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T 74-2021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运营管理规范

DB5115/T 74-2021 Intelligent Rail Express System Operat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5/T 74-2021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8-27
实施日期
2021-09-10
发布单位/组织
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宜宾市工业核军民融合局
适用范围
宜宾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运营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西华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起草人:
张瑞英、李树培、贾碧胜、周天宏、詹崇树、张俊林、李庆军、汤学清、向浩、黄万军、伍国平、陈滔、肖磊、周升、栗爱军、杨勇、谢斌、张陈林、陈超录、李文波、蒋小晴、张木生、吴雄韬、刘剑、杨晓宇、韩浩、罗云峰、孙树磊、邓鹏毅、刘乙橙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280

S35

DB

四川省(宜宾市)地方标准

DB5115/T74—2021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运营管理规范

OperationspecificationforAutonomous-railRapidTransitsystem

2021-08-27发布2021-09-10实施

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5/T74—2021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总体要求...........................................................................................................................................................3

5行车组织...........................................................................................................................................................4

6客运组织及服务...............................................................................................................................................7

7车辆段及停车场管理.......................................................................................................................................8

8车辆管理...........................................................................................................................................................8

9设备设施管理...................................................................................................................................................9

10土建设施管理...............................................................................................................................................13

11交通安全设施...............................................................................................................................................14

12人员管理.......................................................................................................................................................14

13安全管理.......................................................................................................................................................15

参考文献...............................................................................................................................................................15

I

DB5115/T7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宾市工业和军民融合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中车株洲

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西华大学、四

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瑞英、李树培、贾碧胜、周天宏、詹崇树、张俊林、李庆军、汤学清、向浩、

黄万军、伍国平、陈滔、肖磊、周升、粟爱军、杨勇、谢斌、张陈林、陈超录、李文波、蒋小晴、张木

生、吴雄韬、刘剑、杨晓宇、韩浩、罗云峰、孙树磊、邓鹏毅、刘乙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5115/T74—2021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运营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运营管理的总体要求以及行车组织、客运服务、车辆段及停车场管

理、车辆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土建设施管理、交通安全设施、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运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275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30012-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GB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CJJ37-2016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与定义

GB/T30012-2013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轨道快运电车(简称:智轨电车)autonomousrailrapidtram

采用全轴转向、轨迹跟随控制技术,通过主动安全控制、车载信号控制、机器视觉控制等对车辆行

驶进行电子约束的全电力驱动、沿虚拟轨道运行的胶轮式车辆。

3.2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utonomousrailrapidtransit

采用智轨电车作为运载交通工具,通过智轨控制在路径感知的虚拟轨道上运行,并融合了智能运控

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3.3

运营单位operationcompany

经营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运营业务的企业。

1

DB5115/T74—2021

3.4

运营管理operationmanagement

运营单位实施的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与服务、车站及车辆段管理、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土建设施

运行与维护、安全管理等工作。

[来源:GB/T30012-2013,3.3]

3.5

行车组织trainoperation

利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备设施,根据行车计划组织智轨电车运行的活动。

3.6

客运组织passengeroperation

合理布置和利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备设施,采取分流、引导等措施组织乘客安全、有序乘降等所

进行的服务活动。

3.7

非正常情况degradedcondition

因设备故障、区间短时间阻塞、大客流以及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智轨电车不能按运行图或行车计

划正常运营,但又不危及乘客生命安全和严重损坏车辆等设备,整个系统能够维持降低标准运行的状态。

[来源:GB/T30012-2013,3.5]

3.8

应急情况emergencycondition

因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以及运营突发事件等影响,已经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

设施设备严重损坏,不能维持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全部或局部运行的状态。

3.9

客运服务人员passengerservicepersonnel

在车站内或智轨电车上负责票务服务、安全巡视、秩序维护和乘客疏导等工作的人员。

[来源:GB/T30012-2013,3.9]

3.10

智轨电车驾驶员autonomousrailrapidtramdriver

具备智轨电车驾驶作业的资格的驾驶人员。

3.11

调度人员controller

具备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调度作业资格,从事调度岗位工作的人员。

注:主要包括行车、电力、设备、车场、信息、检修等调度人员。

3.12

其他人员otherpersonnel

2

DB5115/T74—2021

主要包括工程车驾驶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从事设备维修及操作维护人员等。

[来源:GB/T30012-2013,3.13]

3.13

路权rightofway

享有道路使用的权利。

3.14

独立路权线路linewithindependentrightofway

采用全封闭专用车道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线路。

3.15

半独立路权线路linewithsemi-independentrightofway

采用半封闭专用车道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线路(在道路交叉路口,采用优先通行信号或正常通行信

号方式通过)。

3.16

混合路权线路linewithmixedrightofway

采用混合车道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线路(在特定路段上,智轨电车与社会车辆或者行人共享路权)。

3.17

智轨电车专用车道speciallaneforautonomousrailrapidtram

在地面上印有虚拟轨道标识线,使用路缘石、隔离栏或者标志标线等将智轨电车与其他车辆、行人

隔离,只准许智轨电车通行的车道。

3.18

智轨电车非专用车道non-exclusivelaneforautonomousrailrapidtram

在地面上印有虚拟轨道标识线,供智轨电车通行,其他车辆也可行驶的车道。

3.19

交叉路口crossroad

平面交叉路口,即两条或者两条以上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的部位。

4总体要求

4.1运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

4.2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辆和运营设备、土建设施,应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代理机构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运营各单位投入使用。

4.3运营单位应满足消防等安全管理相关要求。

4.4运营单位应保障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安全、有序、高效运营,为乘客提供安全、准点、便捷、舒适

的服务。

3

DB5115/T74—2021

4.5运营单位应明确电车运行、调度指挥、运营组织架构等管理模式,并明确在各种情况下的管理方

式,各系统之间及系统与人员组合之间的相互关系。

4.6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设置行车、客运、运营组织、设备设施维护和安全监督管理等运

营保障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运营管理组织程序。

4.7运营单位应配置具有相应岗位资格能力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人员,并建立和完善岗

位责任制。

4.8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及服务、设备设施运营维护、线路维护、

车辆段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工作手册。运营各单位应及时对各类操作规程、制度进行修订,定期(不超过

3年)对各类操作规程、制度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4.9运营各单位应积极推行节能新技术,制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合理承担并完成节能指标,确保节

能计划的落实。

4.10运营单位应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规定,保证运营期间,对

环境影响均能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要求。

4.11运营单位统计主要运营指标时,应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