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54-2014 山茶花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554-2014 DB33/T 554-2014 Camellia flower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54—2014
代替DB33/T554-2005
山茶花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oductionofCamelliajaponica
2014-08-04发布2014-09-04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554—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554-2005《山茶花苗木》。与原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原来的《山茶花苗木》修订为《山茶花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内容,将DB33/T554.1-2005《山茶花苗木第1部分:繁殖》和DB33/T554.2-2005《山
茶花苗木第2部分:培育》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删除了DB33/T554.3-2005《山茶花苗木第
3部分:质量要求》的内容;
——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嫩枝嫁接”和“饼肥”的定义(见3.3和3.4);
——扦插育苗,苗床喷水湿润时间由原来的扦插前1天-2天,修订为“扦插时苗床应先喷水湿润”
(见4.2.3和2005版第1部分5.3.3);
——播种育苗适用的茶花树种和品种进行了修订(见4.3和2005版第1部分6);
——山茶花盆栽技术,增加了无纺布容器袋、营养钵及控根容器等容器类型(见6.2.1);
——在盆栽茶花的养分管理,删除了“以农家肥和饼肥为主,复合肥、尿素为辅”的内容(见2005
版第2部分5.1.5.3.1);
——山茶花大田栽培技术,调整了种植密度(见5.2和2005版第2部分6.4.2);
——盆栽茶花,上盆时间强调10月份最适宜(见6.2.3);
——养分管理中,增加:“新梢抽发期不施或轻施”内容,强调新梢抽发期施肥要特别注意(见
5.4.3.3.3);
——茶花嫁接捆扎材料,修订为铝箔或电工胶布等材料,操作更为简便(见6.5.3);
——增加了山茶花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本标准附录C);
——附录A和附录B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调整了部分农药品种。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金华市林业种苗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飞来、叶学珍、俞志华、余建功、周丹、傅用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554-2005。
I
DB33/T554—2014
山茶花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茶花的术语和定义、苗木繁育、大田栽培技术及盆栽技术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茶花及其砧木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8321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GB6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茶花
山茶科山茶属中的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物种及其园艺品种。
3.2
嫩枝嫁接
劈接的一种,接穗嫁接到砧木的嫩枝或半木质化的枝条。
3.3
饼肥
油菜籽饼。
4苗木繁育
4.1苗圃地选择和整理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源和空气无污染、排灌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
沃,pH值在5.5~6.5之间的微酸性砂质壤土。秋季翻耕,经冬季风化后,次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敲碎土
块,清除杂草及石块等。
1
DB33/T554—2014
4.2扦插育苗
4.2.1苗床的准备
苗床宽80cm~100cm,高15cm~20cm,沟宽35cm~40cm,土粒细碎、床面平整。扦插前1周,
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消
毒后床面上铺8cm~10cm厚的黄心土,并以木板轻拍床面,使土壤紧实。
4.2.2插穗的准备与处理
4.2.2.1采集成年植株树冠中、上层外部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枝条健壮、组织充实、叶片完整、
叶芽饱满、无病虫害。
4.2.2.2插穗长5cm~8cm,上部留1片~3片叶子,切面为斜面,光滑、平整。扦插前插穗以萘乙
酸等生根剂配制的水溶液进行浸蘸。
4.2.3扦插
扦插时间宜在夏季5月中下旬~6月下旬或夏秋季8月下旬~9月下旬,设施栽培条件下四季均可
扦插。扦插时苗床应先喷水湿润,扦插密度以插穗的叶子之间不重叠为宜,要做到随剪随插,扦插深度
以插穗长度的1/3插入土中为宜。
4.2.4管理
4.2.4.1扦插完后及时浇透水,再以杀菌剂喷雾苗床。床面上方50cm处搭塑料小拱棚,四周密封。
4.2.4.2夏季扦插时,小拱棚上方80cm~100cm和180cm~200cm的处各盖一层遮荫度50%~60%
的遮阳网。夏秋季扦插,只需在180cm~200㎝的处盖一层;在温室或标准钢架大棚内育苗的,搭塑料
小拱棚,棚顶和四周挂上50%~60%的遮阳网。
4.2.4.3扦插40天~50天后,插条基部已形成愈伤组织时,可于傍晚或早晨打开小拱棚两头进行通
风,并可采用上午推迟盖遮阳网、下午提早收遮阳网的方法来增加光照。当90%以上的插穗已长出新根
时(45天~60天后),可除去薄膜和低层的遮阳网,并根据苗床湿度情况进行喷水,保持苗床湿润。
10月份之后拆除最后一层遮阳网。
4.3播种育苗
4.3.1种子处理
9月中下旬,果实开始变得光滑明亮,泛红色并渐转黄褐色或褐色,并有部分果实开始自然开裂及
时采摘。将采摘下来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处摊放数日,不可在阳光下暴晒,厚度不超过10㎝。待果实
自然开裂,取出种子,挑选大粒、饱满、无病虫害、种皮黑褐色发亮的籽粒留作种用,消毒后及时储藏。
4.3.2种子储藏
4.3.2.1沙藏法
把新鲜种子与干净、湿润的中粒河沙,沙的含水量约5%(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松开时
能散开),按1:2的种子与沙比例混合后平铺于通风透气、散热良好的室内,厚度20cm~30cm。要经
常上下翻动并适时喷水,保持湿度均匀。同时要避免鼠害。
4.3.2.2果实储藏法
果实不多时,可将新鲜果实装入塑料袋内密封,置于常温下保存。
2
DB33/T554—2014
4.3.2.3冷库藏法
把种子装入塑料袋内放在0℃~4℃条件下冷藏。
4.3.3苗床的准备
苗床宽1.0m~1.2m,高20cm~25cm。床面要平整,用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消毒。
4.3.4播种
4.3.4.1播种时间
秋冬播种或春播。
4.3.4.2种子消毒
将储藏的种子筛出,用清水洗净,除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瘪种子后,用杀菌剂浸泡消毒。
4.3.4.3土壤杀虫及播种
4.3.4.3.1用土壤杀虫剂拌种或撒入土中,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4285T和GB/T8321的规定。
4.3.4.3.2种子以2cm×4cm的密度一粒一粒整齐地播种在苗床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1/T 23-1998 长白猪 1998-07-08
- DB31/T 19-1998 枫泾猪 1998-07-08
- DB31/ 7-1998 生鱼片卫生标准 1998-07-10
- DB31/T 20-1998 沙乌头猪 1998-07-08
- DB31/T 21-1998 浦东白猪 1998-07-08
- DB31/T 22-1998 杜洛克猪 1998-07-08
- DB31/T 24-1998 大约克夏猪 1998-07-08
- DB31/ 8-1998 托幼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标准 1998-08-25
- DB31/ 14-1998 化妆品中霉菌限量 1998-07-15
- DB31/T 15-1998 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 199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