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1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13.1-2008 Rubber insulated cables of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7年10月
-
2008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电缆研究所
- 起草人:
- 金标义、刘旌平、曲文波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060.20
Κ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13.1-—2008/IEC60245-1:2o03
代替GB5013.1—1997
额定电压450/750Ⅴ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Rubberinsulatedcablesofratedvo】
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IEC60245△:2003,IDT)
2008-01-22发布⒛08-Og~01实
施
中中轵国踟眩标酮M槐管艚岍跚员蚰会局发布
GB/T5013。-2008/IEC60245-1:2003
⒈
亠
刖口
GB/T501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八:
分为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3部分: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
——第5部分:电梯电缆;
——第6部分:电焊机电缆;
——第7部分:耐热乙烯-乙酸乙烯酯橡皮绝缘电缆;
——第8部分:特软电线。
本部分为GB/T5013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24⒌1:⒛0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
下橡皮绝缘电1部:一(英
缆第分般要求》文版)。
为便于使用,GB/T5013的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
”“
——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C;
“
——”
在NOTEThe∞
删除了第l°urscheme“
章中的under∞
nsiderati°
n。
;
——
删除了参考文献。
本部分从实施之日GB5013.1—1997。
起代替
本部分与GB5013.1—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表1中1.2.1中IE4绝缘老化规定应带导体,1.3“氧弹老化后性”,对IE4绝4
“”能省略缘增加
耐臭氧试验;
——””
定义中增加2.1.5“乙丙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和2.1.6“交联聚氯乙烯;
——删除了3.2;3.1.2改为3.2,3.1.3改为3.3;
——““
3.3.1中标志距离改为550mm”275mm”
和;
“
——”“
5.2.1中取消了普通橡皮混合物绝缘的电缆——IE1型,增加了乙丙橡皮混合物或其相当
”“
材料绝缘的电缆——IE4型和XP1型(交联聚氯乙烯)”;
“
——5.5.1中增加了SX1型(交联聚氯乙烯)”;
“”
——附录A中特殊用途软电缆增加了86、87、88、89四个型号;
——附录C中型号对照表取消了51,同时对型号的编制进行了规范。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标义、、
刘旌平曲文波。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5013.1—1985,GB5013.1—1997。
GB/T5013.1-—2008/IEC60245-1:2o03
额定电压45O/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1概述
1.1范围
GB/T5013的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叽/U为450/750V及以下,硫化橡皮绝缘和护套(若有)的
硬和软电缆,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450/750V的动力装置。
“”
注:对某些型号的软电可
缆使用语
术软线。
各种型号的电缆在GB/T5013.3、GB/T5013.4等部分中规定,电缆的型号表示法见附录A。
GB/T5013的第1至第8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见GB/T5013.2、GB/T18380.1及GB/T2951的
相关部分。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01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2951.⒈—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
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杌(idtIEC6o81⒈
械性能试验11:1993)
GB/T2951.2—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
老化试验方法(idtIEC608111讫
:1985)
GB/T2951.4—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
(idtIEC6081⒈
温试验方法l诅:1985)
GB/T2951.5—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
——
法第1节: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idtIEC6o811⒉
试验1:1986)
GB/T2951.6—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
方法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抗开(IEC6o81⒈
裂试验3-1:1985,IDT)
GB/T3956电缆的导体(GB/T3956—1997,idtIEC6o228:1978)
GB/TsO13.2—
⒛o8额定电压绣0/玛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IECCO~9d52:
1998,DT,
GB/T5013.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3部分: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GB/T5013。⒊-2oo8,IEC60245-3d994,IDT)
GB/T5013.4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
(GB/T5013.⒋-2oo8,IEC6o2454:2oo4,IDT)
GB/T5013.7-2oo8450/750V及
额定电压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7部分:耐热乙烯-乙酸乙烯
酯橡皮绝缘电缆(IEC6024⒌7:1994,IDT)
GB/T1838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
方法(GB/T18380.1-2oo1,IEC6o33⒉
1:1993,IDT)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5013的各个部分。
GB/T5013.1-ˉ2008/IEC60245-1:2003
2.1绝缘和护套材料的定义
2.1.1
混合物的型号typeofcc|mpound
混合物按照规定的试验所测得的性能进行分类。
注:型号混
与组没。
合物分有直接关系
2.1.2
橡皮混合物rubbercompound
橡皮混合物是经过适选、比、
当择配组分为橡胶和/或合成弹性体混合物。
注:硫化是指绝缘和/或护套挤好后蝠忑;晶烈榀
2.1.3
(PCP)或(PCP)orotherequ员
氯丁胶混合物va-
Ientsyntheticelastomer
混的eL的体。
硫化合物弹性能类似于相当
2.1.4
乙烯-乙酸乙烯rubbercompound
(EVA)orothereq
交联混合物性体。
2.1.5
乙丙橡胶混(EPR)orother
equivaIentsyn
交联混合物陋跬能类似于EPR
2.1.6
交联聚氯乙
适当的选择、剂的PVC,其交联后后续详细规范中
的性能要求。
2.2试验的定义
2.2.1
型式试验(符号
型式试验是指按一,GB/T5013规定的一种型号电缆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
缆具有良的,能
好性能满
注:型式试验的本质是一旦,不必重复进行,除非改变会影响电缆性能。
2.2.2
抽样试验(符号s)sample
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以证明成品电缆产品符合设计规范。
2.3
己咦11Eratedvo1tages
客页月
电缆的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注1:额定电压用L,T。/U表示,单位为V:
“”
UO为任一绝缘导体和地(电缆的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中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在交流系统中,电的压至U值
缆额定电应少等于使用电缆的系统的标称电压。这个条件对%和均适用。
在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压不1.5倍
标称电应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
注2:系统的工作电压允许长时间地超过该系统标称电压的10%。如果电缆额定电压至少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
则该电缆能在高于额定电压10%的工作电压下使用。
GB/T5013.1-ˉ2008/IEC60245-1:2003
3标志
3.1产地标志和电缆识别
电缆应具有制造标志,该标志可以是标志线或是制造厂名或商标的重复标志。
标志可以油墨印字或压印凸字在绝缘或护套上,或者油墨印字在刮胶带或标志隔离带上。
3.1.1标志的连续性
一个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
——如果标志在电缆的外护套上,为550mm;
——如果标志在无护套电缆绝缘上,为275mm;
——如果标志在有护套电缆绝缘上,为275mm;
——如果标志在有护套电缆包带上,为275mm。
3.2耐擦性
油墨印字标志应耐擦。应按GB/T5013.2—zO08中1.8规定的试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3.3清晰度
所有标志应字迹清楚。
标志线的颜色应容易识别或易于辨认,必要时,可用汽油或其他合适的溶剂擦干净。
4绝缘线芯识别
每根绝缘线芯应按下述规定识别:
——五芯以准1;
及下电缆用颜色识别,见。
——
五芯以上电缆用颜色或数字识别,见4.1和4.2。
4.1绝缘线芯的颜色识别
4.1.l一般要求
电缆绝缘线芯应采用着色绝缘或其他适合的方法进行识别。
除绿/黄组合色外,电缆的每一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任何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红色、、以
灰色白色及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
4.1.2颜色色谱
优先选用的色谱如下:
单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绿/黄、蓝、,或、
缆色浅色棕色是浅蓝色黑色、
棕色;
四芯电缆:绿/黄色、蓝、、,或、
浅色黑色棕色是蓝色黑、、
浅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五芯电缆:绿/黄色、蓝、、、
浅色黑色棕色黑色或色,或蓝、、、
棕是浅色黑色棕色黑色色、
或棕黑色或
棕色;
大于五芯电缆:在外层,一芯是绿/黄色,一芯是浅蓝色,其他线芯是同一种颜色,但不是绿色、色、
黄
浅蓝色或棕色;在其他层,一芯是棕色,其他线芯是同一种颜色,但不是绿色、色、蓝,或
黄浅色或棕色者
在外层,一芯是浅蓝色,一芯是棕色,而其他线芯是同一种颜色,但不是绿色、色、
黄浅蓝色或棕色;在其
他层,一芯是棕色,而其他线芯是同一种颜色,但不是绿色、色、
黄浅蓝色或棕色。
各种颜色应能清楚地识别并耐擦。应按GB/T5013.2—⒛08中1.8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4.1.3绿/黄组合色
绿/黄组合色线芯的颜色分布应符合下列条件:
GB/T5013.1-—2008/IEC60245-1:2003
一15mm的芯,其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30%,且不大于
对于每段长绝缘线中
70%,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余部分。
:当上绿/黄组色时,表示专门用作识别连接接地或类似
:关组蓝的况按述规定合
于用绿/黄色和浅色情说明
注使合
保护用途的绝缘线芯。浅蓝色用作识别连接中性线的绝缘线芯,如果没有中性线,则浅蓝色可用于识别除接地
或保护导体以外的任一绝缘线芯。
4.2绝缘线芯的数字识别
4.2.1一般要求
线芯的绝缘应是同一种颜色,并按(若有)除外。
如果有绿/黄色绝缘线芯,则4.1.3的要求,并且应放
以
数字编号应从内层数宅
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的外表面上。数字颜色颜色有明显反差,数字应
字迹清晰。
4.2.2标志的优先排
数字标志应沿着以+g-的数彼此颠倒。
当标志是由一成时,果标志数字组成时,则一
个数字排在另一下面,同两个字标志之间的距
离歹应不超过50
-F-邻
标志的排列
4.2.3耐擦性
数字标志应耐擦,应13.2—zO08中1.8规定的试验合要求。
5电缆结构的一般要求
5.1导体
5.1.1材料
导体应是退火铜线。除非在产晶标准中(GB/T5013.3、GB/T5013.4等)另有规定,导体中各单线
可以是不镀锡或是镀锡的铜线。镀锡铜线应覆盖一层有效的锡层。
5.1.2结构
除非在有关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导体中单线的最大直径应符合GB/T3956的要求。
各种型号电缆使用的导体类型详见产品标准(GB/T5013.3、GB/T5013.4等)。
5.1.3导体和绝缘之间的隔离层
一
在不镀锡导体或镀锡导体和绝缘之间可以任选放置层由合适材料组成的隔离带。
5.1.4结构检查
通过检验和测量来检查结构,应符合5.1.1和5.1.2以及GB/T3956的要求。
4
GB/T5013.⒈-2008/IEC60245-1:2oo3
5.1.5电阻
除非在有关产品标准(GB/T5013.3、GB/T5013.4等)中另作规定,在20℃时每芯导体电阻应符
合GB/T3956对各种导体规定的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6127-2022 取水定额 煤制烯烃 2022-09-30
- HG/T 6125-2022 再生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2022-09-30
- HG/T 6114-2022 废酸中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2022-09-30
- HG/T 6116-2022 废弃化学品中硫、氟、氯含量测定 氧弹燃烧 离子色谱法 2022-09-30
- HG/T 6119-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过氧碳酸钠 2022-09-30
- HG/T 6120-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2022-09-30
- HG/T 6115-2022 生产二氧化钛(钛白粉)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处理处置方法 2022-09-30
- HG/T 6117-2022 高盐废水中铜、镍、铅、锌、镉含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022-09-30
- HG/T 6126-2022 硫酸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 2022-09-30
- HG/T 6124-2022 废弃锂电池处理处置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