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326-2022 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规范

DB34/T 4326-2022 The standard for social care and assistance services for military vetera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326-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0-26
实施日期
2022-11-26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黄山市泽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安徽省民政厅、安徽标益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休宁县睿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326—2022

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规范

Servicespecificationofsocializedcareandassistanceforveterans

2022-10-26发布2022-11-26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3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黄山市泽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市泽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黄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安徽省民政厅、安徽标益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休宁县睿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茜、沈洪潮、张捷睿、马旭升、周龙艳、张锋、江磊、王娇佼、安华娟、颜

丽、马中骏、林赤瑜、王婷。

I

DB34/T4326—2022

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原则、服务内容、服务方法、服务流

程、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以社会工作方式开展的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面向烈士遗属、因公牺牲

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等其他优抚对象开展的,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

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socializedcareandassistanceforveterans

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协助有需要的退役军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

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利的服务活动。

全人服务holisticservice

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和尊严,关注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信仰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以促进

服务对象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服务理念。

4基本要求

面向退役军人提供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的机构应具有与所提供服务相适应的服务资质。

应具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具备开展社会化服务所需的咨询、接待、活动、办公等基本功能分区。

配备相应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应具备开展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退役军人、民政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还应取得全国社

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取得社会工作、社会学、社会政策、社区管理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应面向服务人员定期开展服务领域内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

应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机构管理、服务提供、安全应急、岗位培训、绩效考核、档

案管理等方面。

在服务提供环节,可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本文件第6章服务内容中的1项

或多项进行提供。

可由服务机构自行提供退役军人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也可链接各类社会资源提供,社会资源包

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社会组织、志愿者、邻里等。

1

DB34/T4326—2022

5服务原则

维护权益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确保服务对象享受到法定的社会保障和抚恤优待,最大限度地维护

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知情同意

确保服务对象对相关机构提供的社会化关爱帮扶服务提前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具体的服

务项目。

全人服务

秉承全人服务理念,详细收集和科学分析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评估其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精准提供相对应的服务。

平等参与

不因服务对象的民族、性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生理及心理状况等产生歧视,确保符合政策条

件的服务对象都享有平等的服务。

优势视角

协助服务对象认识、利用自身或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

严格保密

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无正当理由不对外透露服务对象的相关信息、个人

隐私等。对涉及到的涉密部门、人员、会议、事项、文件等进行准确判断并严格保密,防止信息外泄。

6服务内容

居住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服务对象居住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因素包括地质灾害、房屋破损、设施老旧等安全隐患;

——开展居住环境改造,包括房屋维修、家居预防性、适老化及智慧化改造等。

清洁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为服务对象开展居住环境的清洁打扫;

——为服务对象开展衣物的收发、洗涤、消毒等。

生活护理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服务对象的生活能力评估,包括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他人照顾支持情况等;

——为失能、半失能、失智的服务对象提供基本护理,并面向其照护者开展基本护理辅导;

——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协助如厕、洗浴、理发、陪护等生活照料服务。

助餐服务

2

DB34/T4326—2022

包括但不限于:

——为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订餐;

——为服务对象开展上门送餐、上门做饭、协助外出就餐等服务。

出行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协助服务对象进行交通工具的预约、票务代购以及信息资源提供;

——协助经济困难、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申请轮椅等必要交通辅助工具;

——辅助服务对象及照护者开展短时户外活动。

健康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为服务对象开展体检、健康讲座和定期健康随访;

——为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提供家庭医生或上门医疗服务;

——陪同行动不便的、独居的、高龄的服务对象就医。

信息化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协助服务对象掌握生活中常用智能设备及应用程序的操作方法;

——通过短信等方式为服务对象发送节日问候、生日祝福、天气预报、应急提醒等信息;

——有条件的可建立求助呼入平台,向服务对象提供一键紧急求助接入服务;

——有条件的可联系商家,为服务对象提供优惠、便捷的商品和服务信息。

心理辅导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对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进行识别和疏导;

——对服务对象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预警和干预;

——协助服务对象适应角色转换,引导服务对象认识自身优势,重新界定生活价值,激发其信心

和希望;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重塑自我。

精神支持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追忆军旅往事,使服务对象获得自我肯定,找回生命意义;

——通过组织参与社区、学校军旅文化生活志愿活动,赓续军人本色,提升自我价值;

——通过组织参与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的政策宣传、思想教育等活动,引导服务对象自觉

坚定信念、遵纪守法,永葆政治本色。

社会支持网络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

——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卫生健康、社会保险等多方面的信息与介入

支持;

——开展同辈群体支援网络,建立互助支持;

3

DB34/T4326—2022

——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志愿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促进社区融合;

——寻求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的渠道和方法,包括对接相关社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