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548-19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DL 548-1994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 Communication Stations

行业标准-电力 中文(简体)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L/T 548-2012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L 548-1994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电力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1994-07-14
实施日期
1994-11-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电通信中心
起草人:
曹晓军、果民先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页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54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4-07-14批准������������1994-11-01实施�

1�总则�

1.1�电力系统通信站(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

段,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运行率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电力通信网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1.2�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技术标准及措施(见附录A)、运行及维护管理制度,

明确职责,采用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通信站的防雷运行水平。�

1.3�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

1.4�本规程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单位均须遵照执行。�

2�管理原则与职责�

2.1�管理原则�

2.1.1�电力系统通信站的防雷工作应在部、网局、省局、地区局、县局(所)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各级通

信主管部门为所辖范围通信站防雷主管部门。�

2.1.2�各级通信主管部门应设防雷负责人,一般应由主管通信的领导担任。�

2.1.3�各级通信防雷主管部门应设防雷专责(专职或兼职)工程师(或技术员)。�

2.1.4�各通信站均应设防雷专责人,做好本站的防雷工作。�

2.1.5�防雷专责工程师(或技术员)和防雷专责人应由经过防雷技术培训,具有一定防雷知识的通信专业人员

担任。�

2.2�各级防雷主管部门职责�

2.2.1�贯彻执行上级颁发的通信防雷规程、规范及有关技术措施,结合所辖范围实际制定相应的通信防雷

规定及措施。�

2.2.2�负责编制通信防雷工作计划,经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2.2.3�负责所辖范围新建、改建、扩建和合建通信站的防雷设计审查,防雷工程施工检查及竣工验收审

查。�

2.2.4�指导和协调所辖通信站的防雷工作,下达工作任务,监督检查各站防雷工作情况。�

2.2.5�负责所辖通信站的防雷运行统计,雷害调查分析,逐级上报统计报表。�

2.2.6�组织防雷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及技术攻关,积极采用和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

3�运行维护�

3.1�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

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

及时处理。�

3.2�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宜每年进行一次测量,测量方法见附录B,测量仪表宜采用数字式接地电阻测量仪。

3.3�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防雷元器件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要加强外观巡视,发现异常应及

时处理。�

�������������������

页码,���

4�竣工验收�

4.1�防雷工程施工单位须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对于隐蔽工程应实

行随工验收,重要部位应进行拍照和专项记录。�

4.2�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应由相应的防雷主管部门妥善存档备查。通信站应备有本站防雷设计资料。�

4.3�工程竣工时,应由通信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通信运行部门和防雷专责工程师参加。�

4.4�对于通信站防雷系统未达到设计要求或防雷系统资料、记录不齐全的,不予验收。�

5�雷害分析与统计�

5.1�雷害分析�

5.1.1�设备遭受雷击后应对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a.各种电气绝缘部分有无击穿闪络的痕迹,有无烧焦气味,设备元件损坏部位,设备的电气参数变化

情况;�

��b.各种防雷元件损坏情况,参数变化情况;�

��c.安装了雷电测量装置的,应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出雷电流幅值;�

��d.了解雷害事故地点附近的情况,分析附近地质、地形和周围环境特点及当时的气象情况;�

��e.保留雷击损坏部件,必要时对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做好各种记录。�

5.1.2�根据上述调查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分析,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

5.2�雷害统计�

5.2.1�为了做好通信站防雷工作,应了解雷电活动规律、强度、雷击概率,掌握设备损坏情况及雷电入侵

途径等,积累必要的资料。�

5.2.2�各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本地区的雷电活动档案,对雷害进行统计。统计表格可自行确定。�

5.2.3�通信站发生雷害后应及时将初步情况逐级上报通信防雷主管部门。网局、直属省局通信防雷主管部

门应在每年11月底前,将电力系统通信站雷害统计表(见表1)汇总上报国电通信中心。�

表1�电力系统通信站雷害统计表�

填报单位防雷负责人防雷工程师

电路名称站址地形设备启用时间

海拔高度设备制式

雷害站名

m模/数

雷害次数天线距地高度

雷害时间

次m

雷害损伤情况雷害主要原因及改进措施

年�月�日�����������������盖章

附�录�A�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