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6/T 008-2022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安装技术导则

DB3416/T 008-2022 Standardization of Secondary Water Supply Pump Room Install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16/T 008-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1-30
实施日期
2023-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亳州市城市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亳州市城市管理局、亳州市自来水公司
起草人:
常永斋、王永生、怀玉莉、刘强、高峰、王恭昊、任兵、谢冰、任中龙、孔莉珍。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60

CCSP42

3416

安徽省亳州市地方标准

DB3416/T008—2022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安装技术导则

Standardizedpumphouseforsecondarywatersupplyinstallationtechnicalguidelines

2022-11-30发布2023-03-01实施

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16/T00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综合要求.......................................................................2

系统要求.......................................................................2

二次供水竖向分区...............................................................3

5泵房及设备.........................................................................3

水泵...........................................................................3

无负压设备.....................................................................3

水箱...........................................................................4

管道及附属设施.................................................................5

超高层二次供水.................................................................6

泵房...........................................................................6

6安装、调试和验收...................................................................7

设备安装.......................................................................7

管道安装.......................................................................8

调试...........................................................................8

验收...........................................................................8

7运行和维护.........................................................................8

运行和维护.....................................................................8

安全管理.......................................................................9

附录A(资料性)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验收表............................................10

参考文献.............................................................................14

I

DB3416/T00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亳州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亳州市城市管理局、亳州市自来水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永斋、王永生、怀玉莉、刘强、高峰、王恭昊、任兵、谢冰、任中龙、孔莉珍。

II

DB3416/T008—2022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安装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住宅和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亳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工程

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和监督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3214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797电气控制设备

GB/T5657离心泵技术条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771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7051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7218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24603箱式叠压给水设备

GB/T24912罐式叠压给水设备

GB/T26003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

GB/T29529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T29531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5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J/T219水力控制阀

DB34/T5024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1

DB3416/T008—202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二次供水secondarywatersupply

当民用和公共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

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

二次供水设施secondarywatersupplyinstallation

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水箱、水泵、阀门、电控装置、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除湿、

消噪、通风等设施。

自灌式吸水self-primingsuction

水泵启动时水靠重力充入泵体的引水方式。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watersupplyequipmentofVFD

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standardizedpumphouseforsecondarywatersupply

为满足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要求,于小区内独立设置的可容纳增压、控制、安全、环境、

保障等标准化功能设备、设施的场所。

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pipenetpressure-add(non-negativepressure)watersupply

equipment

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直接增压的二次供水设备。

4基本规定

综合要求

4.1.1二次供水系统应与饮用水系统连接,不得与非饮用水系统直接连接。

4.1.2二次供水工程应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4.1.3二次供水工程应满足使用要求、节能节水和卫生环保要求,应方便设备安装、操作、维修检测

和安全保护等。

4.1.4二次供水设施应独立设置,不得与消防等设施混用。

4.1.5二次供水的水质,应符合GB5749和GB17051的相关规定。

4.1.6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GB

17051的相关规定。

4.1.7二次供水成套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成套无负压给水设备产品生产质量应符合GB/T26003、

GB/T24912、GB/T24603、GB/T5657、GB/T3214、GB150、GB/T3797、GB/T12771的相关规定。

4.1.8二次供水设施防冻保温设计应符合GB50015、GB50242、DB34/T5024的相关规定。

4.1.9二次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4.1.10有能耗监测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应采用智能水表。

系统要求

2

DB3416/T008—2022

4.2.1二次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4.2.2水压、水量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能力的建筑,应配套建设二次供水设施。居住建筑的公共供

水直供层数应根据用水高峰期间的水压确定,高层住宅直供层数不超过5层。

4.2.3二次供水系统可采用水箱加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叠压(无负压)、增压设备加高位水箱等增压

系统形式。

4.2.4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引入管宜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单独引入并安装计量水表。泵房引入管

管径不宜小于200mm,用水户超过2000户的小区引入管管径宜大于300mm。

4.2.5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应根据最不利点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最低工作压力确定,住宅楼最不

利点水压不应小于0.10MPa。

二次供水竖向分区

4.3.1采用水箱加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叠压(无负压)加压供水时,不应采用一次加压后再利用减压

阀分区降压供水的高能耗方式。

4.3.2各分区内最低层入户管给水静压力,居住建筑不应大于0.35MPa,公共建筑不应大于0.45MPa。

4.3.3居住建筑各分区入户管的给水静水压力大于0.30MPa时,应设减压或调压设施,减压或调压后

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应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

4.3.4住宅竖向给水分区宜以6层~8层为一加压区。

5泵房及设备

水泵

5.1.1选择生活给水的加压水泵,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选择节能、低噪声且维修方便的水泵;

b)水泵噪声及振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9529、GB/T29531的规定;

c)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是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

d)水泵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结果选型,并应保证设计工况下水泵效率处在高效区;

e)水泵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GB19762规定的泵节能评价值,应提供具有CMA或CNAS标

志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f)水泵产品应具有《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

5.1.2水泵机组应设备用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并应能自动

切换运行。

5.1.3电机额定功率小于11KW的水泵,应采用成套水泵机组,并应采取减振措施。

5.1.4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

5.1.5每组水泵的出水管应装设压力表、止回阀、阀门、水锤消除装置及所供区域楼栋号、楼层号、

户数等标识。

5.1.6二次供水泵房供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负荷,并设置单独计量电表。不允许停水的供水系统

应有备用设备和电源。

无负压设备

5.2.1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形式,但不得造成城

市供水管网的水压低于该地区规定的最低供水服务压力。

5.2.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采取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施:

3

DB3416/T008—2022

a)城市供水管网直径不大于300mm,水量、水压波动过大的供水区域;

b)用水户超过2000户的住宅小区;

c)使用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可能对周边用户用水造成严重影响的区域;

d)供水保证率要求高,需要连续供水、不允许停水的用户;

e)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城市供水单位认定不得使用管网叠压(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其他区域。

水箱

5.3.1水箱应设置在通风良好、不结冻的房间内。

5.3.2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应符合GB50015、GB17051的规定,箱

底部应架空并满足排水条件。

5.3.3水箱的容积大于50m³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两个独立水箱,并宜联通设置,具有单独供水、

联合供水的功能。

5.3.4水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生活泵房内的水箱应采用SUS316不锈钢及以上材质。焊接材料应与水箱材质相匹配,焊缝应

进行抗氧化处理。箱内壁光洁、内拉筋无毛刺、不渗漏。产品各项卫生指标应达到GB/T17219

相关标准;

b)水箱可执行国标图集12S101中“组合式不锈钢板给水箱(Ⅲ)”规定;水箱板厚公差可执行

GB/T3280;水箱高度若是非标,则板厚参照上一个等级执行(如水箱高度为1.8m,则箱板厚

度参照2.0m高水箱执行);

c)水箱基础及型钢底架可执行国标图集12S101中“组合式不锈钢板给水箱(Ⅲ)”规定。水箱

型钢底架采用10#热浸镀锌槽钢,其镀层应符合GB/T13912的规定,外涂环氧树脂防腐;

d)水箱底板宜采用整板拼装,不得采用小块拼装;拼装缝隙应均匀,减少板间错边;

e)组装侧板先点焊一周,不能单边叠加,防止错边和拼缝不均。四角平齐防止台阶和较大裂口,

整个水箱外观拼缝横平竖直十字交叉明显;

f)顶板拼装后应注意完整焊接,不得间断焊;

g)水箱内拉筋厚度不应小于其连接的壁板厚度,拉筋宜做成槽钢型,安装前去除毛刺,拉筋两端

与板连接处应设置放射辅筋;筋板为40mm×30mm的不锈钢边料折成。在水箱模块逐渐拼合

成水箱过程中,每一块水箱模块的四角焊缝处,都与水箱内对面水箱模块的角缝予以可靠焊接,

筋板交叉处互相错开,但不弯折,保证水箱的整体强度;

h)不锈钢水箱应有防溢流、防破坏、防生物进入的功能;

i)水箱常规焊缝应满焊;水箱内纵向柱筋不要求与顶板、底板焊接,只与内部横向拉筋焊接,采

用上、下点焊。不锈钢焊丝要求为SUS316不锈钢及以上材质,水箱内部焊缝需做酸洗钝化处

理;

j)水箱安装完成后应做满水试验。

5.3.5水箱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二次供水设施的水箱应设置消毒设备,宜采用自动清洁消毒一体设备,其设计、安装和使用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水箱配套的消毒器安装宜参照国标图集14SS104中“水箱自

洁消毒器”,且所配消毒器应符合GB/T17219规定,消毒剂应符合GB/T17218的规定;

b)遥控浮球阀及水箱附件材质不应低于SUS316不锈钢,遥控浮球阀应符合CJ/T219的规定,结

构长度应符合CJ/T219中表3的规定;

c)水箱遥控浮球阀浮球浮起最高位置应低于水箱溢流孔溢流位置10cm以上;

d)未尽事宜应执行国标图集12S101的有关规定。

5.3.6水箱应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人孔、通气管、爬梯和信号装置,其设置应符

4

DB3416/T008—2022

合下列规定:

a)低位生活水箱进水管应设置调节流量的阀门,且不得采用淹没出流。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

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且不应小于25mm,可不大于150mm;

b)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宜设导流装置;

c)溢流管应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喇叭口下的垂直管段不应小于4倍溢流管管径。溢流的管径应

按能排泄水箱的最大入流量确定,并应比进水管管径大一级;

d)泄水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不得直接与排水构筑物或排水管道相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

气间隙;

e)进水管上应安装自控阀门,水箱应设置水位监视和溢流报警装置;

f)水箱进水阀门应配置可控自动装置,便于对高峰时段进水限制,减少对周边用户的影响;

g)水箱高度一般不应超过3m,且不应小于1.8m;水箱内外应设不锈钢爬梯,内、外人梯的材料需

确保人在攀梯时的承受强度,宽度应不小于0.4m,焊接与制作美观、光洁、牢固并做酸洗钝

化处理保证安全。水箱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

h)水箱人孔应加盖、带锁、封闭严密,圆型人孔尺寸不应小于0.8m,方型人孔每边长不应小于

0.8m;

i)水箱出水管应从侧面接出,其管底应高于水箱内底,高差不小于0.1m;

j)泄水管应设在水箱底部,管径不应小于DN50;

k)通气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

l)溢流管末端、通气管口应采取防蚊蝇措施。

管道及附属设施

5.4.1管道的材质应根据供水压力、敷设场所条件和敷设方式等因素综合确定:

a)建筑物外埋地管道管径不应小于DN100,应采用球墨铸铁管;

b)建筑物内水表前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