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2/T 299-2021 企业环境应急演练技术规范

DB4112/T 299-2021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2/T 299-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0-14
实施日期
2021-11-14
发布单位/组织
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0/09

4112

三门峡市地方标准

DB4112/T299—2021

企业环境应急演练技术规范

2021-10-14发布2021-11-14实施

三门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2/T299—2021

目次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应急演练目的........................................................................4

5.应急演练原则........................................................................5

6.应急演练类型........................................................................5

7.桌面演练内容........................................................................5

8.实战演练内容........................................................................5

9.环境综合演练组织与实施..............................................................6

10.环境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9

11.持续改进...........................................................................9

附录A(资料性)企业环境应急演练情景设计示例..........................................11

附录B(资料性)环境应急演练工作方案的结构与内容说明..................................12

附录C(资料性)环境应急演练脚本的结构与内容说明......................................14

附录D(资料性)企业环境应急演练评估标准..............................................19

I

DB4112/T29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主要由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应急管理局、三

门峡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三门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进、刘静、张佩珊、裴江珍、闫爽、刘成、何勇、赵玉霞。

II

DB4112/T299—2021

企业环境应急演练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门峡市企业环境应急演练(以下简称环境应急演练)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和

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活动。

本文件适用于较大及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一般环境风险源

企业的环境应急演练可参照施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应急预案

环境应急预案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简称,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确保迅速、有

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安全健康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3.2

突发环境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

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3.3

环境风险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环境(或健康)危害程度的组合。

3.4

应急响应

环境事件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包括信息报送、应急监测、污染控制、污染消

除、人员安全防护等。

3.5

环境事件情景

针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特征而预先设定的突发环境事件状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影

响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等)。

3.6

环境应急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指挥协调的有效性,依据

环境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活动。

3

DB4112/T299—2021

3.7

综合演练

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综合演练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3.8

单项演练

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如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或废水事故排

放,或危险废物失控进行的单项功能演练。

3.9

实战演练

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

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资源

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3.10

桌面演练

针对事件情景,参演人员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视频等辅助手段,依据环境应急预案

而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3.11

示范性演练

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3.12

研究性演练

为研究和解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

练。

3.13

应急监测

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污染物质的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危害

等情况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制定应急监测方案(确定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监测方法)、采样与分析、监测结果与数据处理、监测过程质量控制、监测过程总结等。

3.14

环境敏感点

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环境敏感区”的定义,主要包括居民区、学校、

医院、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

3.15

环境风险源

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如贮存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的场所、重金属废水处

理设施。

4应急演练目的

4.1检验预案。发现环境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DB4112/T299—2021

4.2锻炼队伍。熟悉环境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4.3磨合机制。完善企业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4.4宣传教育。普及环境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4.5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4.6提高处置能力。全面提高三门峡市企事业单位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5应急演练原则

5.1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指南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演练;

5.2切合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和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组织开展演练;

5.3注重能力提高。以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主要出发点组织开展演练;

5.4确保安全有序。在保证参演人员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开展演练。

6应急演练类型

应急演练按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演练形式分为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按演练目的

与作用分为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7桌面演练内容

7.1桌面演练是实战演练的预演。其目的在于使参与演练的各方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环节,主要内

容是:讨论或模拟信息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应急监测、演练流程、安全防护和应急保障等。

7.2桌面演练后,必要时需完善实战演练方案和脚本。

8实战演练内容

8.1预警与报告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报告事件情况,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

应急处置队伍和相关资源,开展应急处置行动。

8.2指挥与协调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对事件现场的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和环境影响范围进行监测,为应急

指挥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8.3应急监测

制定应急监测方案(确定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采样与分析、

监测结果与数据处理、监测过程质量控制、监测过程总结等。

8.4现场处置

5

DB4112/T299—2021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按照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件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包括安全警

戒、风险区域内人员疏散转移、污染源控制、危险物品转移、污染物拦截、污染消除等作业。这是实战

演练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8.5应急通讯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在应急处置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音频、视频信号或数据信息互通。

8.6医疗卫生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调集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并开展卫生监测和

防疫工作。

8.7媒体沟通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件情况通报会,通报环境事件有关信息。

8.8后期处置

根据环境事件情景,应急处置结束后所开展的现场洗消、伤员治疗、安全检查确认、事件原因调查、

应急处置过程评估与总结、经济损失评估和相关善后工作。

9环境综合演练组织与实施

9.1演练计划

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

练计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

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及经费预算等。

9.2演练准备

9.2.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企业环境综合应急演练通常成立演练领导小组,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

组。根据演练规模大小,可调整组织机构。

a)演练领导小组

负责环境应急演练活动筹备和实施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命演练总指挥,具体负责审定演练工

作方案与脚本、演练经费、演练评估总结以及其他需要决定的重要事项等。

b)策划组

负责编制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意外处置方案、宣传报道材料、工作总结和改进计划等。

c)执行组

负责环境演练活动筹备及实施过程中与相关单位、工作组的联络和协调、演练场地布置、参演人员

调度和演练进程控制等。

d)保障组

负责演练活动工作经费和后勤服务保障,确保演练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e)评估组

6

DB4112/T299—2021

负责编制演练评估方案并实施,进行演练现场点评,撰写演练总结报告。原则上,评估组由企业委

托第三方专业人士组成。

9.2.2编制演练文件

9.2.2.1演练工作方案

演练工作方案(参见附录B)内容主要包括:

a)应急演练目的及要求;

b)应急演练时间与地点;

c)应急演练情景设计(参见附录A);

d)参演单位和人员的主要任务及职责;

e)演练场地布置方案;

f)应急演练主要步骤;

g)明确参演应急物资;

h)应急演练技术支撑及保障条件;

i)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9.2.2.1.1演练脚本

根据需要,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可编制演练脚本(参见附录C)。演练脚本是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具

体操作实施的文件,目的在于帮助参演人员全面掌握应急演练的进程和内容。演练脚本一般采用表格形

式,按照准备事项、活动介绍、演练实施(包含险情发现、信息报送、资源集结、现场处置、必要时扩

大应急)和现场评估总结四个环节编写,主要内容包括:

a)模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景布置与检查;

b)介绍演练目的、演练情景、参演单位与人员、观摩人员;

c)演练过程的指令与对白;

d)步骤及时间安排;

e)各种现场处置动作解说词等。

9.2.2.1.2演练评估方案

演练评估方案通常包括:

a)评估内容: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应急演练效果等;

b)评估标准:应急演练各环节应达到的目标评判标准(参见附录D);

c)评估程序:演练评估工作主要步骤及任务分工;

d)记录表格:演练评估所需要用到的相关记录表格等(参见附录D)。

9.2.2.1.3意外处置方案

针对环境应急演练活动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定演练意外处置方案,做到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

掌握。演练意外处置方案应包括应急演练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及责任部门,应急演练意

外中止的条件与程序等。

9.2.2.1.4演练观摩事项说明

7

DB4112/T299—2021

根据演练规模和观摩需要,可编制演练观摩事项说明,通常包括环境应急演练时间、地点、情景描

述、主要环节及演练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

9.2.2.1.5演练工作保障

a)人员保障

按照演练方案和有关要求,策划、执行、保障、评估、参演等人员参加演练活动,必要时考虑替

补人员。

b)经费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演练工作经费及承担单位。

c)物资和器材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确定部门准备演练物资和器材,如人员防护装备、应急监测装备、应急处置

车辆、工具和材料等。

d)场地保障

根据事件情景、演练方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演练场地应满足演练活动需要,同时避免

影响企业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

e)安全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参演、观摩等人员以及生产运行系统安全,确保

演练不伤害环境敏感点。

f)通信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保证演练通信信息通畅。

g)其他保障

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提供的其他保障措施。

9.3应急演练的实施

9.3.1桌面演练

演练领导小组或演练总指挥可按照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

和角色,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准备工作。桌面演练后还可以开展现场

预演。

9.3.2检查确认

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人员到位。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措施以及设

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措施可靠,所有设备、设施完好。确认演练活动不会对环境敏感

点造成伤害。

9.3.3演练执行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按照设定

的事件情景,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包括信息报送、前期处置、污染控制、应急监测、扩大应急和

污染消除等一系列活动,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内容。演练操作应高度模拟、动作规范、环环相扣,避免情

景脱节。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

9.3.4现场解说

8

DB4112/T299—2021

演练实施过程中,安排一名专业人员对实战演练的动作和情景进行解说,帮助观摩人员理解。解说

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现场操作解释、案例介绍、气氛渲染等。

9.3.5演练记录

演练实施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

9.3.6评估观察

演练评估人员根据演练事件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

练过程中发现的亮点、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9.3.7演练结束

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预定方案集中或者有序退场。演练组织者应确认现场处于安

全状态,参演物资归位存放,重新处于备用状态。

10环境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10.1现场点评

环境应急演练结束后,在演练现场,评估人员或评估组负责人对演练取得的成效、发现的问题或不

足进行口头点评。

10.2演练总结

通常在演练现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