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767-2003 茶树种苗

GB 11767-2003 Seedling of tea plan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1767-200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3-06-04
实施日期
2003-12-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起草人:
杨亚军、陈亮、虞富莲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们767-2003

月U吕

茶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人,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中

起到积极的作用。

1989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11767-1989《茶树种子与苗木》,它曾对规范我国茶树

优良品种繁育、推广和建立高标准茶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该标准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的要求。为此,根据现阶段茶树良种繁育、推广工作的

需要,修订了原标准,取消了有性系品种种苗的相关内容。该标准替代GB11767-1989《茶树种子和苗

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亚军、陈亮、虞富莲。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1767-1989,

GB11767-2003

茶树种苗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树[Camelliasinensis(L)0.Kuntze」采穗园穗条、苗木的质量分级指标、检验方

法、检测规则、包装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栽培茶树的大叶、中小叶无性系品种穗条和苗木的分级指标与检验方法。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无性系

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

2.2

品种纯度

品种种性的一致性程度。

2.3

大、中小叶种

用叶长X叶宽X0.7计算值表示。叶面积大于40cm“为大叶品种,小于40c时为中小叶品种。

2.4

植条

用作扦插繁殖的枝条。

2.5

标准插穗

从穗条上剪取大叶品种长度为3.5cm-5.0cm,中小叶品种长度为2.5cm^-3.5cm,茎干木质化

或半木质化,具有一张完整叶片和健壮饱满腋芽的短穗

2.6

穗条利用率

可剪标准插穗占穗条量的百分率

2.7

扦插苗

以枝条为繁育材料,采用扦插法繁育的苗木

2.8

苗龄

扦插到苗木出圃的时间,满一个年生长周期的称一足龄苗,未满一年的称一年生苗。

2.9

苗高

根颈至茶苗顶芽基部间的长度

2.10

苗粗

距根颈10cm处的苗干直径。

GB11767-2003

2.11

侧根数

从扦插苗原插穗基部愈伤组织处分化出的且近似水平状生长,根径在1.5mm以上的根总数。

3采穗园

划土壤:结构良好,土层深度80cm以上,pH值在4.5-5.5之间。

23品种:必须是省级以上审(认)定、登记或经多点多年试种的无性系品种。

33苗木:必须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

3.4种植规格:行距1.5m,株距。.3m-0.4m.

3.5病虫害防治:采穗前必须先进行病虫防治,保证无病虫携人种苗繁育圃(室)

4种苗质f分级原则

4.1穗条分级以品种纯度、利用率、粗度为主要依据,长度为参考指标。分为两级,低于II级为不合格穗条。

4.2无性系苗木分级以品种纯度、苗龄、苗高、茎粗和侧根数为主要依据。分为两级,工、II级为合格

苗,低于II级为不合格苗。

5种苗质f指标

5.1穗条的质f指标

5.1.1大叶品种穗条质量指标见表1,

表1大叶品种穗条质f指标

级别品种纯度//(肠>穗条利用率/(%)穗条粗度即mm穗条长度/cm

I100>65)35‘>s0

II100妻so>2.5>25

5.1,2中小叶品种穗条质量指标见表20

表2中小叶品种穗条质f指标

级别品种纯度/(%)穗条利用率//(%)穗条粗度即mm穗条长度/cm

I100>65>3.0妻50

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