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13.3-2006 无公害中药材 吴茱萸 第3部分: 生产技术准则

DB33/T 613.3-2006 DB33/T 613.3-2006 Non-polluting medicinal materials Fruits of Evodia To Part 3: Produc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613.3-2006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9-04
实施日期
2006-10-01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8

备案号: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613.3—2006

无公害中药材吴茱萸

第3部分:生产技术准则

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FructusEvodiae

Part3:Criteriaforproductiontechnology

2006-09-04发布2006-10-01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613.3—2006

前言

DB33/613-2006《无公害中药材吴茱萸》系列标准按部分发布,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苗;

——第3部分:生产技术准则;

——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613-2006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平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秦光林、李国、张文妹、吴学荣、应良仕。

I

DB33/T613.3—2006

无公害中药材吴茱萸

第3部分:生产技术准则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吴茱萸无公害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

本部分适用于吴茱萸的栽培管理、采收与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DB33/T613.1-2006无公害中药材吴茱萸第1部分:产地环境

3无公害栽培技术

3.1选地

产地生态坏境应符合DB33/T613.1-2006的要求。种植地选择在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海拔一般不

超过1000m,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耕作土层深度大于30cm,pH值6.0~7.0之间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3.2整地

坡度150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穴栽种,坡度150以上坡地沿等高水平线挖定植穴,穴大小以直径50cm,

深50cm为宜。按定植密度按株行距3m×4m,挖定植穴时要注意将心土与表土分开堆放。

3.3定植

在吴茱萸苗木落叶后至萌发前的时间内移栽定植,以早春为好。先施入底肥,底肥以经无害化处理

的有机肥为主。定植前苗木先用50㎎/㎏萘乙酸浸根6h,再用泥浆蘸根,然后定植。定植后定期检查成

活情况,发现死株要及时补栽。

3.4修剪整形

3.4.1定形修剪

定形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吴茱萸。一般分三步完成,第一次在定植当年5月份进行,当吴茱萸株高

达到80cm~100cm时,留取50cm的主干,剪除上部多余部分,促其多发侧枝。第二次在定植当年落叶后

至次年发芽前,在向四周生长的侧枝中,选留3-4条健壮枝条,培育成主枝,在每个主枝上培育出副枝。

第三次在定植第二年落叶后至发芽前,在副枝上选留3个~4个不同方向发育良好的侧枝作为结果枝,使

其成为矮干低冠、外圆内空、树冠开展、通风透光的自然开心树形。进入盛果期后,每年冬季还要适当

地剪除过密枝、重叠枝、徒长枝和病虫枝;对枝条粗壮、芽苞饱满的枝条应保留,促其形成结果枝。

3.4.2老树更新

对于树龄在20年以上的老龄树,应以重修剪为主,促使老干更新复壮,对衰弱的结果枝进行短截重

剪,促长新枝,对主干和根系已衰退的应及时拔除,更换新株。

3.5土壤管理

3.5.1深翻改土

1

DB33/T613.3—2006

每年在落叶后,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处开挖宽20cm、深30cm的环形沟,每年依次向外扩展。结合深

挖,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10kg~15kg、草木灰1kg~2kg和钙镁磷肥0.5kg~1kg。

3.5.2中耕除草

及时除草。

3.5.3施肥管理

3.5.3.1施肥时间

每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早春萌芽前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5月开花结果前以磷、钾为主,第三

次在落叶后,以有机肥为主。

3.5.3.2施肥量

第一次施肥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三龄树以前施肥量为每株有机肥20kg,三龄树以后施肥量为每株

25kg~30kg。第二次施肥可施用钙镁磷肥和氯化钾,三龄树以前施肥量为每株每种各0.5kg,三龄树以

后施肥量增加至每株每种0.6kg~0.8kg。第三次可施用腐熟有机肥,三龄树以前施肥量为每株10kg,三

龄树以后施肥量增加至每株10kg~15kg。

3.5.3.3施肥方法

3.5.3.3.1环状: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处开挖宽20cm、深30cm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沟内覆土,每年

依次向外扩展。

3.5.3.3.2穴状:树冠范围内挖穴,施肥覆土。

3.6病虫害综合防治

3.6.1主要病虫害

煤污病、锈病、褐天牛、凤蝶、土蚕、红蜡蚧壳虫等。

3.6.2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控制措施为主,强化实施物理防治措施,优

化化学防治方法,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配方,推广精准无害化

治理技术,用药次数和用量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NY/T393-2000绿色食品的农药使

用要求。

3.6.3防治方法及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