草原野生动植物保护、草原灾害进行分类,有关在草原中用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元的分类,
按照GB/T13923标准中的分类。
4.2.2分类规则
草原大数据基础数据源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大类和中类由2位数字表示分类值,小类由三
位数字表示分类值。其中大类依据草原大数据基础信息数据元的自然属性分为六类,即:
a)草原资源类数据元;
b)机构/人员类数据元;
c)地理位置/空间类数据元;
d)日期/时间、期限类数据元;
e)面积、蓄积、高度、盖度/覆盖率、个数等表示数值的数据元;
f)其他类数据元。
“草原资源类”大类,按照草原资源类型,分为草原、湿地、三化草原、人工培育草地、草原
野生动物、草原野生植物、草原灾害和其他资源类8个中类。
中类按照草原资源的数据元、数据模型、数据字典、信息分类与代码、数据库遥感影像管理规
范、专题图制作规范、统计报表规范进行分类。中类和小类都可以扩充。
“机构/人员类”大类,分为机构和人员两个中类。
“地理位置/空间类”大类,分为地理位置和空间两个中类。
“日期/时间、期限类”大类,分为日期、时间和期限三个中类。
“数值类”大类,分为面积、蓄积、高度/长度、比率、个数5个中类。
具体分类格式见表1所示。
表1草原大数据基础数据分类表
大类编码大类名称中类编码中类名称小类编码小类名称
01草原001数据元
02湿地……
03三化草原……
01草原资源类04人工培育草地……
05草原野生动物……
06草原野生植物……
07草原灾害……
5
DB15/T2021.2—2020
表1草原大数据基础数据分类表(续)
大类编码大类名称中类编码中类名称小类编码小类名称
01草原资源类99其他资源类……
01机构……
02机构/人员类
02人员……
01地理位置……
03地理位置/空间类
02空间……
01日期……
04日期/时间类02时间……
03期限……
01面积……
02蓄积……
05数值类03高度/长度……
04比率……
05个数……
06其他99………
5草原大数据编码
5.1草原大数据数据字典的编制原则
草原数据字典的编制应遵循统一、科学、实用和独立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如下:
a)应按照统一的规则编制草原数据字典;
b)应满足草原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信息系统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实际需求;
c)数据元的遴选应结合草原信息系统建设实际,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
d)数据元的设计应科学地反映草原管理对实体或事件信息的描述和处理要求。
5.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草原大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定义草原基础空间形态和结构的数据,是草原大数据资源规
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需要的基本的、公用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
草原、湿地、三化草原等地理坐标数据、行政区划数据、交通数据、气象数据、水系数据、遥感影
像数据、专题数据、扩展框架数据等。具体编码规则见表2所示。
表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码表
大类编码名称中类编码名称小类编码名称类型
001行政区n7
002经度数据n7
01地理坐标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003纬度数据n7
01
数据……
001航空交通n7
02交通数据
002铁路交通n7
6
DB15/T2021.2—2020
表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码表(续)
大类编码名称中类编码名称小类编码名称类型
003公路交通n7
004附属设施n7
……
001温度n7
002全类型降水n7
003土壤水分n7
004土壤湿度n7
03气象数据005日照和辐射n7
006氧气含量n7
007负氧离子n7
008二氧化碳浓度n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IET 211-2023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产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 2023-08-28
- T/ZSSY 001-2019 智能门锁 2019-06-17
- T/CIAA 020-2023 物表喷涂型速效长效抗菌剂公共场所及物业应用指南 2023-05-17
- T/ZS 0159-2020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标准 2020-12-15
- T/CPCIF 0168-2021 水中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的快速检测试剂盒 2021-12-30
- T/GDES 1-2016 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信息处理规范 2016-07-01
- T/DTA 002-2019 ER压帽 2019-11-15
- T/CSES 27-2021 平原河网区入湖河口前置库技术指南 2021-07-15
- T/CFPA 001-2020 电子锁消防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2020-12-31
- T/GDES 49-2021 环境产品声明 产品种类规则 凉茶植物饮料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