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289-2015 信息技术 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评估规范
DB11/T 1289-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cost-benefi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020
L0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289—2015
信息技术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评估规范
InformationTechnologyCost-benefitevaluationspecificationof
disasterrecoverysystem
2015-12-30发布2016-04-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289—2015
目次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缩略语............................................................................2
4评估框架..........................................................................2
4.1基本框架......................................................................2
4.2主要内容......................................................................3
5评估流程..........................................................................3
5.1评估实施过程..................................................................3
5.2评估准备......................................................................3
5.3经济效益分析..................................................................5
5.4社会效益分析..................................................................5
5.5成本效益评估..................................................................7
5.6评估结果使用..................................................................8
5.7评估文档记录..................................................................8
附录A(资料性附录)灾难恢复系统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灾难恢复系统社会效益评估方法...................................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计算示例...................................13
参考文献............................................................................16
I
DB11/T128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中心、北京邮电大学、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宗君、王枞、张涛、陈钊、刘建毅、关继铮、张勇、刘鹏、刘国伟、雷鸣涛、
于俊。
II
DB11/T1289—2015
引言
随着北京市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行各业对灾难恢复需求日益增强,在限定资源下,灾难
恢复系统的成本、收益备受关注。对灾难恢复系统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可以确保资源合理配置、确保灾
难恢复系统预期收益,也是北京地区灾难恢复系统建设的实际需要。
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全面地分析灾难恢复系统规划、设计、实施、
运维、废弃等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系统成本,结合相关收益评价指标,评估灾备系统运行前后经
济、社会效益的变化趋势,为灾难恢复系统预期效益的预测及实际效益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有效进行灾难恢复建设的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估,满足北京市信息化和灾难恢复建设的需求,本
规范在国家标准GB/T20988-2007的基础上对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评估进行了规范,规定了从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综合评估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定义了从发展趋势、增长率等方面评价经济效益,
从业务连续性能力、政务安全、应急能力、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企事业信息化等方面评价社会效益。
III
DB11/T1289—2015
信息技术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评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评估的评估框架和评估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灾难恢复系统的成本效益评估。
2术语和定义
GB/T20988-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灾难disaster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
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通常导致信息系统需要切换到灾难备份中心运行。
[GB/T20988-2007,定义3.8]
2.2
灾难恢复disasterrecovery
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
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GB/T20988-2007,定义3.9]
2.3
灾难恢复系统disasterrecoverysystem
用于灾难恢复目的,由备用数据处理中心、备用的工作环境、备用生活设施和技术支持及运行管理
人员组成的信息系统及场所。
2.4
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disasterrecoverysystemcost-benifit
灾难恢复系统投入运行后,其为组织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包括成本与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包括社会经济影响、应急恢复能力和社会满意度。
2.5
灾难恢复系统经济成本disasterrecoverysystemeconomiccost
用于实现灾难恢复功能所需投入,包括用于场地、设备、软件、工具、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等方面
的资金投入。
2.6
1
DB11/T1289—2015
灾难恢复系统经济收益disasterrecoverysystemeconomicincome
灾难恢复系统在接替生产系统运行期间所产生的业务收益,以及保障业务连续性所产生的后期间接
性业务收益。
2.7
灾难恢复系统业务收益disasterrecoverysystembusinessincome
发生灾难后,灾难恢复系统接管生产系统运行期间,为组织所产生的业务收益(如资金、固定资产
等,未建立灾难恢复系统的组织在此期间的业务收益为零)。
2.8
灾后直接性经济收益directeconomicincomeafterdisaster
灾难恢复系统投入运行后用于规避因业务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值。
2.9
灾后间接性业务收益indirectbusinessincomeafterdisaster
灾难恢复系统产生的间接性业务收益,包括由于客户数量增加所带来的业务收益增长、得到监管机
构和股东认可所带来的投资增长、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增长、新业务增加所带来的业务增长。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TO: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TimeObjective)
4评估框架
4.1基本框架
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成,如图1。
各阶段成本总和成本计算
经济效益分析
接替运行及保障业务连续性所获得的
经济收益计算
收益
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
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大小评价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对社会政治的影响程度评价应急恢复能力
服务社会的程度大小评价社会满意度
图1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构成分析
2
DB11/T1289—2015
4.2主要内容
4.2.1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a)对一定时间跨度(T)内,灾难恢复系统所花费的成本进行计算;
b)对一定时间跨度(T)内,应用灾难恢复系统可为组织获得的经济收益;
c)评价灾难恢复系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2.2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a)评价一定时间跨度(T)内,组织应用灾难恢复系统所获得的社会经济影响;
b)评价一定时间跨度(T)内,组织应用灾难恢复系统的应急恢复能力;
c)评价一定时间跨度(T)内,组织应用灾难恢复系统所获得的社会满意度;
d)根据成本及经济收益,计算一定时间跨度T内的经济效益;
e)根据社会经济影响、应急恢复能力和社会满意度,评价一定时间跨度T内的社会效益。
5评估流程
5.1评估实施过程
灾难恢复系统成本效益评估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评估准备
评估文档
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经济应急恢复社会满意
成本分析经济收益分析
影响分析能力分析度分析评估文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1880-2009 不同运营商软交换和电路交换网之间的互通技术要求 2009-06-15
- JT/T 709-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负荷轮试验仪 2008-04-03
- HB 6664-1992 飞机管路系统用块形管夹设计要求和鉴定试验方法 1993-02-22
- GB/T 11168-1989 光学系统像质测试方法 1989-03-31
- HB 5046-1993 锡镀层质量检验 1993-11-05
- SY/T 5565-1993 掺水电子水表 1993-03-27
- JB/T 6897-2000 低温液体运输车 2000-08-31
- SJ/T 10085-1991 半导体集成电路CT54H74/CT74H74型双上升沿D触发器 (有预置端,清除端) 1991-04-08
- QJ 2738.1-1995 MJ螺纹丝锥 短柄机、手用丝锥 1995-04-26
- JG/T 5011.13-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除锈通用技术条件 199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