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372-2019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编制规范

DB23/T 2372-2019 The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chnical report on design review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s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2372-2019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6-05
实施日期
2019-07-04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372—2019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编制规范

2019-06-05发布2019-07-04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报告内容.............................................................................2

5.1审核依据.........................................................................2

5.2项目概况说明.....................................................................2

5.3项目所在地环境条件...............................................................3

5.4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情况说明.........................................................3

5.5总体审核意见.....................................................................5

6报告格式.............................................................................5

7审核注意事项.........................................................................5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式样..........................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审核中需要注意的常见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15

参考文献..............................................................................16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气象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气象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齐齐哈尔市气象局、天津市防雷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湘玲、周倩、穆森、严肃、齐海超。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编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报告内容和报告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501-1~4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防雷与接地安装

D800-6~8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GB12476.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

GB/T18802.12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原

GB/T18802.22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选择和使用导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2937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89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650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QX/T106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

QX/T166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常用图形符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防护装置

防雷装置

1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设施及其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雷电防护装

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组成。

3.2

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技术报告

陈述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技术核查结果的文本。

4基本要求

4.1报告书应包括但不限于第5章所列内容。

4.2报告书应有唯一的档案号,档案号应顺序编号,表示为“NNNNNN-SJPJ-YYYYXXXX”。其中,NNNNNN

为行政区域代码;-为连接符;SJPJ为固定代码,代表设计评价;YYYY为年份,用数字表示;XXXX为

顺序号,用数字表示。

4.3报告中的空栏均应用“--”标识。

4.4报告书每页均应标明报告编号和页码,不应涂改或随意增减。

4.5各单体评价结论应有评价人签名;总体审核意见应有评价人、复核人、批准人用黑色或蓝色的钢

笔或签字笔签字,应加盖评价单位公章。

4.6如设计不符合要求,报告书中应有修改意见及依据。

4.7报告编制人员应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5报告内容

5.1审核依据

审核依据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图集等。

5.2项目概况说明

项目概况说明包括: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委托单位名称、联系人及电话;

——报审单位名称、联系人及电话;

——建设单位名称、联系人及电话;

——设计单位名称、联系人及电话;

——建筑单体数量;

——最高建筑高度;

——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

——使用性质;

——结构形式;

——报审时间;

——工程进度;

——电气系统情况;

——电子系统情况;

——进出建筑物管线情况;

——审核涉及到的图纸、文件、补正回复意见等;

——需要另行设计或深化设计及后续设计的内容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5.3项目所在地环境条件

项目所在地环境条件包括:

——地理环境状况说明;

——气候状况、雷电活动状况等气象环境说明;

——相关雷电防护装置及周边建构筑物情况;

——预计可能发生雷灾的危害程度等。

5.4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情况说明

5.4.1建筑单体信息及评价结论

5.4.1.1建筑单体信息

建筑单体包括下列信息:

——结构形式;

——使用性质;

——地上层数、地下层数;

——长、宽、高;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火灾危险类别;

——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区域;

——外部保护对象说明;

——内部保护对象说明。

5.4.1.2评价结论

应按照D501-1~4、D800-6~8GB12476.3、GB/T18802.12、GB/T18802.22、GB/T21431、GB/T

32937、GB50016、GB50028、GB50057、GB50058、GB50074、GB50089、GB50156、GB50343、GB

50650、QX/T106和QX/T166等标准中给出的要求,对建筑单体的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情况进行评价,给出

评价结论。如为复评,应有设计修改情况和复评结论。

5.4.2各单体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情况

5.4.2.1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设计说明。

5.4.2.2有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筑物应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设计说明。

5.4.2.3接闪器包括下列信息:

——类型;

——相对高度;

3

——接闪网格尺寸;

——材料规格;

——保护范围;

——敷设方式;

——防腐措施;

——与被保护物的安全距离;

——特殊场所户外装置、生产设备接闪器设计情况。

5.4.2.4引下线包括下列信息:

——数量;

——间距;

——材料规格;

——敷设方式;

——与接闪器易受雷击部位就近连接情况;

——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

——防腐措施;

——防接触电压措施;

——防跨步电压措施;

——断接卡设置情况。

5.4.2.5应采取侧击雷防护措施的,写明下列信息:

——金属栏杆、门窗、外檐玻璃幕龙骨侧击雷防护措施;

——幕墙类型与结构;

——幕墙与主体连接情况;

——幕墙柱、梁连接情况;

——特殊场所等电位连接环的设计情况。

5.4.2.6接地装置包括下列信息:

——接地形式;

——材料规格;

——防腐措施;

——如有人工接地装置,应有人工接地体埋设深度、间距等;

——接地电阻;

——特殊场所接地装置的设计情况。

5.4.2.7等电位连接包括下列信息:

——总等电位连接;

——局部等电位连接;

——突出屋面金属物等电位接地;

——建筑物内较大金属物接地;

——平行敷设长金属物跨接;

——竖直敷设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等电位连接;

——进出建筑物金属管线接地;

——机房电子信息系统等电位连接;

——电子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正常不带电金属外壳等电位连接;

——特殊场所的油气管线、金属部构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