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DB32/T 3794-2020 Industrial Park Emergency Environmental Incident Risk Assessment Guidelin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 起草人:
- 张以飞、殷琨、唐征、付丽洋、华娟、焦涛、谢白、贝越、秦继华、庄园、姚琪、刘训华。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99
Z00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Guidelinesforindustrialparkstoassess
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
2020-05-25发布2020-06-25实施
发布
DB32/T3794—2020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风险评估程序...................................................................2
5基础资料调查.......................................................................3
6环境风险识别.......................................................................3
7环境风险分析.......................................................................3
8环境风险分级.......................................................................3
9评估报告编制......................................................................10
参考文献.............................................................................11
I
DB32/T3794—202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预案》,规范和指导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
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以飞、殷琨、唐征、付丽洋、华娟、焦涛、谢白、贝越、秦继华、庄园、姚
琪、刘训华。
II
DB32/T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程序、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业园区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适用对象为涉及生产、加工、
使用、存储或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工业园区。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园区发生的核与辐射、生物物种安全、海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5013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94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业园区边界boundaryofindustrialpark
指工业园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线,可依据人民政府设立文件的四至范围、规划批准建设
范围或者有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认定的管辖范围来确定。
3.2
突发环境事件environmentalaccidents
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
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注:本术语引自《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标准不包含放射性物质。
3.3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
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简称为“环境风险”。
3.4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materials
指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扩散等特性,在意外释放条件下可能对工业园区内部及周边人群
和环境造成伤害、污染的物质。简称为“环境风险物质”。
3.5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源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sources
指存在物质或能量意外释放,并可产生环境危害的源。简称为“环境风险源”。
1
DB32/T3794—2020
3.6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受体environmentalaccidentriskreceptors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环境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企业内部人群集中生活区、具有一定社会
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简称为“环境风险受体”。
4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可按照基础资料调查、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级、评估
报告编制五个步骤实施。
图1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
2
DB32/T3794—2020
5基础资料调查
5.1资料调查内容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基础资料
调查准备工作,调查内容应包括工业园区概况、环境风险源情况、区内及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环境
风险控制能力等。
5.2资料调查范围
5.2.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范围包括工业园区边界外延5公里半径范围。
5.2.2水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范围包括工业园区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上游5公里,下游
24小时流经范围(按受纳河流最大日均流速计,原则上不低于10公里范围)。
5.2.3土壤环境风险受体调查范围包括工业园区边界外延1公里半径范围。
5.2.4调查时可根据区域自然环境概况、河流感潮情况、环境风险受体分布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后果预
测等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或增加调查范围。
6环境风险识别
6.1对工业园区可能涉及HJ941附录A中环境风险物质的固定源、移动源进行识别,形成环境风险源
清单,宜包括环境风险源类别、名称、地理位置、规模、主要环境风险物质名称及数量等。
6.2通过列表法、矩阵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图法等方法识别环境风险受体,宜包括环
境风险受体类别、名称、地理位置、规模、保护要求等。
6.3识别过程应突出工业园区自身特点,综合考虑社会高关注度、历史突发环境事件及同类园区多发
频发事件等因素。
7环境风险分析
7.1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分析
收集本工业园区及国内外同类工业园区近五年以来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案例内容宜包括
发生事件、地点、引发原因、物料泄漏量、采取的应急措施、事件影响情况等。
7.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设置及影响分析
7.2.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内容应包括环境风险单元、环境风险类型、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物质和影响
途径等。
7.2.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的选取应在环境风险识别及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
性的事件类型,并开展后果分析。后果分析可参照HJ169中相关技术要求,也可引用现有资料的有效
分析结果。
7.3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差距分析
从环境风险防控和监控预警措施、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环境应急预案管理、环境应急队伍建设、环
境应急资源储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等方面对工业园区及区内企业现有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能力进行分
析,找出差距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目标、时限、责任人等。
8环境风险分级
8.1工业园区环境风险分级程序
通过对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强度(S)、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环境风险防控能力(M)进
行评估,分别确定大气环境风险等级(R气)、水环境风险等级(R水)、综合环境风险等级(R综)。
8.2大气环境风险评估
8.2.1大气环境风险源强度(S气)评估
3
DB32/T3794—2020
采用评分法对工业园区固定源、移动源的环境风险源强度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工
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源强度(S气)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100分。
表1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源强度(S气)评估
类别评估指标指标说明评估依据分值
>10020
单位面积环境风险物工业园区内涉气环境风险物质b的数量
(10,100]14
质存量与临界量a的比与临界量的比值除以评估区域面积(面
(1,10]8
值积单位:平方公里)
≤11
依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相关文件,>5020
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大气环境风险等级为较大及以上的企业(30,50]14
固定源
企业c所占百分比数量占工业园区所有环境风险企业数量(10,30]8
的百分数(%)≤101
>10020
单位企业危险废物产工业园区内危险废物年产生量除以企业(50,100]14
生情况数量(吨/个)(10,50]8
≤101
>30020
道路年运输环境风险工业园区内每年以道路运输方式运输的(30,300]14
物质数量涉气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万吨)(10,30]8
移动源
≤101
跨企业边界环境风险运输涉气环境风险物质的地上、地下管
每千米0.5分,最高20分20
物质公共管线线长度(千米)
注:a临界量根据HJ941附录A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临界量确定;
b涉气环境风险物质指HJ941中6.1章节规定的相应环境风险物质;
c环境风险企业指HJ941中1章节所规定的企业。
8.2.2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气)评估
采用评分法对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数量及周边人口密度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
定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气)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100分。
表2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V气)评估
评估指标指标说明评估依据分值
>2550
工业园区内部及外部5公里半径区域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中人
(20,25]40
环境风险受体口数量(万人),包括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
(10,20]30
数量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和涉及军事禁
(5,10]20
区、军事管理区、国家保密相关区域
≤510
>200050
(1500,2000]40
工业园区内部及外部5公里半径区域内可能受工业园区突发环
周边人口密度(1000,1500]30
境事件影响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500,1000]20
≤50010
8.2.3大气环境风险防控能力(M气)评估
采用评分法对工业园区及区内企业大气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工
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防控能力(M气)评估指标数值,最高为100分。
4
DB32/T3794—2020
表3工业园区大气环境风险防控能力(M气)评估
评估指标指标说明评估依据分值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ACM 1020.70-2019 道地药材 第70部分:关白附 2019-08-13
- T/XZYC 0001-2023 白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2023-06-20
- T/CSBT 002-2019 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指南 2019-04-12
- T/CACM 1020.29-2019 道地药材 第29部分:川升麻 2019-08-13
- T/CNMIA 0028-2021 左房粘液瘤切除手术操作技术规范 2021-11-23
- T/FDSA 026-2021 过氧乙酸低温灭菌生物指示物通用技术标准 2021-12-14
- T/AHPCA 050-2023 化妆品美白功效检测方法 (酪氨酸酶活性测试法) 2023-09-25
- T/CSBME 054-2022 可吸收缝合线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 专用料 2022-06-18
- T/CSBME 019-2020 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 2020-04-21
- T/XZYC 0018-2023 "湘九味"区域公用品牌标志使用规范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