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SES 001-2024 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规范
T/CDSES 001-2024 Risk management and remedi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oil pollution in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s and surrounding impact zones in the highland and river valley regions of Sichuan Provi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5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 0 五大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西冶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
- 起草人:
- 徐恒、余江、徐威、谢翼、陈浩、王智伟、李廷轩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40
CCSZ05
团体标准
T/CDSES-001-2024
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
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oilpollutionriskcontrolandremediationinthemining
siteandsurroundingaffectedareasofpolymetallicminingareainSichuanAlpine
ValleyAreas
2024-05-13发布2024-05-13实施
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发布
T/CDSES-001-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流程................................................................................................................................3
5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3
6多金属矿区分区分级风险评估........................................................................................................................4
7风险管控和修复.................................................................................................................................................5
8长期监测与综合管理.........................................................................................................................................6
9矿区环境风险管控验收....................................................................................................................................7
附录A.....................................................................................................................................................................9
附录B...................................................................................................................................................................10
附录C...................................................................................................................................................................13
附录D...................................................................................................................................................................15
附录E...................................................................................................................................................................17
附录F....................................................................................................................................................................21
附录G...................................................................................................................................................................22
I
T/CDSES-001-2024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指导矿区范围内污染场地、农用地、径流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和
治理修复,结合四川硫铁矿矿区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实施经验,制定《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
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附录A~G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五大队、四川省冶金
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西冶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提出。
本规范由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五大队、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西冶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徐恒、余江、徐威、谢翼、陈浩、王智伟、李廷轩。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II
T/CDSES-001-2024
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
及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
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包括环境调查、风险评价、风险管控和污染修复的工作程序。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的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T20工业固体废弃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91.1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299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
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499-2019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
1
T/CDSES-001-2024
3术语和定义
3.1金属矿区污染场地(Contaminatedsitesinmetalminingareas)
金属采矿、选矿、冶炼等环境风险源及其影响区域的空间边界范围。包括工业场地或地块、渣堆、
尾矿库、周边农用地及径流沟渠等。
3.2污染土壤(Contaminatedsoil)
根据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或其他风险评估方法确定的存在人体健康风险或生态风险的土壤。
3.3高浸出风险污染土壤(Contaminatedsoilofhighleachingrisk)
按照HJ557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超过GB8978第一类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经污染地块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模型计算所得结果超过GB3838
Ⅲ类地表水水域标准限值的土壤。
3.4低浸出风险污染土壤(Contaminatedsoiloflowleachingrisk)
按照HJ557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第
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经污染地块土壤重金属水体生态风险评估模型计算所得结果未超过
GB3838Ⅲ类地表水水域标准限值的土壤。
3.5固体废弃物(Solidwaste)
指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域内受矿产采选作业等污染行为影响,遗留的废弃构筑物和其它废弃物
(包括历史遗留的废渣)及径流范围内尾砂(含废渣)等,并按照《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34330-201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298-2019)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判定为危险废物、II
类固废以及I类固废。
3.6污染物源区(Pollutantsourcearea)
指矿山多金属冶炼、采选较为集中的生产活动区域,已人为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包括关闭
淘汰企业、尾矿库、无主废渣堆等。
3.7污染物传输区(Pollutanttransferarea)
指矿山多金属采选场地中污染物受风力、扬尘、径流沟渠易向周边影响区迁移扩散途径区域。该区
域既是采选场地中污染物的汇集区,也是周边影响区污染物汇集区的源。
3.8污染物汇集区(Pollutanttransportterminal)
指 处于矿山多金属采选场地周边且外源输入污染物处于稳定状态的汇集区,包括面积较为集中的耕
作区、人口密集区、各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汇集区等类型。
3.9高山河谷区(Alpinevalleyareas)
2
T/CDSES-001-2024
指目标治理区域位于高山、河流交错区域,山岭植被丰富,河谷横亘其中,雨水充盈,河谷中积水
可由地势较高处顺流而下,通常末端受体为下游农用地土壤。
3.10多金属矿区(Poly-metallicminingarea)
指富含镉、汞、砷、铜、铅、锌等伴生金属的矿产资源开采、冶炼及其固体废物堆放的区域。
4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流程
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1多金属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作程序
5金属 矿区采选场地及周边影响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5.1资料收集和分析
3
T/CDSES-001-2024
通过信息检索、部门走访、电话咨询、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调查金属矿区及周边自然条件、矿山
开发历史、生产状况、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等图件和调查报告。核实和分析资料的
完整性、有效性。
5.2区域确定及污染识别
基于高分遥感数据识别主要环境风险源、主要敏感点及敏感点周边影响区域,结合高分辨率DEM
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汇水面积、用地规划、行政区划等数据确定矿区区域范围。
根据收集的资料、现场踏勘及文献分析等方式,结合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检测,初步确定矿区内污染
来源、矿区内工业场地历史和生产工艺及周边敏感受体,判断场地潜在污染区域,分析识别污染物、污
染程度及分布情况。
5.3矿区污染源及污染物传输区识别
根据矿区源-径-汇关系及污染特征,将矿区及周边影响区域分为污染物源区、污染物传输区、污
染物汇集区。
污染物源区包括在产企业、关闭淘汰企业、尾矿库、废渣堆存区等。
污染物传输区包括上述污染源区至污染物汇集区之间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路径。
污染物汇集区包括矿区周边面积较为集中的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地表水或地下水等。
5.4矿区环境质量调查
根据HJ25.1、HJ/T166、NYT395、HJ/T20、HJ/T91、《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
技术规范要求,查明矿区污染源区、污染物传输区、污染物汇集区的污染现状,包括污染物、污染程度
及污染范围、污染物空间分布、迁移状况与污染边界等详细情况,结合调查各区域空间位置及浓度分布
等信息,分析源-径-汇关系,为污染范围的确定及污染土方的估算及后续风险评价、污染管控、修复
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6多金属矿区分区分级风险评估
6.1质量评价标准
土壤、农作物、水体、固体废弃物质量评价标准执行国内现行标准。
6.2矿区环境风险级别判定
在污染物源区、污染物传输区、污染物汇集区内的地块,根据场地内的风险因子存在与否确定单个
场地污 染风险分级。然后,通过评估各个场地内污染物到达敏感受体的可能性大小来判定整体环境污染
风险分级。
6.2.1单个地块风险分级
在以上污染分区内,一般存在以下污染风险因子:
4
T/CDSES-001-2024
(1)没有风险管控措施的危废;
(2)没有风险管控措施的二类固废;
(3)埋深较浅的一类固废;
(4)埋深较浅的总量超标污染土壤;
(5)埋深较浅的浸出超标污染土壤;
(6)超标地下水;
(7)浸出量超标底泥/尾砂;
(8)超标地表水;
(9)总量超标底泥/尾砂;
(10)总量超标的耕地土壤。
考虑风险因子在污染区内地块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无、污染物通过污染扩散/暴露敏感受体(耕地、
地表水体、各个场地生活的人群以及周围居住区)的可能性大小,考虑各种场地的特点,对单个地块进
行环境污染风险级别判定,分为高风险污染地块、中风险污染地块及低风险污染地块。判定方法见附录
A。
6.2.2整体环境风险分级
矿山整体环境风险分级考虑区域污染源、敏感受体重要性、污染暴露/扩散途径、污染物人体健康
危害效应、距敏感受体距离等因素,相关指标和赋值及综合风险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B。最终,按指标
值大小及后续管控和修复需求确定风险等级。
7风险管控和修复
7.1管控和修复原则
综合分析不同污染分区和不同污染级别土壤的污染物类型、程度、范围、成因,考虑污染物在矿区
内的源-径-汇关系,确定最适的管控和修复治理原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状况、资金投入情
况和公众接受度,科学合理地选择管控和修复技术。
在污染物源区,以稳定、固结、被覆的方式降低污染物活性和扩散能力为原则,采取工程措施、化
学钝化、生物矿化、植被覆盖等手段,消除污染物对周边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体等敏感受体的影响。
在污染物传输区,以切断传播途径为原则,采取工程措施、生态阻隔带、切断污染物扩散载体等手
段,阻 断污染物扩散到周边敏感受体。
在污染物汇集区,以降低作物吸收和减少污染物有效态为原则,采取低积累作物、化学钝化剂等手
段,实现污染耕地土壤安全利用。
7.2风险管控和修复目标确定
5
T/CDSES-001-2024
通过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体系实施,消除或减轻污染源负荷、阻断污染暴露/扩散、实现耕地土壤
安全利用,控制/消除风险因子,降低整体环境风险,使地块风险达到管控或修复目标要求。
7.3矿区环境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体系
根据高山河谷金属矿区污染风险程度和风险因子的识别、判定,从成熟性、时间条件、成本、应用
适应性、应用局限性等方面考虑筛选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按照污染物源区-传输区-汇集区提出风险
管控和修复技术分级治理体系,分析实施后的风险程度和风险因子,使地块风险达到管控或修复目标要
求。污染物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比选可参见附录C。污染物源区、污染物传输区、污染物汇集区治理修
复技术可见附录D-F。
7.4矿区环境风险管控和修复验收
通过资料回顾与现场踏勘、布点采样与实验室检测,综合评估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是否达到规
定要求或地块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
8长期监测与综合管理
8.1长期监测与综合管理基本原则
(1)理顺体制机制
明确各方责任体制,完善考核机制,严格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监测数据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强化质量控制
实现环境质量监测活动全要素溯源传递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3)吸纳先进技术
综合运用在线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等先进技术,构建在线监测网络,多方位监测管控和
修复项目的建设运行情况。
8.2长期监测与综合管理目标
以管控和修复效果为核心,以实时的过程数据为支撑,建立可评估、可追溯的智慧管控平台及考核
评估体系,支撑项目的过程监管、考核评估与综合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存储、
对比与分析,实现土壤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监控,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在运营维护阶段,充分发挥智
慧监控平台在科学决策、信息发布与管控等方面作用,实现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动态感知”相结
合,实现项目预期效果与考核目标“对标管理”。
8.3长 期监测与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1)构建一体化在线监测网络
构建集土壤、水质、水位、流量于一体的在线监测网络,辅助以人工采集方式,实现管控与修复建
设项目动态数据采集和远程传输,并为土壤修复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6
T/CDSES-001-2024
(2)建立智慧环保管控平台
实现智慧环保一张图可视化展示、监测数据集成显示、考核指标动态评估、智慧环保项目信息管理、
现场运行情况采集等功能,实现信息的协同与互动,支持智慧环保建设管理和智慧环保的考核评估。
(3)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开展采选矿区全方位、长期有效的过程监测,以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运营数据为基础,建设
绩效指标计算评价管理系统,形成以指标为核心的运营对标决策管理体系,对已建项目进行工程效益自
评估与内部考核。本指南基坑清理、异位管控后土壤、原位管控后土壤评估采样节点、布点数量与位置
及效果评估方法参照HJ25.5执行。
8.4长期监测与综合管理内容
主要由智慧集成监测和管理系统组成,主要内容见附录G。
9矿区环境风险管控验收
9.1修复管控措施效果验收
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污染风险管控验收包括矿区污染源区、污染物传输区和污染物汇集区中
存在的污染场地、径流沟渠及农用地管控措施验收:
(1)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验收程序及要求根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25.5-2018)执行;
(2)污染物汇集区中农用地治理修复验收程序及要求根据《耕地污染治理效果评价准则》(NY/T
3343-2018)执行;
(3)污染物传输区中的径流沟渠治理修复验收程序及要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执行;
(4)污染源区内尾矿库风险管控措施验收根据实施方案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如拦渣坝、挡土墙、
截洪沟、渗滤液收集池设施须严格按照《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挡土墙设计
规范》(SL379-2017)、《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设计要求。
9.2长期监测方案验收
(1)土壤环境监测:分金属矿区污染源区中土壤、污染物传输区和污染物汇集区域内农用地土壤,
待检特 征污染物可根据关注的目标污染物确定,具体取样方式、监测频次可参照《工业场地治理与修复
技术体系》和《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与安全利用技术体系》监测要求;
7
T/CDSES-001-2024
(2)水质环境监测:在高山河谷金属矿区污染物传输区中各径流关键区段,选取典型水质监测点
位布设。监测因子可根据所关注的目标污染物确定;具体取样方式、监测频次可参照《河道治理与修复
技术体系》要求。
9.3数据分析与集成验收
数据分析系统对系统内及系统外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汇聚,以便进行各种数据挖掘,更好地对场地环
境系统里的各类元素进行迭代分析。系统收集感知层回传的各类监测数据,包括各类业务监测数据等结
构化数据及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所有数据将存在关系型数据库及NOSQL数据中,为数据显示查
询、数学模型计算、数据统计分析等业务功能提供基础数据。系统内各类运行数据的分析和集成,对矿
区区域环境风险管控的长效监控、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8
T/CDSES-001-202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四川高山河谷区多金属矿区单个地块环境污染风险级别判定方法
污染分区高污染风险地块中污染风险地块低风险地块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存在没有风险管控措施的危废;
1)存在已经采取风险管控措
2)存在没有风险管控措施的二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施的二类固废,一类固废,超
固废;1)存在污染因子,包括类固废,
标土壤等,但管控措施不充
3)存在一类固废,且埋深1米以内;一、二类固废,超标土壤等,
污染物源区分;
4)地下1米以内存在总量超标土但已经采取风险管控措施;
2)存在一类固废但埋深1米以
壤;2)存在总量超标土壤但埋深超
上;
5)地下1米以内存在浸出超标土1米以上。
3)存在浸出超标土壤但埋深1
壤;
米以上。
6)存在超标地下水。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存在浸出超标的底泥/尾砂;
1)存在污染总量超标,但浸1)存在污染因子但已经采取风
2)存在水质超标;
污染物传输区出不超标的底泥/尾砂;险管控措施;
区域内风险因子与重要敏感目标
区域内风险因子与重要敏感2)区域内风险因子与重要敏感
的距离在500米以内,且存在污染
目标的距离在500—800米。目标的距离超过800米。
扩散途径。
1)农用地根据土壤污染程度
划分为严格管控类且农产品
1)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不超标;
根据土壤污染程度划分为安全
分为严格管控类,且农产品严重超2)农用地根据耕地土壤环境
利用类且农产品不超标;建设
污染物汇集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JCH 1-2020 诚信经营企业评价规范 2020-10-18
- T/NMGYSGJSXH 002-2023 配装眼镜企业服务评价规范 2023-07-17
- T/CSPEA 001-2023 产权交易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2023-08-30
- T/WWX 01-2019 无动力类游乐设施浙江区域名牌标识获准使用条件 2019-08-13
- T/HSCTXH 004-2023 洪山菜薹第2部分:产地环境质量 2023-05-31
- T/ZPA 03-2022 敷贴布包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 2022-04-20
- T/CADPA 6-2019 ISLI数据质量检测规范 2019-03-20
- T/GDMJMQ 001-2020 广府老字号认证技术规范 2020-07-24
- T/HNMA 9-2019 MRI服务体系评价规范 2019-03-28
- T/YNCXXH 009-2021 沂南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