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772-2014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过程重建技术指南

DB51/T 1772-2014 Guidance for reconstructing the process of motor vehicle road accident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772-2014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5-16
实施日期
2014-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司法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西华大学、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成都市交管局、四川师范大学
起草人:
徐延海、李跃平、刘朝宽、刘宽林、黎明、刘沛奎、张诗波、柳靖、吴智文。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20

T4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772—2014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过程重建技术指南

Thetechnicalrulesforvehicleroadtrafficaccidentreconstruction

2014-15-16发布2014-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772—2014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5要求..............................................................................2

6方法..............................................................................4

7验证..............................................................................6

参考文献.............................................................................8

I

DB51/T1772—2014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和描述。

本标准由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司法厅司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西华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四川西华机动车司法鉴定所、成都市交管局、四川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延海、李跃平、刘朝宽、刘宽林、黎明、刘沛奎、张诗波、柳靖、吴智文。

II

DB51/T1772—2014

引言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和分析不仅涉及到发生交通事故的各方,同时也与交通运输管理以及事故预

防等有很大的关系。四川省地方标准《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过程重建技术指南》旨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

计算机平台的基础上,基于汽车碰撞理论以及动力学方法等指导进行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过程的分析和

处理,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基础,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事故分析的流程化、

规范化和标准化。

我省的机动车保有量、汽车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水平提高

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厘清机动车道路交通事

故的过程,更科学和准确的进行道路事故处理是在新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在编制四川省地方标

准《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过程重建技术指南》的过程中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把握。

1、使用的软件平台或条件

目前,国内外用于道路交通事故过程重建和分析的计算机软件逐渐发展并趋于完善。具有代表性的

有奥地利的PC-CRASH,美国的CRASH和IMPAC,日本的J2DACS和CARS,中国的TA-CAR等。这些

软件平台都是在碰撞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基础上开发的,具备了进行机动车道理交通事故分析的基本

功能。同时,这些软件都是在大量的实车碰撞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的参数,并能提供较好的数据库

资料,方便了事故重建过程。

另外,一些基于有限元技术的仿真软件也能完成相应的碰撞分析和仿真,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并

保证很高的可靠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复杂、计算时间长等不足,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事故重建

的结果。

2、正向和逆向过程重建

大量用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的软件有正向模拟和逆向模拟之分。其中,正向模拟是经过假设

的初始条件(初始速度等)经过反复迭代,再验证模拟的轨迹与实际事故现场痕迹的吻合程度来推断之

前假设条件的正确性。在进行迭代的过程中还需要很多的辅助参数,如车辆参数、环境参数以及运动参

数等。而逆向则从最终的汽车停止位置开始依据碰撞理论和能量守恒进行逆向计算,并推出在碰撞起始

时刻汽车的状态。从分析的过程上看,无论是正向还是逆向都应该得到与实际情况相接近的结果,但由

于逆向的原理是基于现有的实际轨迹展开的,因此在验证上需要找到去除实际轨迹的其它依据来进行。

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复杂性。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机动车在事故现场留下的痕迹是非常

关键和直接的依据。

3、事故碰撞形态

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态很多,如汽车-汽车碰撞,汽车-两(三)轮车碰撞,汽车-行人碰撞,

汽车-固定物碰撞以及坠车事故等。在过程重建中碰撞理论以及能量守恒是前提,尽管一些软件平台中

提供了大量的实车验证来说明这些软件的可靠性,但实际机动车道路事故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还是

会有一些不一致性。除汽车-汽车碰撞之外,汽车-行人碰撞以及汽车-两(三)轮车碰撞等其它几种事

故形态由于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如行人的人体参数等,这几种碰撞形态在本指南中不涉及。但本指南还

是具有进行这些较复杂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过程重建的指导意义。

4、参数不确定性

III

DB51/T1772—2014

车辆的载质量、质心位置、路面附着系数、车体变形量、回弹系数、碰撞方位角以及车辆的运动参

数等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