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082-2014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编码规范

DB34/T 2082-2014 Crop variety identity code standardization guidelin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082-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4-02-17
实施日期
2014-03-1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术语和定义、原理、编码规则的基本原则、信息编码、数据结构和载体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种子信息追溯体系(种子物联网)中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构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
杨剑波、陆徐忠、马琳、李莉、梁超、张小娟、汪秀峰、倪金龙、马卉、秦瑞英。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1

B0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082—2014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编码规范

Specificationforcropvarietyidentificationcode

2014-02-17发布2014-03-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08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剑波、陆徐忠、马琳、李莉、梁超、张小娟、汪秀峰、倪金龙、马卉、秦瑞

英。

I

DB34/T2082—2014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编码规范

1范围

标准规定了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术语和定义、原理、编码规则的基本原则、信息编码、数据结构和

载体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种子信息追溯体系(种子物联网)中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的构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84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18347128条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样品StandardSample

经权威机构认定认证的代表已知品种特征特性的样品,本标准中为农作物种子,即农作物的种植材

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3.2

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

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

3.3

SSR标记SimpleSequenceRepeatMarker

是一类由几个核苷酸(一般为1~6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串联重复序列,由

于基本单元重复次数的不同,形成了SSR长度的多态性。

3.4

DNA指纹DNAFingerprint

具有完全个体特异的DNA多态性,本标准中指SSR等分子标记扩增的多态性。

3.5

1

DB34/T2082—2014

品种身份证VarietiesID

指反映品种的商品属性和DNA指纹信息的数字和(或)字母组合。

4原理

利用农作物品种基本商品信息、DNA指纹信息及特异基因识别信息,构建农作物品种身份证并进行

编码,再通过数据转化器转换成一一对应的可读取的数字码、条形码或二维码,用于标识流通环节中农

作物种子,实现农作物种子的信息追溯,为农作物种子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提供便利。

5编码规则

5.1唯一性原则

一个编码对象对应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唯一标识一个编码对象。

5.2开放性原则

采用EAN·UCC系统,保证编码在开放的环境中适用,以便于贸易项目相关方无障碍的加入。

5.3最短原则

满足5.1、5.2时,应采用最短代码长度。

6编码对象

编码对象为农作物品种种子。

7编码结构

7.1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编码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由品种的基本商品信息(商品码)、DNA指纹信息(指纹码)及特异基因识别信

息(补充码)3类数据编码构成,并按从前往后的顺序排列(见图1)。

图1农作物品种身份证编码模型图

7.2品种商品码

2

DB34/T2082—2014

商品码由作物及品种类别码、区域码和时间码3类编码组成(见附录A),共计14位阿拉伯数字;

7.2.1作物及品种类别码

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作物及品种类别,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编码,其中第1-6位表示作物

种属(含3级分类);第7位表示栽培种或亚种种类,没有亚种分化的以“0”表示;第8位表示品

种类型(如杂交种或常规种等)。

7.2.2区域码

以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品种育成或审定的区域,用各省份行政代码表示。

7.2.3时间码

以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品种育成或审定的年份。

7.3品种DNA指纹码

指纹码由DNA指纹数据编码构成,依据作物类型的不同,以不多于40位阿拉伯数字(或字母)

表示,DNA指纹数据由SSR等分子标记分析获得,其中SSR指纹并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编码。

7.4补充码

即特异基因识别码,表示品种携有的特异基因信息,设计为字母“T”、“S”和“M”等,分别代

表通过转基因、诱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改良育成的品种。

7.5品种身份证

8数据载体

8.1数据载体为条码时,应采用EAN·UCC系统128条码。并符合GB/T18347的规定,具体示例参见

附录C。

8.2数据载体为二维码时,应采用快速响应矩阵码,并符合GB/T18284的规定,具体示例参见附录C。

8.3数据载体也可采用射频标签。

3

DB34/T2082—2014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商品码

农作物品种身份证商品码由3类数据组成,作物品种类别码、区域码和时间码,共计14位阿拉

伯数字。

A.1作物及品种类别码

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用以标识作物品种类别等商品信息,其中第1-6位表示作物种类;第7

位表示栽培种或亚种种类;第8位表示品种类别。

A.1.1作物种类

以6位阿拉伯数字(或字母)表示农作物品种的3级分类(参见表A.1~A.2)。

表A.1农作物品种的1、2级分类

1级分类2级分类

粮食作物(01)禾谷类作物(0101)、豆类作物(0102)、薯类作物(0103)

多年生豆科牧草(0201)、一年生豆科牧草(0202)、多年生禾本科牧草(0203)、一年生禾

饲料作物、牧草(02)

本科牧草(0204)、杂草类(0205)、饲用根类作物(0206)、饲用瓜类作物(0207)

绿肥作物(03)豆科绿肥(0301)、非豆科绿肥(0302)、水生绿肥(0303)

纤维作物(0401)、油料作物(0402)、糖料作物(0403)、药用作物(0404)、饮料作物(0405)、

经济作物(04)烟草(菸草)(0406)、香料作物(0407)、染料作物(0408)、漆料作物(0409)、胶液料

作物(0410)、鞣料作物及单宁质植物(0411)

根菜类(直根类)(0501)、薯芋类(块茎类)(0502)、葱蒜类(0503)、白菜类(0504)、

甘蓝类(0505)、绿叶菜类(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