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QB 14-2022 口罩用聚丙烯熔喷法非织造布过滤性能 试验方法

T/AQB 14-2022 Testing methods for filter performance of polypropylene melt-spun nonwoven used in mask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AQB 14-2022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18
实施日期
2022-03-1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1、基本过滤原理滤料的过滤原理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简单的将其认为是滤筛作用,把大于空隙的颗粒物拦截在外,小于空隙的就可以穿过。因为呼吸防护滤料所针对防护的可吸入颗粒物都是微米级别的,这种粒径大小是远远小于滤料的空隙的,简单的滤筛作用自然不能解释滤料能有如此高的过滤效率,而且也会有很高的呼吸阻力。而过滤原理也是跟颗粒的粒径有关的,主要有扩散作用、拦截作用、惯性作用、重力沉降、静电吸附等,如图1所示,合理的利用这些过滤原理不仅能提高过滤效率,还能减低呼吸阻力,使各个过滤性能很好的协调统一。拦截作用基本原理是将颗粒物理想化的视为只有体积而无质量的微粒,颗粒物完全跟随气体流动和气体流向性质完全一致。当气体流向穿过各纤维层时,纤维层内错综复杂排列的纤维就形成了无数的大小各异的空隙。当某一尺寸的微粒跟随气体流动刚好到达捕集体表面时,颗粒物的半径大于流线与捕集体之间的距离时,颗粒物被捕集体粘住,颗粒物就在捕集体表面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拦截作用。当微粒直径大于滤料的空隙时就称之为滤筛效应,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拦截作用。一般认为,拦截作用对0.05微米以下的微粒是无效的,且显而易见,颗粒直径较大且表面越粗糙的颗粒物,更容易被捕集体拦截。拦截作用效率,如图2所示。较大颗粒物没有显著的扩散作用,但其有较大的惯性,此时惯性撞击作用将会很有效的增加微粒与捕集体接触的几率。在颗粒物跟随气流运动时,遇到捕集体等障碍物时,气体自然很容易的就绕过去了,而较大的颗粒物因自身有较大的惯性,在一些曲率较大或气流转向较大的地方时不能跟随气流一同转向,便直接撞向捕集体从而被捕获。简单来说,颗粒物的粒径越大,其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气体流速越大,颗粒物受到的惯性力就越大,在遇到障碍物转向时脱离流线的可能性就越大,碰撞并留在纤维表面的几率就越大。一般认为0.5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惯性撞击作用比较显著。拦截作用和惯性撞击效率,如图3所示。扩散作用主要对0.1微米及以下的颗粒物起主要作用,当颗粒物粒径很小时,布朗运动就会是其主要运动方式,对其随气流运动产生极大干扰,甚至脱离气流运动方向不随气流运动,而做布朗运动随机的扩散到滤料中的捕集体上,从而被拦截。扩散作用,如图4。一般而言,颗粒物粒径越小,气体流速越慢,布朗运动就越激烈,微粒扩散的范围也越大,扩散作用就越明显,也更容易被滤料捕获。在常温下,0.1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广 能非织造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 全研究院、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倍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安徽红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锦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起草人:
:陈静、杨杨、黄晓燕、沈岳、邓军、程岗、黄生勇、王宗乾、魏伟伟、唐思思、 沈妍、纪扬扬、陈蕾、何银地、宋舆涵、李亚运、刘小勇、钱立胜、朱小飞、赵建军、孟晓东、李汪洋、 胡道广、邹冲、李继丰、胡锦婷、汪华、王红、成清、丁振华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