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921-2020 马铃薯黄萎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DB15/T 1921-2020 Potato yellow-streaked wilt field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921—2020
马铃薯黄萎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ResistantIdentificationtoPotatoVerticilliumWiltinField
2020-06-28发布2020-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92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生产与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M/TC4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农牧局植保植检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
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洪友、王东、邱廷艳、孟焕文、赵远征、马平、张力群、李社增。
I
DB15/T1921—2020
马铃薯黄萎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黄萎病田间抗性鉴定的前期准备、鉴定程序及品种抗性水平划分等技术内
容。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科研与生产中对马铃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952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3前期准备
3.1培养基制备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8g,定容至1000mL;121℃高压湿热灭
菌25min,冷却至室温备用。
麦麸培养基:将麦麸与水按质量比1:1搅拌均匀后,装入1000mL三角瓶中,每瓶装入100g;
121℃高压湿热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备用。
3.2菌种制备
选用内蒙古马铃薯黄萎病发病植株上分离获得的致病菌株。
将保存的黄萎病菌菌株置于PDA平板进行活化。25℃条件下,培养5d~7d后,待菌丝长到
培养皿的3/4时,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直径5mm的菌饼,接入灭菌的麦麸培养基中,黑暗条件
下培养15d。
3.3对照品种选择
抗病对照品种选择克新1号,感病对照品种选择费乌瑞它。
3.4病圃的建立
选择多年未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作为病圃,面积1亩,四周进行隔离。将培养好的病菌麦麸培养物
按45g/m2均匀地撒入地表,翻耕混匀(参考NY/T2952)。
4鉴定程序
1
DB15/T1921—2020
4.1鉴定种薯
鉴定马铃薯品种的种薯为原原种。
4.2鉴定种薯的种植
鉴定种薯种植在人工病圃中,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LY/T 2681-2016 东京野茉莉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78-2016 油茶栽培品种配置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84-2016 榉树大苗培育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80-2016 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77-2016 油茶整形修剪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82-2016 中国四照花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74-2016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数据库结构 2016-07-27
- LY/T 2676-2016 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平茬与复壮技术规范 2016-07-27
- LY/T 2683-2016 松阿扁叶蜂防治技术规程 2016-07-27
- LY/T 2679-2016 油茶高接换冠技术规程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