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DACM 006-2024 稳定性冠心病“从气血失和论治”临床实践指南

T/SDACM 006-2024 Stabil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reating with Disharmony of Qi and Blood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DACM 006-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1-22
实施日期
2024-11-2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山东中医药学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稳定性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冠心病亚型之一,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稳定性冠心病患病率不断上升趋势,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等恶性事件[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疾病负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因此,加强稳定性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于缓解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提升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稳定性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逐渐显现优势,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能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4]。中医“气血失和”理论为认识和诊治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然而目前缺乏针对这一理论在稳定性冠心病临床实践中的系统总结和指导性文件。基于此,制定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稳定性冠心病“从气血失和论治”的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的治疗及适用范围,提高中医诊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本指南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气血失和相关证型的患者。主要围绕稳定性冠心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评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中西医综合干预的药物治疗及非药物疗法、预防调护等内容而制订,可供心病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综合内科医生、护理人员及患者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潍坊市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
起草人:
李运伦、薛一涛、丁书文、刘持年、杨佃会、李运伦、嵇克刚、焦华琛、蒋海强、张学正、王怡斐、张磊、李焱、杨雯晴、李超、李洁、滑振、冯晓敬、曲政军、朱羽硕、梁士兵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