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54-2018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254-2018 The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 for the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lead-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220.01
K8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254—2018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实施指南
Guidenlinesforsceeningandeliminalionofocccupationaldiseasehiddenriskof
lead-acidbatteryenterprise
2018-06-01发布2018-07-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254-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职责和要求........................................................................1
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2
6工作程序和内容....................................................................2
7文件管理..........................................................................4
8持续改进..........................................................................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考核办法..........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12
I
DB37/T325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克成、周强、孔光、张文光、侯鲁宁。
II
DB37/T3254-2018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职责和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
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山东省内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3012-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细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3-2016、DB/T3012-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
使用铅、硫酸、外壳等原辅材料进行铅蓄电池生产制造的企业。
4职责和要求
4.1坚持职业病隐患分级分类管理,保证职业病害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
4.2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和组织机构。
4.2.1领导机构可由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成,全面负
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2.2组织机构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体系运行和维护、风
险告知、档案管理。
4.3强化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隐患排查和治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组长)应保证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需人力、物资、资金
的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1
DB37/T3254-2018
4.3.2企业分管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应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统一部署和协调,负责实施方案
的制定、相关制度的审核、重大隐患的报告及治理前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4.3.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保证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落实负责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
组织作业人员的培训、隐患排查与治理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及发现隐患时的预警、督促
防范和治理。
4.3.4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工作负责。
4.4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隐患排查计划。
4.4.1实施方案应明确体建设的目的、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实施流程。
4.4.2排查计划应确定参加人员、排查内容、排查时间、排查安排、排查记录等内容。
4.5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
4.6应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培训计划展开的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
危害的劳动者等实施全员培训。
4.7应制定体系运行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应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措施,参见附录A。
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5.1职业病隐患分类
按照DB37/T3012-2017中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类为现场管理类隐患和基础管理类隐患。
5.2职业病隐患分级
按照DB37/T3012-2017中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级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
6.1.1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管控措施落实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
单内容至少要包括:风险点的信息、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B。
6.1.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的目的是检查职业卫生基础管理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
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符合性,清单内容至少要包括:基础管理项目名称、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
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C。
6.2隐患排查
6.2.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可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性检查、综合性检查等。
2
DB37/T3254-2018
6.2.2排查组织级别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可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或岗位级。
6.2.3排查周期
结合企业生产规模、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及管控措施内容,排查周期可确定如下:
——岗位或班组成员每班至少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进行日常检
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至少每周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应急处置
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进行检查;
——部门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至少每季度一次对现场管理措施、教育培训
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至少每半年一次对基础管理类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公司至少每年一次全面的综合性检查。
6.2.4隐患排查结果记录和上报
6.2.4.1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应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入台账,并保留隐
患整改记录。
6.2.4.2发现一般隐患因及时处理,无法及时处理的可上报上级部门协调解决。发现重大隐患时应第
一时间上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6.3隐患治理
6.3.1隐患治理要求
应按照DB37/T2883-2016中7.4.1的规定执行。
6.3.2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a)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
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通报方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按照
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对于日常排查出的隐患,班组
及岗位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下
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
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
c)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
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d)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
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e)验收。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
验收意见。
6.3.3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3
DB37/T3254-2018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6.3.2的规定执行。
6.3.4重大隐患治理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6.3.3的规定执行。
6.4职业病隐患治理验收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6.4的规定执行。
7文件管理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7.3的规定执行。
8持续改进
应按照DB37/T3012-2017中7.1的规定执行。
4
DB37/T3254-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考核办法
A.1目的
为了保证铅蓄电池制造电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运行,进一步明确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流
程和责任分工,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制定本办法。
A.2考核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所涉及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车间管理人员、班组人员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工作的考核。
A.3考核依据
《铅蓄电池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A.4考评方式及项目
A.4.1考评方式采取日常巡查和定期评价结合方式。
A.4.2考评的项目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及人员、体系文件编制与执行、责任考核、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及
确定排查计划、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培训、评审及更新及信息
系统应用。
A.5考评组织、内容
A.5.1岗位考核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岗位的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记录规范性等进行考核。
A.5.2车间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车间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的知晓情况,隐患排查计划与台账记录、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员
培训的写实性、规范性及档案管理等进行考核。
A.5.3部门考核由分管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组织机构与人员、隐患排查方式与周期、隐患治理的知晓情况,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组织
机构及人员设置、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隐患排查清单编制、隐患排查实施、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评审及更新、信息系统应用、全员培训等规范性及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A.5.4分管负责人考核由负责人和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公司的重大隐患、全员
培训的知晓情况,以及体系文件编制、责任考核、一般隐患治理组织与验收、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等
组织情况进行考核。
A.5.5负责人考核由定期评价组负责组织实施内容主要是对公司的重大隐患、全员培训的知晓情况,
以及责任考核、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和验收、评审及更新、全员培训等情况进行考核。
5
DB37/T3254-2018
A.6考评等级与奖惩
A.6.1考评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未编制隐患排查清单、未实施隐患排查及重
大隐患治理的,考核结果一律为不及格。
A.6.2考评等级应与考评对象的年度绩效工资和评优挂钩,考评等级为优良的,应给予适度比例绩效
工资奖励及精神嘉奖;考评等级为不及格的,应适度扣发年度绩效工资,并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6
DB37/T3254-2018DB37/T3254—201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B.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详见表B.1。
表B.1铅蓄电池制造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编风险点作业区域危险源(职业每班/每周/每季度/每半年/部每年/公司
类型名称责任单位管控措施
号等级序号名称病危害因素)班组级车间级车间级门级级
1、设置在封闭的车间内,熔铅锅产生烟尘的部位,应保持在局
部负压环境下生产;
2、熔铅锅等设备应设置密闭式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熔铅锅应
工程
设置自动控温或超温报警装置;√√√
技术
3、熔铅锅加料口不加料时处于关闭状态;
4、采用上吸风管道吸收铅烟;
5、作业岗位采用送新风系统
1、设置“当心中毒”、“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戴防护手
职业熔铅重大铅烟、二氧化
1安委会1熔铅锅管理套”、“注意通风”、“铅危害告知卡”;
健康岗位风险锡、高温√√√
措施2、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风”警示标识;
3、高温季节提供清凉饮品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
培训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
√√
教育规程;铅烟、二氧化锡、高温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
护等
个体
防尘口罩、高温防护服√√√√√
防护
7
DB37/T3254-2018DB37/T3254—2018
表B.1铅蓄电池制造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续)
综合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检查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风险点等责任单作业区域危险源(职业病每班/每周/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公
编号类型名称管控措施
级位序号名称危害因素)班组级车间级车间级部门级司级
1、设置在封闭的车间内,熔铅锅产生烟尘的部位,应保持
在局部负压环境下生产;
2、熔铅锅等设备应设置密闭式排风装置和净化装置,熔铅
锅应设置自动控温或超温报警装置;
工程技术3、熔铅锅加料口不加料时处于关闭状态;√√√
4、采用上吸风管道吸收铅烟;
5、作业岗位采用送新风系统;
6、选择低噪声设备,减振安装、高噪声设备(风机等)厂
房外设置
职业铸板重大风安委铅烟、二氧化锡、
21铸板机1、设置“当心中毒”、“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戴防护
健康岗位险会高温、噪声手套”、“注意通风”、“铅危害告知卡”;
管理措施2、设置“当心中暑”、“注意高温”、“注意通风”警示标识;√√√
3、设置“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
4、高温季节提供清凉饮品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
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铅烟、二氧化锡、噪声、高温防护措施;个体防护
用品使用和维护等
个体防护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高温防护服√√√√√
1、铅粉制造工序应使用全自动密封式铅粉机,净化装置宜
选用旋风和布袋二级除尘净化装置;
工程技术√√√
2、铅粉的收集和运输设备应密闭,其进、出料口应设置局部
职业铅粉制铅粉机、铅排风净化装置
3重大风险安委会1铅尘
健康造岗位粉仓1、设置“当心中毒”、“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戴防
护手套”、“注意通风”警示标识;“铅危害告知卡”;
管理措施√√√
2、作业场所地面、墙壁和设备等应每天清扫或冲洗,车间
地面应便于清洗和铅尘回收,设备采用真空负压清扫,保持
8
DB37/T3254-2018DB37/T3254—2018
表B.1铅蓄电池制造电企业现场管理隐患排查项目(续)
综合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检查
交接班巡检巡检巡检巡检
地面湿润减少二次扬尘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
律法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
培训教育√√
操作规程;铅尘、噪声、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和维护
等
个体防护防尘口罩√√√√√
选择低噪声设备,减振安装、高噪声设备(风机等)厂房外
工程技术√√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5565-1994 橡胶或塑料软管及纯胶管 弯曲试验 1994-01-02
- GB/T 2943-1994 胶粘剂术语 1994-01-02
- GB/T 5563-1994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液压试验方法 1994-01-02
- GB/T 7631.12-1994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 第12部分:Q组(热传导液) 1994-01-02
- GB/T 5568-1994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无屈挠液压脉冲试验 1994-01-02
- GB/T 5567-1994 橡胶、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真空性能的测定 1994-01-02
- GB/T 14906-1994 内燃机油粘度分类 1994-01-02
- GB/T 447-1994 蒸汽汽缸油 1994-01-02
- GB/T 5564-1994 橡胶、塑料软管低温曲挠试验 1994-01-02
- GB/T 3690-1994 织物芯输送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测定方法 199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