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825-2024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DB61/T 1825-2024 Coal gangue hil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定边县林业工作站、靖边县林业生态修复中心、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825—2024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Specifictionsforre-vegetationtechnologyofcoalganguedumps
2024-04-03发布2024-05-03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1825—2024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前期工作.........................................................................................................................................................1
5场地准备.........................................................................................................................................................2
6植被恢复技术.................................................................................................................................................3
7成效评价.........................................................................................................................................................6
8档案管理.........................................................................................................................................................6
附录A(资料性)植物种选择名录............................................................................................................7
I
DB61/T182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继平、郜超、王海燕、马雅莉、董强、李军保、石长春、高荣、马存平、付
广军、郝芷仪、张麦芳、陈永欣、曹庆喜、杨红艳、马晓霞、张瑞丽、王琪、艾茹、李欢欢。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林业科学院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电话:0912-3882480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西路155号治沙研究所
邮编:719000
II
DB61/T1825—2024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前期工作、场地准备、植被恢复技术、成效评价、档案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煤矸石山的植被恢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2991煤矸石山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矸石山coalganguedump
煤矿集中堆置废弃煤矸石的场所,常由绞车提升、翻矸机倾倒,自然成山,多呈锥形或脊形。
3.2
植被恢复re-vegetation
以植物种植、配置为主,恢复或重建植物群落或天然更新恢复植物群落的过程。
4前期工作
1
DB61/T1825—2024
4.1收集资料
主要收集设计资料,包括煤矿开采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和矸石山的初步设
计方案,了解其矸石山规模、排矸高度和环境状况等相关情况。
4.2实地调查
4.2.1地貌、土壤、水文、气象和植被等区域生态环境因子调查。
4.2.2矸石场容量、占地、堆高、边坡分级和坡度等矸石堆放现状调查。
4.3作业设计
4.3.1编制作业设计任务书,报相关部门审核同意。
4.3.2设计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整地方式方法、树(草)种选择、苗木或种子规格、配置模式、密度、
造林种草时间及方法、抚育管理、施工组织、经费预算等,以及相关图、表。
5场地准备
5.1堆体整治
5.1.1煤矸石山应分层压实,层高控制在8m~10m。堆体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沟坎、空洞等应
填充压实。
5.1.2堆体整形与处理后,煤矸石山堆体顶部平台坡度≥5%,层间宜设置宽度≥2.5m的台阶,台阶间
边坡坡度宜在21°~30°。第一层坡脚修筑重力式挡墙,应按照GB50330的规定执行。
5.2基质改良
5.2.1煤矸石山有自燃现象,应全面覆土碾压、挖出火源、浇灌灭火等消除自燃。
5.2.2平台和边坡上,就地取材,全面覆土进行基质改良。覆土应选择无污染的土壤,首层土应压实。
栽植乔木时,覆土厚度≥80cm;栽植灌木时,覆土厚度≥50cm;种草时,覆土厚度≥30cm。
5.3集雨床面
平台边缘设置梯形断面挡水埂,高0.3m,顶宽0.3m,内外坡比1:1。内部设置梯形断面网格挡水
埂,高0.3m,顶宽0.3m,内外坡比1:1,网格规格50m×50m。
2
DB61/T1825—2024
图1集雨床面挡水埂示意图
5.4沙障固土
平台和边坡设置半隐蔽式草方格障蔽,平台障蔽规格2.0m×2.0m,边坡障蔽规格1.0m×1.0m。
6植被恢复技术
6.1造林
6.1.1种苗质量
6.1.1.1种子
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种子。种子应符合GB6141、GB6142、GB7908的规定。
6.1.1.2苗木
选择抗逆性强、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优良乡土树种。针叶树选用3年~5年生容器苗,阔叶树
选用3年~4年生I级苗木。苗木质量应符合GB6000、LY/T1000的规定。
6.1.2植苗造林
6.1.2.1整地
穴状整地,栽植乔木时,穴深40cm,穴径40cm~60cm;栽植灌木时,穴深20cm,穴径20cm~
40cm。
6.1.2.2苗木处理
3
DB61/T1825—2024
6.1.2.2.1苗木运到现场后应及时栽植,当天不能栽植的应及时假植。裸根苗挖假植沟假植,带土球
的苗木码放整齐,洒水。
6.1.2.2.2对萌芽力强的柳树、紫穗槐等进行去梢、截干、修根;对生根困难的蒙古扁桃、沙冬青等
进行根系浸水、蘸泥浆处理,并采用GGR6号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蒸腾抑制剂、菌根剂等处理。
6.1.2.3时间
春季在苗木发芽前20d内栽植,秋季在苗木落叶后30d内栽植。
6.1.2.4方法
随起随栽,栽植前应剥去不可降解的容器袋或除去裸根带土球苗木的土球包装物。将苗木垂直放入
穴内扶直,种植深度比原根际深3cm~4cm为宜。
6.1.3直播造林
6.1.3.1时间
春季或雨季。
6.1.3.2方式
穴播、条播、撒播。穴播、条播行间距为20cm~30cm,撒播种子与沙子1:3搅拌均匀,全面撒种,
覆土厚度为种子的3倍。
6.2平台
6.2.1草本混播
6.2.1.1植物种选择
见附录A。
6.2.1.2混播比例
多年生草本植物与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1个~2个种进行混合播种,混播比例多年生不少于60%。
6.2.1.3播种量
按照GBT16453.2规定执行。
6.2.2灌草混交
6.2.2.1植物选择
见附录A。
6.2.2.2配置方式
灌木+草本采用带状或块状混交,按照GB/T16453.2规定执行,行间混播。
6.2.3乔灌草混交
6.2.3.1植物种选择
4
DB61/T1825—2024
见附录A。
6.2.3.2混交方式
带状或块状混交。
6.2.3.3密度
乔木3.0m×4.0m,灌木1.0m×3.0m,草本按照GB/T16453.2规定执行,行间混播。
6.3边坡
6.3.1灌草混交
坡面<30°,采用灌木、草本植物带状混交,灌木株行距1.0m×3.0m,草本按照GB/T16453.2规定
执行,行间混播。植物种选择见附录A。
6.3.2植生袋
坡面30°~40°,采用植生袋恢复技术,按照LY/T2991的规定执行,植物种选择见附录A。
6.4灌溉
微喷灌、滴灌应符合GB/T18920、GB/T50485的规定。
6.5抚育与管护
6.5.1抚育
6.5.1.1年限
应不少于5年。
6.5.1.2补植补播
栽植后及时检查成活率,乔灌木成活率≤75%时,应在翌年进行补植,补植苗木应与栽植时苗木规
格基本一致。草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播。
6.5.1.3松土
深度5cm~10cm,结合松土扩穴。
6.5.1.4平茬
对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鼠兔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及时平茬复壮。
6.5.2有害生物防治
按照GB/T6001规定执行。
7成效评价
5
DB61/T1825—2024
按照GB/T15776、LY/T2991的规定执行。
8档案管理
按照GB/T15776的规定执行。
6
DB61/T1825—2024
A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4464-1993 涤纶短纤维 1993-06-17
- GB/T 14492-1993 出口电石包装钢桶 1993-06-15
- GB/T 2093-1993 工业甲酸 1993-06-15
- GB/T 14518-1993 胶粘剂的pH值测定 1993-06-15
- GB/T 14463-1993 粘胶短纤维 1993-06-17
- GB/T 14462-1993 维纶短纤维 1993-06-17
- GB/T 4119-1993 工业四氯化碳 1993-06-15
- GB/T 6818-1993 工业辛醇(2-乙基已醇) 1993-06-15
- GB/T 14513-1993 气动元件流量特性的测定 1993-06-17
- GB/T 14517-1993 绝缘胶粘带工频耐电压试验方法 199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