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292-2021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规范

LY/T 3292-2021 Specification for national protected areas ecotourism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3292-202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0-27
实施日期
2022-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FGA/TC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范围与分区、游憩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和监督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全景大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唐小平、乔永强、张朝枝、吴承照、宋峰、张同升、陈尚、王道阳、张博琳、赵思媛、徐文彤、蒋亚芳、刘增力、钟林生、张玉钧、马有明、刘朝望、刘宇衡、李学武、党婧文、黎志、邓武功、邱守明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CCSB.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292—2021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规范

Specificationfornationalprotectedareasecotourism

2021-10-27发布2022-05-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292—2021

目次

前言

…………………………Ⅰ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基本要求

4…………………1

范围与分区

5………………2

游憩活动

6…………………2

设施建设

7…………………5

管理

8………………………9

LY/T329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NFGA/TC1)。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自

:、、、、、

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全景大观旅游规划

、、、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小平乔永强张朝枝吴承照宋峰张同升陈尚王道阳张博琳赵思媛

:、、、、、、、、、、

徐文彤蒋亚芳刘增力钟林生张玉钧马有明刘朝望刘宇衡李学武党婧文黎志邓武功

、、、、、、、、、、、、

邱守明

LY/T3292—2021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基本要求范围与分区游憩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等内容

、、、。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和监

、、、

督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GB/T2039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T20416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范

GB/T39736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GB/T50298

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规范

LY/T1953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LY/T2005

国家公园标识规范

LY/T321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游憩容量recreationcapacity

根据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在可接受改变的范围内自然保护地内最多可容纳的游客及其设施数量

,,。

4基本要求

41目标

.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应实现以下目标

:

维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及自然景观保护

———,;

服务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主体功能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体验服务增进游客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

协调自然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的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利用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

42原则

.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应遵循以下原则

: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

———,;

1

LY/T3292—2021

服务人民科学利用

———,;

统筹考虑协同发展

———,。

43条件

.

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应满足以下条件

:

应符合自然保护地所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具有符合要求的生态旅游

a),

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旅游活动边界范围

,;

经营性旅游项目应获得经营许可保护地管理机构应对经营主体经营内容及经营活动进行管

b),、

理监督和评估确保与自然保护地保护目标一致

、,;

应明确相应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具备管理运营建设职能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c),,、、,;

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应急救助体系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救援设备和专业

d)、,,

人员

5范围与分区

51生态旅游范围

.

生态旅游活动应在以下自然保护地适宜的区域内进行

:

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

a);

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

b);

自然公园

c)。

52生态旅游分区

.

521管理服务区

..

自然保护地内承担游客集散餐饮住宿文化体验办公管理应急救援等功能的相应配套设施集聚

、、、、

区统筹考虑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同周边区域旅游规划布局实现自然保护地与周边村镇社区协调发展

,,、。

522游憩体验区

..

游客活动的主要区域根据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度可细分为以下三类

,,:

徒步体验区徒步观光越野认知自然的活动区域

a):、、;

车船游憩区依托自然保护地法定批复陆域水域空域进行观光游览体验活动的区域

b)():、、;

特别旅游区在荒野水下洞穴等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敏感危险区域需要在管理人员或专

c):、、、,

业导游陪同指导下体验自然环境观察重要保护对象地质遗迹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的

,、、、

区域

6游憩活动

61游憩活动类型

.

游憩活动指游客在自然保护地进行的各类自然体验活动其类型包括但不限定于自然观光自然教

,、

育生态康养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科学考察生态露营文化体验等形式

、、、、、、。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根据保护对象空间管控主体功能等内容开展相适宜的游憩活动见表

、、,,1。

2

LY/T3292—2021

表1游憩活动类型与自然保护地类型关系表

保护地类型

序号游憩活动类型备注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自然观光

1√√√

自然教育

2√√√

生态康养

3√√√

户外运动

4√√√

研学旅行

5√√√

科学考察

6√√√

生态露营

7√√√

文化体验

8√√√

冰雪运动

9○○○

海上游钓

10○○√

休闲度假

11○×○

低空旅游

12××○

注游憩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为提倡鼓励的游憩活动为生态和环保评估后可以适度开展的游憩活

:。√,○

动为不鼓励进行的游憩活动

,×。

62游憩方式

.

游憩方式作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游憩容量测算及游憩活动管理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轻环境影响方式不借助外部设施不占用自然地面水面空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体验

a):,(),、

自然的活动如越野徒步等

。;

较轻环境影响方式借助一定的辅助设施和工具占用自然地面水面空间发生少量基础设施

b):,()

建设进入体验自然的活动如骑马滑雪和不需要水电设施配套的生态露营等

,、。、;

中度环境影响方式需占用一定的自然地面水面空间进行交通基础建设借助绿色出行交通

c):(),

工具进入体验自然的活动如自行车骑行自然风力帆船等

、。、;

较强环境影响方式占用一定的自然地面水面空间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借助耗能交通工具或

d):(),

建设设施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活动如驾车船索道自驾营地等

。()、、;

强度环境影响方式占用较大自然地面水面进行设施建设需要借助高耗能方式交通工具进

e)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