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846-2016 鲁中山地绵羊品种评定和饲养管理规范

DB37/T 2846-2016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Lushan Mountain Sheep Breed in China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846-2016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9-18
实施日期
2016-10-18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846—2016

鲁中山地绵羊品种评定和饲养管理规范

BreedevaluationandfeedingmanagementofLuzhongMountainSheep

2016-09-18发布2016-10-18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84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市畜牧兽医局、平阴县畜牧兽医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民、曹美花、张大龙、张秀海、王钰龙、李秋梅、王桂芝、战汪涛、侯磊、

王海丽。

I

DB37/T2846—2016

鲁中山地绵羊品种评定和饲养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鲁中山地绵羊品种特性、等级评定、饲养管理和生产记录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鲁中山地绵羊的品种鉴定、性能测定、选种选配、饲养管理和种羊出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36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品种特性

3.1经济类型

鲁中山地绵羊属肉裘兼用型绵羊地方品种。

3.2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山东省中南部的泰山、沂山、蒙山等山区丘陵地带,中心产区为济南市的平阴县、长清区、

泰安市的东平县等地。

3.3体型外貌

被毛以白色者居多,亦有杂黑褐色者。体格较小,体躯略呈长方形,后躯稍高,体质粗壮结实,肌

肉发育适中。头大小适中,窄长,额较平,鼻梁隆起;有中、小两种耳形,呈直立状。公羊多为小型盘

角或螺旋状角,母羊多数无角或有小姜角。颈部细长,无皱褶和肉垂。胸部较窄,肋骨开张,背腰平直,

尻稍斜。四肢粗短,蹄质坚硬。短脂尾,尾型不一,尾根多圆肥,尾尖多呈弯曲状。

3.4体重体尺

鲁中山地绵羊成年羊的平均体重、体尺见表1。

表1鲁中山地绵羊成年羊平均体重体尺表

性别体重(kg)体高(cm)体长(cm)胸围(cm)管围(cm)

公406265798.1

母365861737.7

3.5产肉性能

在山地放牧饲养条件下,周岁公羊宰前平均空腹体重44.0kg,屠宰率53.3%,净肉率39.6%;周

岁母羊分别为宰前空腹体重35.0kg,屠宰率49.2%,净肉率40.4%。

1

DB37/T2846—2016

3.6繁殖性能

公、母羊性成熟一般在月龄6~7月龄,初配年龄分别为11月龄~12月龄和8月龄~9月龄。母羊发情

周期18d,妊娠期152d,平均产羔率115%,羔羊断奶成活率94%。初生重公羔1.9kg~2.5kg,母羔

1.6kg~2.2kg。90日龄断奶重公羔14.2kg,母羔13.5kg。哺乳期日增重公羔131g,母羔为125g。

3.7产毛性能

毛被为异质毛,每年剪毛2次,即4月底至5月初剪春毛,8月底至9月初剪秋毛。年剪毛量成年公羊

为2.4kg,成年母羊为2.1kg。春毛长度为9cm~11cm,秋毛长度为6cm~7cm。

4等级评定

4.1评定时间和要求

4.1.1评定时间分为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3次。

4.1.2评定时,羊只应站立在平坦坚实的地方,头要自然抬起,四肢站立端正。

4.2评定内容和方法

4.2.1体型外貌

按照附录A.1方法进行体型外貌评定,确定等级。

4.2.2体重体尺

测定方法符合NY/T1236之规定。根据体重体尺实测值,按照附录A.2方法进行评定分数,确定等级。

4.2.3繁殖性能

按产羔数最高的胎次定级,母羊胎产2羔以上者为特级和一级,产1羔者为二级和三级。

4.3综合评定

4.3.1按照体型外貌、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的单项评定等级综合评定出总评等级,见附录A.3。

4.3.2母羊产羔数高于总评等级一级的,可将原总评等级提升一级。

4.3.3对于没有产羔记录的种公羊参考同胞、半同胞及后代性能评定,后备羊参考父、母等级评定。

5饲养管理

5.1种母羊

5.1.1空怀及妊娠前期母羊

5.1.1.1保持正常的放牧饲养方式。

5.1.1.2每年配种时间一般在8月份~11月份,应提前根据系谱和同胞信息制定选配计划。

5.1.1.3在配种前1个月~1.5个月开始对瘦弱羊只进行短期优饲,重点补充能量饲料。

5.1.1.4及时发现发情母羊,第一次参加配种的母羊可采用试情公羊进行发情鉴定。

5.1.1.5采用自然交配方式,提倡人工授精和重复配种技术。

5.1.1.6按月检查母羊配种、返情及流产情况。对经两个情期配种未孕的母羊应及时检查治疗。

2

DB37/T2846—2016

5.1.1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