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673-2023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

DB37/T 4673-2023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Fire Damage to Highway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673-2023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1-14
实施日期
2023-12-14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保群、邢德进、陶莉莉、辛公锋、张惠勤、徐传昶、吕长荣、王彦敏、董旭、贾硕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40

CCSP28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673—2023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

Codeofpracticeforfiredamageassessmentofreinforcedconcretebridgeson

highways

2023-11-14发布2023-12-14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673—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1

5程序的确立.........................................................................1

6调查与初步鉴定.....................................................................2

6.1一般规定.......................................................................2

6.2火灾工况调查...................................................................2

6.3初步鉴定.......................................................................2

7详细鉴定...........................................................................2

7.1一般规定.......................................................................2

7.2检测内容与方法.................................................................3

7.3部件损伤指标...................................................................3

7.4部件损伤评价标度...............................................................5

7.5桥梁荷载试验...................................................................5

8火灾后结构分析与部件校核...........................................................5

8.1结构分析.......................................................................5

8.2部件校核.......................................................................6

9损伤分类与处治措施.................................................................6

9.1损伤分类.......................................................................6

9.2处治措施.......................................................................6

10评价报告编制......................................................................6

11追溯方法..........................................................................7

11.1过程记录......................................................................7

11.2试验方法......................................................................7

11.3结构分析与部件校核............................................................7

附录A(规范性)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剥落、锤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8

附录B(规范性)混凝土构件在标准升温条件下温度场实用曲线图...........................9

附录C(规范性)火灾后混凝土材料微观分析............................................10

附录D(规范性)火灾后混凝土强度折减系数............................................11

附录E(规范性)火灾后受力钢筋强度折减系数..........................................12

参考文献.............................................................................13

I

DB37/T467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

DB37/T4673—2023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火灾后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价的程序,规定了调查与初步鉴定、详细鉴定、结

构分析与部件校核、损伤分类与处治措施等阶段操作指示,以及上述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描述了过程

记录、试验方法、结构分析与部件校核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后主要部件及全桥损伤状况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J2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桥梁火灾损伤评价firedamageassessmentofbridge

为评估桥梁火灾后的技术状况而进行的检测鉴定工作。

3.2

火场残留物debrisinsceneoffire

火灾后现场残存的物品。

3.3

当量标准升温时间nomalstandardtempraturerisetime

采用国际标准ISO834标准升温曲线进行标准火灾试验达到火灾作用最高温度时所对应的升温时间。

4总体要求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发生火灾后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损伤鉴定评价。

5程序的确立

火灾后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价主要包括2个阶段。其中,调查与初步鉴定阶段细分为4个步骤,

即现场调查、技术资料查阅与分析、初步鉴定评级和初步鉴定报告的编制。详细鉴定阶段细分为5个步

骤,即火灾工况详细调查与检测、部件损伤评价、结构分析与部件校核、损伤分类与处治措施及评价报

告编制。

1

DB37/T4673—2023

6调查与初步鉴定

6.1一般规定

6.1.1桥梁火灾后调查内容包括火灾损伤部件调查、火灾历时与温度分布调查、结构内部温度调查、

基础状况调查与检测等。

6.1.2桥梁火灾后调查范围应为桥梁火灾受损孔的部件及其附属结构物;对于局部小范围火灾,经初

步调查确认受损范围仅发生在有限区域内,调查对象宜考虑火灾影响区域内的部件。

6.2火灾工况调查

6.2.1火灾桥梁部件的作用温度、作用历时和分布范围,应根据火灾调查、结构表观状况、火场残留

物状况及现场环境条件等确定,必要时应根据结构材料微观分析结果进行补充。

6.2.2火灾历时应根据火灾方式、作用密度、可燃物特性、结构材料热传导特性、现场环境条件及灭

火过程等按照燃烧规律确定。

6.2.3火灾后桥梁部件外观特征、锤击反应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按照附录A确定。火灾中桥梁部件

直接受火烧灼的结构表面曾经达到的温度与范围,应根据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状况及锤击反应等,按

照表A.1确定;对直接受火部件的当量标准升温时间,应根据混凝土表面颜色、裂损状况和锤击反应等,

按照表A.2确定。

6.2.4火灾后桥梁部件截面内部曾经达到的温度,应根据当量标准升温时间,按照附录B确定,或根

据混凝土材料微观分析结果,按照附录C确定。

6.3初步鉴定

6.3.1初步鉴定应包括现场初步调查、火灾工况调查、查阅分析技术资料、初步鉴定评级并编制初步

鉴定报告。

6.3.2现场初步调查包括现场勘查火场残留物状况、观察结构损伤程度、了解火灾工况并制定检测方

案等。

6.3.3火灾工况调查应根据火灾过程、火场残留物状况等,初步判断桥梁所受的温度范围和火灾历时。

6.3.4初步鉴定应查阅桥梁设计和竣工、定期技术状况检测报告、养护历史资料等技术资料并进行核

实,对桥梁所能承受火灾作用的能力进行初步判断。

6.3.5初步鉴定应根据烧灼损伤、变形、开裂(或断裂)程度,按照下列标准评价损伤状况等级。

a)Ⅰ级—轻微损伤。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未受或仅受轻微影响,可不采取措施或仅采取外观修

复措施。

b)Ⅱ级—轻度损伤。未对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产生明显影响,尚不影响结构安全,应采取外观

修复措施或提高耐久性处理措施。

c)Ⅲ级—中度损伤。显著影响结构材料及结构性能,部件产生明显变形或开裂,对结构安全和

正常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应进行详细鉴定损伤分类,根据详细鉴定结果确定相应的处治措施。

d)Ⅳ级—重度损伤。火灾中或火灾后桥梁结构严重烧灼损坏、变形损坏或开裂损坏,结构承载

能力丧失(或大部分丧失)而危及结构安全,应进行详细鉴定损伤分类,同时应立即采取安

全防护、加固或拆除更换措施。

7详细鉴定

7.1一般规定

2

DB37/T4673—2023

7.1.1详细鉴定包括火灾工况详细调查与检测、专项检测分析、结构分析与部件校核、部件详细鉴定

评级并编制检测鉴定报告。

7.1.2火灾工况详细调查与检测,应根据火灾作用密度、可燃物特性、燃烧环境、燃烧条件及燃烧规

律等,提出用于详细检测鉴定的受火部件火灾温度—时间曲线;或根据材料表观或微观特征判断受火温

度。

7.1.3专项检测分析应根据详细鉴定的需要,对受火与未受火部件的技术状况和结构变形等进行检测

分析。

7.1.4桥梁结构应根据受火部件的材质特性、几何参数、受力特征等,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承载力校

核分析,确定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2检测内容与方法

7.2.1桥梁部件火灾损伤检测包括下列内容。

a)表观损伤状况检测:应包括混凝土颜色、裂缝、剥落及露筋等。

b)材质损伤状况检测:应包括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钢束)强度等。

c)截面损伤状况检测:应包括混凝土截面损伤和钢筋(钢束)截面损伤。

d)结构模态损伤状况检测:应包括桥梁(或部件)振型和固有频率。

e)支座损伤状况检测:应包括材质及组成部件损伤、变形和移位等。

f)其他检测:应包括影响桥梁正常使用的其他部件。

7.2.2对直接暴露于火焰或高温烟气的桥梁(或部件),应全部检查烧灼损伤部位。损伤检测应采用

外观目测、锤击回声、开孔探槽、钻芯等手段,必要时应通过材料微观结构分析判断。

7.2.3对承受温度应力作用的桥梁部件及联接件,应检查变形、裂损状况;对于不便观察或仅通过观

察难以发现问题的部件,应辅以温度作用应力分析判断。

7.2.4火灾后桥梁部件材料性能可能发生明显改变时,应通过抽样检验或模拟试验确定材料性能指标。

7.3部件损伤指标

7.3.1火灾后桥梁部件详细鉴定按照评价标度划分损伤程度,损伤评价指标包括表观状况、材质状况、

截面状况和结构模态状况4项内容。

7.3.2桥梁部件表观状况评价包括颜色、裂缝、剥落、露筋等。根据火灾温度和受损状况,采取定性

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表观损伤状况确定为4个标度,表观损伤状况评价标准应按表1规定执行。

表1桥梁部件表观损伤状况评价标准

标度定性描述定量描述

混凝土颜色为灰青色,无明显变化;部件基本完好;锤击

1火灾温度200℃以下

声音响亮,表面不留痕迹

混凝土颜色由浅灰至略显粉红;局部出现网状裂纹,或出火灾温度200℃~500℃;或网状裂纹累计面积

2现少量轻微裂缝,缝宽未超限;锤击声音较响亮,表面留有≤构件面积的20%,且单处面积≤1.0m2;或裂缝长

较明显痕迹度≤截面尺寸的1/3

火灾温度500℃~700℃;或网状裂纹累计面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