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0059-1996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SH/T 0059-1996 Lubricant evaporation loss determination method (Nogar method)

行业标准-石油化工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NB/SH/T 0059-2010 |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H/T 0059-199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石油化工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6-05-24
实施日期
1996-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归口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起草人:
宿淑箴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

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

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

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

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

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

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

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

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一份国标通常有封面、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准号:标准号至少由标准的代号、编号、发布年代三部分组成。

标准状态: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

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

归口单位: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该部门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

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

替代情况:替代情况在标准文献里就是新的标准替代原来的旧标准。即在

新标准发布即日起,原替代的旧标准作废。另外有种情况是某项标准废止了,

而没有新的标准替代的。

实施日期:标准实施日期是有关行政部门对标准批准发布后生效的时间。

提出单位:指提出建议实行某条标准的部门。

起草单位:负责编写某项标准的部门。

SH/T0055-1996

前言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欧洲协调委员会CECL-40-T-87"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对

SH/T005-99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进行修订。

CECL-40-T-87与SH/T005-991在原理上相同,但称样量、试验温度、压力范围、试验时间

的控制都更精密,方法的精密度更高。另外CECL-40-T-87还要求用参考油标定仪器,这样可确

保试验结果有较高的精密度及较强的可比性。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宿淑篇.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0059-1996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

(诺亚克法}代替SH/T0059-9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诺亚克蒸发损失测定仪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和润滑油基础油。

2引用标准

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SH0004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注: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上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蒸发损失evaporationloss

试样在蒸发柑祸内加热并抽出恒定气流时试样的质量损失。

4方法概要

试样于蒸发损失测定仪中,在250℃和恒定的压力下加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携带出去。

根据加热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测定试样的蒸发损失。

5仪器与材料

5.1仪器

5.1.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见图1):用铝合金制成的加热装置。加热体由底部及四周的电加热

器加热,并有绝缘及绝热层保护。总功率为1.0一1.2kW,两组电加热器之间的功率差不应大于

0.15kW。在加热体的中央有一个放置蒸发增祸的孔座,加热体中央孔座后面中心等距离的两个附加

的孔,用于安放温度计及温度传感器。

加热体与蒸发增祸、温度计及温度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填装伍德合金。加热体中心孔座周围的两

个螺钉,用于阻止蒸发柑祸浮起。

加热体加热到250℃时必须显示适当的报警信号。

5.1.2蒸发增祸(见图2):由不锈钢制成,在支承环上刻有安装蒸发增锅盖的螺纹。镀镍黄铜制成

的蒸发增涡盖通过一锥形法兰紧密地盖在蒸发增祸上。蒸发增祸盖上有三个淬火钢制成的透气孔。

向下弯曲倾斜的吸气管用螺丝紧密地固定在盖的中心。

5.1.3天平:感量0.01g.

5.1.4温度计:采用M260(DNI12785)技术要求,其测量范围为40一260Cc,分度值为19c.外径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6-05-24批准1996-12-01实施

SH/T0059一一1996

为lomm士0.5},总长为300mm,浸人深度为48mm,或符合GB/T514开口闪点用1号温度计技

术条件。

5.1.5斜管式压力计:能显示196Pa士2Pa(20mmH20士0.2nunH20)压差,液体介质水。

5.1.6真空泵:负压值能调整到196Pa的压差。

5.1.7秒表:分度值为0.2s.

单刁立Mm

接泵

1-蒸发增祸;2一加热体;3一伍德合金;4-温度计;5-温度传感器;6-堆祸盖上弯管;

7,9,16,19,20-橡胶管;8-Y型玻璃管;11}一斜管式压力计;11一放气阀;12-1型玻璃管;

13,14-稳压瓶;15,17,18一玻璃管

图1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仪安装示意图

5.2材料

5.2.1Y型玻璃管:内径4mm,两段平向管各长45mm,其角度要求是当平向管与蒸发柑祸盖吸气

管相连时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竖向管长60mm,末端倾斜45。角。

5.2.2玻璃管:内径4nun,进人瓶内的末端倾斜45。角。

5.2.2.1臂长100mm,弯管角度大约801.

5.2.2.2臂长100mm,伸人瓶内长度距离瓶底20mm,弯管角度大约1000.

5.2.2.3臂长loomm,弯管角度大约900.

5.2.3稳压瓶:2L玻璃瓶两只,瓶口用橡胶塞连接进出管。

5.2.4橡胶管:内径4mm,长40mm三根,长300mm一根,长100mm一根。

5.2.5T型玻璃管:接放气阀。

5.2.6绞刀:直径2mma

5.2.7球形滚珠:直径3.5}o

5.2.8柑祸扳手。

5.2.9伍德合金:熔点约60900

5.2.10细金刚砂粉:粒度2400

5.2.11仪器参考油:RL一172/2(RL一N参考油)。

注:加德士公司生产的仪器参考油蒸发损失范围为14%(m/m)一16%(m/m),每一批仪器参考油都应提供明确

的给定值。

104

SH/T0059-1996

5.2.12溶剂油:符合SH0004中合格品规格要求。

户阳士0.1

图2蒸发增塌

6准备工作

6.1仪器的安装

6.1.1按图I将仪器安装在避风处,油蒸气通过排放管引出室外。

6.1.2在加热体的孔座和两个附加的孔里放人足够量的伍德合金,使蒸发增塌和温度计放人后伍德

合金充满空间。

6.1.3启动电源开关,仪器开始加热,待伍德合金全部熔化后将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从加热体背面

插人孔中,使其端部能触及到孔底。

6.1.4调节仪器微调控制旋钮,使温度保持在250℃士。.5cc0

6.1.5将一个空的蒸发增竭放人加热体孔座中,拧紧周围的两个螺丝,以克服伍德合金的浮力并能

从蒸发增涡的法兰和加热体的顶部看到少许熔化的伍德合金。

105

SH/T0059-1996

6.1.6用40mm长的橡胶管把吸气管与另一端Y型玻璃管对接起来。

6.1.7将放气阀全部打开,启动真空泵,并慢慢关闭放气阀,用压力微调旋钮将吸气负压调整到

196Pa士2Pa为止。

6.1.8关闭真空泵,从加热体孔座中取出蒸发柑祸,粘在蒸发增锅上的伍德合金用刷子清除干净,

然后将伍德合金再放回加热体孔座中。

6.2仪器标定

6.2.1称量不带盖、清洁、干燥和无漆状物的蒸发柑祸,称精确至0.01g.

注:试验后,蒸发柑竭和蒸发柑祸盖应该用溶剂油完全清洗干净并干燥。坚硬的漆膜可浸人热的清洗溶剂中除

去,或用浸湿过溶剂油的脱脂棉蘸细金刚砂粉轻轻磨掉。

6.2.2在室温下,将65g士0.1g仪器参考油注人蒸发柑祸,不带盖称量,称精确至0.01g.

6.2.3用球形滚珠通过吸气管,以确保吸气管的清洁。

6.2.4用绞刀穿过蒸发增涡盖上的三个透气孔,使其确保2二的孔径,然后用增祸扳手将蒸发钳

竭盖拧紧。

6.2.5检查并调整斜管式压力计的水平,斜管位置及零点,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注:斜管式压力计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试验中必须保持水柱流动自如,不挂壁。

6.2.6将蒸发增涡放人加热体孔座中,迅速转动蒸发增祸,立即将吸气管用40mm长橡胶管与Y型

玻璃管对接起来。按动测试开关,启动秒表和真空泵,拧紧加热体周围的固定螺丝。调节压力微调

旋钮使压力逐渐达到196Pa士2Pa(20mmHZ0士0.2mmHz0),并在整个试验中保持这一数值。

6.2.7当加热体的温度达到低于试验温度5℃时,调整仪器微调旋钮,使温度在开始试验的3min内

重新达到试验温度,并使试验温度恒定在250℃士0.5900

6.2.8试验刚开始时,要注意调整压力微调旋钮,使试验保持合适的压力。10一15min内压力达到

稳定后,周期性地检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压力保持恒定。

6.2.9试验时间为3600s士5s。试验结束关闭真空泵,卸下吸气管上的橡胶管,小心地取出蒸发增

锅,粘在蒸发柑祸上面的伍德合金用刷子清除干净,然后将伍德合金再放回加热体孔座中。把蒸发

塔涡放人深度约为30nan的冷水中,30min后从水中拿出蒸发柑竭,擦干蒸发增祸外壁上的水分,小

心地取下蒸发柑祸盖子后称重,称精确至0.01g.

6.2.10试验全部结束后,关闭电源,并从伍德合金中提起温度计。清洗Y型管和玻璃管以防积聚

冷凝物。

6.2.11参考油蒸发损失的质量计算精确到0.1%(m/m)o

6.2.12标定仪器的测试值与仪器参考油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在给定值士6%(m/m)以内,则

可用试样从7.1开始进行正式试验。

6.2.13若测试值不在给定值的士6%(m/m)以内,则检查仪器是否按图1所示安装、是否遵守试

验步骤、温度计的校正情况及仪器是否密封。重新进行试验,直到符合要求。

7试验步骤

7.1在室温下将65g士0.1g试样注人按6.2.1准备好的蒸发柑祸中,不带盖称量蒸发增竭,称精确

至0.01g.

7.2按6.2.3一6.2.9所述步骤继续进行试验。

8计算

试样蒸发损失X[%(m/m)〕按式(1)计算:

X二卫,二卫t2X份

机l

SH/T0059-1996

式中:MI—试验前试样的质量,9;

m2—试验后试样的质量,B.

9精密度(95%置信水平)

本精密度值是由14个实验室在250℃下Ih测得的试样蒸发损失为10%(m/m)一20%(m/m)范

围的试验结果,经统计试验而得到的。

9.1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同一台设备,在同一实验室,于短的间隔时间内得到的两个结果之间的

差,应不大于0.7%(m/m)a

9.2再现性:不同实验室得到的两个结果之间的差,应不大于1.3%(m/m)a

试验方法的分辨能力是两个物质之间的最小差异,它可以由不同实验室得到的每个样品的单个

结果来检验。在5%显著水平下为:

分辨能力=1.94x再现性=2.4%(m/m)

10报告

试样在250℃下,1h的蒸发损失,报告精确到0.1%(m/m)o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