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58-2018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与管理规范
DB37/T 3158-2018 DB37/T 3158-2018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 and Personnel Dispute Arbitration Tribun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40
A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158—2018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与管理规范
2018-03-12发布2018-04-12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158—2018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机构设置..........................................................................2
4.1设立原则......................................................................2
4.2命名规则......................................................................2
4.3机构职能......................................................................2
5工作场所与设施设备................................................................2
5.1总体要求......................................................................2
5.2标志标识......................................................................3
5.3立案接待场所..................................................................3
5.4调解室........................................................................3
5.5仲裁场所......................................................................4
5.6资料室........................................................................5
5.7档案室........................................................................5
5.8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5
6人员..............................................................................5
6.1总体要求......................................................................6
6.2管理人员......................................................................6
6.3仲裁员........................................................................6
6.4记录人员......................................................................7
6.5法律援助人员..................................................................7
6.6其他办案辅助人员..............................................................7
7信息化............................................................................8
7.1总体要求......................................................................8
7.2办案信息系统..................................................................8
7.3管理信息系统..................................................................8
7.4在线服务平台..................................................................8
8管理要求..........................................................................9
8.1人员管理......................................................................9
8.2办案过程管理..................................................................9
8.3应急与安全管理................................................................9
8.4档案管理......................................................................9
I
DB37/T3158—2018
9评价与改进........................................................................10
9.1评价..........................................................................10
9.2改进..........................................................................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志标识设置样式...............................................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仲裁场所布局方式...............................................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仲裁庭纪律示例.................................................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当事人权利义务示例.............................................17
附录E(资料性附录)仲裁桌椅样式...................................................18
附录F(资料性附录)仲裁员着装.....................................................20
II
DB37/T315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睿、赵红红、王波、曲发川、朱晓芃、王世卓、王平、刘世芹、高进华、齐
婧妍、薛阳。
III
DB37/T3158—2018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机构设置、工作场所与设施设备、人员、信息化、管理要求、
评价与改进等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01.9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一部分:标志
GB/T15418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19012—2008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处理投诉指南
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劳动人事争议
当事人基于劳动人事关系,因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而产生的纠纷。
3.2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简称“争议案件”)
当事人基于劳动人事关系,因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产生纠纷而形成的案件。
3.3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简称“仲裁委员会”)
由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独立处理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3.4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简称“仲裁院”)
1
DB37/T3158—2018
仲裁委员会下设实体化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5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简称“仲裁员”)
由仲裁委员会聘任,依法处理争议案件的专业工作人员。仲裁员分为专职仲裁员和兼职仲裁员。
3.6
记录人员
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过程中,承担记录工作和有关事项,并协助办理一系列仲裁辅助工作的人员。
3.7
仲裁当事人(简称“当事人”)
因劳动权利义务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4机构设置
4.1设立原则
应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
4.2命名规则
由“XX省/市(县、区)”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两部分组成。
4.3机构职能
仲裁院承担仲裁委员会的以下日常工作:
——贯彻执行和宣传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法规政策;
——聘任、解聘专职或兼职仲裁员;
——负责仲裁员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
——受理争议案件;
——指导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开展工作;
——其他依法应履行的职责。
5工作场所与设施设备
5.1总体要求
5.1.1应设置办公场所、立案接待场所、调解室、仲裁场所、资料室、档案室、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
助工作站等。
5.1.2办公、办案区域应相互分离、彼此独立。
5.1.3应设置统一的标志标识,标志标识应清晰明显,同类型标志标识应统一字体、颜色、材质、规
格。标志标识设置样式参见附录A。
5.1.4应配置大型电子液晶显示屏,设置于仲裁活动场所醒目位置。
2
DB37/T3158—2018
5.1.5应配备办案车辆,满足送达、鉴定、取证、调卷等工作需要。
5.2标志标识
5.2.1应在距仲裁院最近的干道路口设置路口指示牌。设置位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遵从道路
指示标牌安放的有关规定,保证指示牌醒目便于远距离识别,并避开树木、交通标志、广告牌及其他指
示标牌等。
5.2.2应在仲裁院入口上方设置门楣标识。没有雨篷时,门楣标识在门框上方平面固定;有雨篷时,
门楣标识沿雨篷外沿固定,且三面合围。
5.2.3应在仲裁院大门右侧(面向大门)悬挂名称标牌。
5.2.4应在仲裁院入口处设置平面引导标识。
5.2.5应在各楼层醒目位置设置导向标识、仲裁文化宣传标识。
5.2.6无障碍设施标识设置应符合GB/T10001.9的要求和GB/T50763—2012中第8章的规定。
5.2.7消防安全标识设置应符合GB13495.1的要求。
5.3立案接待场所
5.3.1场所设置
5.3.1.1应设置于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出入的位置。
5.3.1.2宜采用“柜台式”等开放方式设置。
5.3.1.3面积不应少于30平方米。
5.3.1.4内部设置应布局合理、庄重大方、宽敞明亮、整洁卫生。
5.3.2设施设备配置
5.3.2.1应在入口处设置存包柜和安全检查专门通道,配备安全检查设施,张贴平面引导标识。
5.3.2.2应在工作平台正上方采取吊挂方式设置窗口标识,窗口标识可采用电子液晶显示屏的形式。
5.3.2.3应在工作平台统一摆放桌牌,标明办理业务类别和工作人员信息。
5.3.2.4应在醒目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服务承诺、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仲裁院和仲裁员相关信息等。
5.3.2.5应设置休息座椅、饮水器具、卫生服务设施和电子监控设备,提供纸笔、网络等相关服务,
以及各种业务表格和填写样本。
5.3.2.6有条件的仲裁院应配置公示屏幕、电子触摸屏、传呼系统等。
5.4调解室
5.4.1场所设置
5.4.1.1应单独设置。
5.4.1.2应设置至少一个调解室,有条件的仲裁院可按照每一个仲裁场所设一个调解室的标准配备。
5.4.1.3面积不应少于20平方米。
5.4.1.4内部设置应按和谐柔性的原则,合理布局。
5.4.1.5应设置调解员席、申请人席、被申请人席等。
5.4.2设施设备配置
5.4.2.1应在房门处设置门牌标识,标识应悬挂于房门正中或与墙体垂直悬挂。
5.4.2.2应在房门一侧设置小型电子液晶显示屏,标明调解室使用状态。
3
DB37/T3158—2018
5.4.2.3应在醒目位置悬挂调解标识,张贴温馨提示语、调解相关制度,包括调解原则、调解员行为
规范、调解工作流程、当事人权利义务等。
5.4.2.4应设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 1280-1977 金属镀层孔隙率的检验方法 1978-03-01
- HB 20021-2011 带收紧螺母不对称三通管接头(0Cr18Ni9) 2011-07-19
- SH/T 0402-1992 石蜡抗张强度测定法 1992-05-20
- JJG(石油) 20-2000 石油下井仪表用计时器检定规程 2000-12-01
- GA 279-2001 警用服饰 人字杠 2001-01-22
- JB/T 7689-1995 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1995-06-20
- HB 7030.14-1994 夹具通用元件定位夹紧件 大圆形定位夹紧器 1994-10-31
- HB 20014-2011 带收紧螺母三通管接头(1Cr18Ni9Ti) 2011-07-19
- QJ 2096.2-1991 模件式机柜钣金插箱结构型式及尺寸系列 1991-01-23
- JB/T 2542-1991 光学计量仪器用光学机械测微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99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