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T 53-2019 地理标志产品 都江堰猕猴桃
DB5101/T 53-2019 DB5101/T 53-2019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Dujiangyan kiwi frui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5101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标准
DB5101/T53—2019
代替DB510181/T001-2014
地理标志产品都江堰猕猴桃
2019-03-25发布2019-03-26实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1/T53—2019
目次
前 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2
5栽培技术...........................................................................................................................................................2
6主要病虫害防控...............................................................................................................................................9
7采收与贮藏.....................................................................................................................................................10
8果实质量安全指标.........................................................................................................................................10
9质量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12
10标志、标签、包装与运输...........................................................................................................................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都江堰猕猴桃主要生理性缺素症状及矫治方法...............................................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都江堰猕猴桃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禁止使用农药品种清单........................................................................................18
附录D(资料性附录)都江堰猕猴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19
I
DB5101/T5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7924-2008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510181/T001-201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江堰猕猴桃种植技术规范》,与
DB510181/T001-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性文件、术语和定义;
--将DB510181/T001-2014中4.2栽植、4.3土肥水管理、4.4整形修剪、4.5花果管理、4.6植物生长
调节剂和4.7病虫害防治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
--修订了果实采收标准;
--修订了果实质量要求。
本标准由都江堰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都江堰市农业和林业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
市猕猴桃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美艳、唐合均、刘爱君、龚国淑、江国良、祝进、蒲仕华、代丽、黄昌学、
陈栋、李果、晏志强、尹华安、宋海岩、杨建军、王凤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510181/T001-2014。
II
DB5101/T53—2019
地理标志产品都江堰猕猴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都江堰猕猴桃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控技
术、采收与贮藏技术、果实质量安全指标、质量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都江
堰猕猴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5009.8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GB/T5009.145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12456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T20769水果和蔬菜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GB23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GB2320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果和蔬菜中乙烯利残留量的测定
GB2320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果和蔬菜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
GB/T2337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761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NY/T1392猕猴桃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
NY/T2637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NY/T2742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CAC/GL33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符合性测定的推荐取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1
DB5101/T53—2019
都江堰猕猴桃
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都江堰市管辖范围
内(东经103°25′42″~103°47′00″,北纬30°44′54″~31°22′9″之间)生产的符合本标准
要求的猕猴桃。
4产地环境
4.1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灌便利,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5.5~7.0,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
壤土或砂壤土。忌涝洼地和粘重土壤。
4.2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1月平均气温5.0℃以上,7月平均气温24.5℃以下,年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年日照时
数1100h以上,年降雨量1000mm~1600mm,无霜期260d以上。
4.3地形地势
背风向阳,坡度25℃以下,海拔600m~1500m(其中红阳等抗性较差品种海拔不宜超过800m)。
4.4其他要求
农田灌溉水质量、土壤质量以及空气质量要必须符合NY/T5010规定。
5栽培技术
5.1园地规划
5.1.1因地制宜将全园划分为若干作业区,大小因地形、地势、自然条件而异。作业区以道路隔开,
灌水系统可与道路配套进行,同时建立果园排水系统,并且使各级排水渠道互通。
5.1.2多风地区宜设置防风林,距猕猴桃栽植行4m~5m,防风林株距1.0m~1.5m,以深耕性常绿树为
主,成林后树高≥6m。
5.2品种选择
5.2.1雌株
5.2.1.1红肉品种可选择红阳、金红1号、红实2号等,黄肉品种可选择金艳、金实1号等,绿肉品
种可选择海沃德、翠香、徐香、翠玉等,软枣猕猴桃可选择宝贝星等。
5.2.1.2全市海拔超过800m区域不宜发展红肉及黄肉品种,海拔超过1200m的区域宜重点发展抗冻性
较强的软枣猕猴桃品种。
5.2.2雄株
5.2.2.1应配置花粉量大,与雌性品种亲和力强、花期基本相遇的雄性品种。
5.2.2.2同一园区尽量配置2个以上雄株品种。
5.2.3雌雄配比
2
DB5101/T53—2019
建园时同时栽植或嫁接雌性品种和配套的雄性品种。雌雄株的配置比例为5:1~8:1。
5.2.4砧木
所有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品种宜选用米良1号、金魁、布鲁诺等品种实生苗做砧木。
5.3苗木质量
5.3.1裸根实生苗
一年生实生苗,苗高≥60cm、地径≥0.7cm、地上部分30cm范围内完全木质化,侧根数≥4根、长度
≥20cm、粗度≥0.3cm。无明显病虫害。
5.3.2裸根嫁接苗
当年生嫁接苗,苗高≥50cm、地径≥1.0cm、地上部分40cm范围内完全木质化,侧根数≥4根、长度
≥20cm、粗度≥0.4cm。嫁接口愈合好,无明显病虫害。
5.3.3营养袋嫁接苗
当年生营养袋嫁接苗,根球≥20cm、紧实,苗高≥60cm、地径≥1.0cm、地上部分50cm范围内完全
木质化。嫁接口愈合好,无明显病虫害。
5.4栽植密度
株行距依据品种长势、土壤肥力、架式、栽培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而定。红肉品种株行距通常为
(1.5~3)m×(3~4)m;黄肉和绿肉品种株行距通常为(3~4)m×(4~5)m。
5.5整地方式
5.5.1坡度≤25°的平坝区、缓坡区宜采取聚土起垄方式整地。全园撒施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
翻耕深度30cm,平整后,按照单行距进行画线,将厢面1/2范围内20cm厚表土堆放至另1/2范围上,
形成沟宽为1/2行距、深40cm,垄面宽1/2行距、高40cm形状。
5.5.2排水条件好的平坝区或坡度≤15°的缓坡区宜采取宽厢双行方式整地。全园撒施腐熟有机肥
4000kg~6000kg,深耕深度60cm,平整后,按照双行距进行画线,再开沟,沟宽、深均为60cm~80cm,
厢面成鱼脊背形后在离沟边1.5m~2.0m放定植行线,每厢2条。
5.5.3园区面积小、无法机械改土的山区及地下水位偏高的平坝区宜采取窄厢单行方式整地。按照单
行距进行画线,再开沟,沟宽、深均为40cm~50cm,开沟时表土放于厢面中央、底土放于厢边。按照
株距确定苗木栽植位置后,挖宽、深均为40cm~50cm定植穴,穴施腐熟有机肥20kg~30kg+钙镁磷肥
1kg,与底土混匀后回填定植穴内,再将定植穴周边表土聚拢成高30cm、宽100cm定植堆。
5.6栽植时期
裸根实生苗和裸根嫁接苗的栽植时间为秋季落叶后至萌芽前。营养袋嫁接苗可周年定植,但最好避
开夏季高温期。
5.7定植方法
5.7.1苗木处理
5.7.1.1嫁接苗需在栽植前解除嫁接塑料条,在嫁接部位以上选留一个壮枝,其余疏除,并对其保留
的壮枝剪留2~3个饱满芽。
3
DB5101/T53—2019
5.7.1.2实生苗直接剪留2~3个饱满芽处。
5.7.1.3营养袋嫁接苗可剪留8~10个饱满芽处。
5.7.1.4裸根苗需剪去损伤的根系,栽前先用泥浆沾根或浸根液浸泡。
5.7.2苗木定植
5.7.2.1将裸根苗木根系舒展放在穴中心(营养袋嫁接苗取袋后直接放入穴中),苗木在穴内的放置
深度以穴内土壤充分下沉后,根茎部与地面持平为宜。
5.7.2.2苗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并及时用1.0m×1.0m黑色薄膜覆盖树盘,薄膜中心位置预留10cm
×10cm大小,防止薄膜与苗木根茎部接触,盖好后再用一小把细土将根茎部薄膜开口封严。
5.8架型与架材
5.8.1架型选择
平地宜选用大水平棚架,台地宜选用小水平棚架或T型架,坡地宜选用T型架。
5.8.2架材选择
5.8.2.1主蔓钢丝和横梁钢丝宜选用10#镀锌钢丝,侧蔓钢丝宜选用12#镀锌钢丝。水平棚架和T型架
水泥立柱横截面大小为10cm×10cm、立柱全长2.5m。
5.8.2.2避雨栽培所用钢管宜是热镀锌管,其中,立柱管壁厚度≥2.5mm,横梁和纵梁厚度≥2.0mm,
栏杆和通杆厚度≥1.5mm。调光薄膜厚度≥0.08mm。
5.8.3搭架方法
5.8.3.1水平棚架:平地按照每30~50亩为一小区搭建大水平棚,台地以每个台地为单元搭建小水平
棚。立柱栽植密度为(4~5)m×(5~6)m,地上部分长1.7m~1.8m,地下部分长0.8m~0.7m。顺横
行和竖行用10#镀锌钢丝串联立柱,并顺竖行每隔60cm架设1道12#镀锌钢丝。边上支柱向外倾斜60°~
70°,每竖行末端立柱外2.0m处埋设一地锚拉线,地锚体积不小于0.06m3,埋置深度100cm以上。
5.8.3.2T型架:立柱栽植密度、深度和高度均与水平棚架一致。但立柱顶部加一水平横梁(大小与
立柱相同,长2.0m),构成架形象英文字母“T”的小支架,横梁上顺竖行架设5道12#镀锌钢丝(间
隔50cm~60cm),每行末端立柱外2.0m处埋设一地锚拉线,地锚体积及埋置深度与水平棚架一致。
5.8.3.3避雨栽培架:棚宽6m~8m,肩高2.8m~3.5m,顶高4.5m~5.5m,棚长50m~100m。建棚时,
在雨棚两边每隔6m立一根50#镀锌钢管,在钢管上顺横行和竖行安装32#镀锌钢管搭建横梁和纵梁,纵
梁上每隔50cm安装20#镀锌钢管(加弧6.5)作为棚拱,其上覆盖棚膜压紧。
5.9整形修剪
5.9.1实生苗定植第1年
5.9.1.1抹芽
待芽长至15cm时选留1个壮芽,抹除多余萌芽。
5.9.1.2摘心
待枝蔓长至60cm时摘第一次心,使其抽发大量二次枝,抹除主干上离地面15cm范围的所有萌芽。当
二次枝长至40cm时对所有二次枝保留3片~4片叶进行重摘心。当三次枝长至40cm时对所有三次枝保留3
片~4片叶进行重摘心。
4
DB5101/T53—2019
5.9.1.3扶蔓
对二次枝完成重摘心后,用竹木或绳子牵引枝蔓,使其直立向上生长。
5.9.1.4嫁接
冬季落叶后至萌芽前,按照雌雄株比例及时完成嫁接工作。嫁接高度以离地面10cm以上为宜。
5.9.2田间嫁接后第1年(营养袋嫁接苗定植当年)
5.9.2.1抹芽
待嫁接芽出芽后抹除所有砧木萌芽。
5.9.2.2吊蔓
待嫁接芽长至50cm时,用绳子牵引,使其直立向上生长。
5.9.2.3摘心
待嫁接芽长至2.5m~3m高时在架面以下15cm~20cm处进行重摘心。待二次枝长至1.8m时保留1.5m
长度进行再摘心,使其抽发侧蔓,所有侧蔓均不摘心。
5.9.2.4冬季修剪
8月之前抽出的、粗度在1cm以上的侧蔓短截至粗度0.6cm处。8月以后抽生的全部重短截,仅保留2
个~3个芽。
5.9.3田间嫁接后第二年(营养袋嫁接苗定植第2年)
5.9.3.1抹芽
春季抹除主干上不必要芽和主蔓、侧蔓上萌发的位置不当或过密芽。如果一个节位上有多个芽,只
选留1个壮芽。
5.9.3.2摘心
花前7天左右对结果枝和发育枝适当摘心。座果后对结果枝留7片~8片叶摘心或进行捏尖。更新枝
不摘心。
5.9.3.3疏枝
夏季疏除部分徒长枝、过密枝和衰弱枝。保留主蔓上抽发的侧生枝。
5.9.3.4冬季修剪
对基部有明显更新枝的枝蔓回缩至更新枝萌发处。落叶后对10节以上的枝蔓短截至粗度0.8cm处。
冬季修剪完成后用绑枝机或绑枝卡将蔓固定到架面上。
5.9.4田间嫁接后第3年(营养袋嫁接苗定植第3年)及以后
5.9.4.1夏季修剪
5
DB5101/T53—2019
红阳等长势较弱品种,在座果后对结果枝留10片叶摘心或进行捏尖。翠玉、金艳等长势旺盛品种,
在座果后对旺盛结果枝进行零叶修剪,其余结果枝保留7片~8片叶摘心或进行捏尖;更新枝不摘心。全
年及时抹除主干上所有萌芽和主蔓、侧蔓上位置不当芽或过密芽。
5.9.4.2冬季修剪
红阳等品种宜11月上旬开始冬季修剪,全部品种的冬季修剪工作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修剪时,对
基部有明显更新枝的枝蔓回缩至更新枝萌发处,落叶后再对10节以上的枝蔓短截至粗度0.8cm处;基部
没有良好更新枝的结果母蔓可保留基部2个~3个芽重回缩。
5.9.5枝蔓牵引
5.9.5.1萌芽前,在架面横梁钢丝中间竖立一根长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20675-2023 压水堆核电厂主蒸汽管道泄漏监测系统设计准则 2023-05-26
- NB/T 20674-2023 压水堆核电厂主管道、波动管及其支撑安装技术规程 2023-05-26
- JC/T 535-2023 硅灰石 2023-12-20
- JC/T 421-2023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方法 2023-12-20
- NB/T 20676-2023 压水堆核电厂自动卸压系统设计准则 2023-05-26
- NB/T 20670-2023 压水堆核电厂应急给水系统调试技术导则 2023-05-26
- NB/T 20669-2023 压水堆核电厂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设计准则 2023-05-26
- NB/T 20671-2023 压水堆核电厂应急硼化系统设计准则 2023-05-26
- JC/T 440-2023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2023-12-20
- NB/T 20672-2023 压水堆核电厂蒸汽发生器安装技术规程 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