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633-2010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GB/T 14633-2010 Rare earth three-band phosphors for fluorescent lamp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经高温反应制得的,以铕激活的氧化钇、以铽、铈激活的铝酸镁、以低价铕(或低价铕、锰)激活的铝酸钡镁,在253.7 nm紫外线激发下分别发射红色、绿色、蓝色荧光的荧光粉,以及由上述三种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主要用于低压汞蒸气体荧光灯。
发布历史
-
2002年11月
-
201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万国江、黄瑞甜、卢杰山、陈饶
- 出版信息:
- 页数:7页 | 字数: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120.99
H65
a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4633—2010
GB/T
146332002
代替GB/T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Rareearththree-bandforfluorescent
phosphorslamps
2010-08-09发布
宰瞀嬲鬻黼警糌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
14633—2010
GB/T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4633--2002<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14633
本标准与GB/T2002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化:
20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引用标准GB/T5838《荧光粉名词术语》和GB/T70.1《稀土金
属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稀土化合物粒度分布的测定》;
——删除“粒度分布”、“相关色温”的定义;增加“热猝灭性”的定义;对“热稳定性”中相对亮度和色
品坐标的符号表示进行了调整;
对红色荧光粉色品坐标的中心值(‰,,.。)、蓝色荧光粉色品坐标的中心值(‰)及对原表1、
表2、表3、表4中的颗粒特性(包括中心粒径、比表而积)的考核,均由考核中心值和偏差值调
整为只考核偏差值,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删除原表1、表2、表3中对粒度分布的考核;
删除原表1、表2中对热稳定性的考核,原表3热稳定性的考核温度由550℃调整为600℃;
合并原表l、表2、表3。
各牌号增加对热猝灭性、pH值及电导率的考核指标;
删除原表4对相对亮度、相关色温的考核;对色品坐标的偏差值和显色指数的指标做了调整。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J二海跃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
研究院、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常熟亚太荧光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国江、黄瑞甜、卢杰山、陈饶。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633i993、(;B/T146332002。
14633—2010
GB/T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高温反应制得的,以铕激活的氧化钇、以铽、铈激活的铝酸镁、以低价铕(或低价铕、
锰)激活的铝酸钡镁,在253.7
nm紫外线激发下分别发射红色、绿色、蓝色荧光的荧光粉,以及由上述
三种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主要用于低压汞蒸气体荧光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838荧光粉名词术语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4634(所有部分)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试验方法
1
(;B/T7262单端荧光灯性能要求
GB/1、20170.1稀_十-金属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稀土化合物粒度分布的测定
GB/T
23595.5白光LED灯用稀土黄色荧光粉试验方法第5部分:pH值的测定
23595.6
GB/T白光LED灯用稀土黄色荧光粉试验方法第6部分:电导率的测定
3术语
GB/T583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荧光粉standard
phosphors
按指定牌号及一定要求制得的、并经过性能标定的、用于产品性能相对测量用的荧光粉。
注:本标准采用相对应的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国家标准样品为标准荧光粉。
3.2
dominant
发射主峰emissionpeak
发射光谱中强度最大的谱峰。单位Fl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5516.16-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6部分:创伤弧菌 2023-05-05
- SN/T 5522.2-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2部分:木薯淀粉 2023-05-05
- SN/T 5516.12-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2部分:铜绿假单胞菌 2023-05-05
- SN/T 5516.11-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1部分:肺炎克雷伯氏菌 2023-05-05
- SN/T 5522.3-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3部分:马铃薯淀粉 2023-05-05
- SN/T 5516.15-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5部分:霍乱弧菌 2023-05-05
- SN/T 5516.14-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4部分:产气荚膜梭菌 2023-05-05
- SN/T 5522.4-2023 食用淀粉植物源成分鉴别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4部分:藕淀粉 2023-05-05
- SN/T 5516.13-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3部分:蜡样芽孢杆菌 2023-05-05
- SN/T 5516.10-2023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荧光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RAA)检测方法 第10部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