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FIDPA 0004-2023 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技术规范
T/SOFIDPA 0004-2023 Organic fertilizer (aerobic fermentation) low-carb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德阳市国科双碳研究院、碳信(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大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农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活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厚全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南充禾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生工创新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曾祥忠、陈琨、周琴、蓝乐翔、张海婷、杨彬、冯其翰、任婧雯、杨敬、吴竞仪、徐鹏、王晓光、陆博、史凯、程涔、杨龙英、蒲逵、杨健、田军、朱建生、庞孝勇、孙竟、郑瑛、陈彬、邓力、邓运生、张卜移、胡敏超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80
CCSB13
团体标准
T/SOFlDPA0004—2023
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ow-carbonorganicfertilizer(aerobic
fermentation)
2023-06-08发布2023-06-08实施
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发布
T/SOFlDPA0004—2023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核算原则与流程......................................................................2
5核算边界与范围......................................................................5
6核算步骤与方法......................................................................5
7质量保证............................................................................8
8核算报告与评价......................................................................9
附录A(规范性)核算方法..........................................................11
附录B(资料性)常见核查证据......................................................15
附录C(资料性)活动数据及来源....................................................19
参考文献.......................................................................20
II
T/SOFlDPA00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德阳市国科双碳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德
阳市国科双碳研究院、碳信(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西华师范大学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大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农润泽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活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厚全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南
充禾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生工创新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祥忠、陈琨、周琴、蓝乐翔、张海婷、杨彬、冯其翰、任婧雯、杨敬、吴竞
仪、徐鹏、王晓光、陆博、史凯、程涔、杨龙英、蒲逵、杨健、田军、朱建生、庞孝勇、孙竟、郑瑛、
陈彬、邓力、邓运生、张卜移、胡敏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次为首次发布。
III
T/SOFlDPA0004—2023
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核算原则与流程、核算边界与范围、核
算步骤与方法、质量保证、核算报告与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技术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32150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生产organicfertilizer(aerobicfermentation)low-carbon
production
降低有机肥(好氧发酵)生产工艺的碳排放和增加产品的碳营养,低碳工艺生产富碳肥料。
产品碳足迹carbonfootprintofproducts
产品从原材料的放置过程及加工生产过程两个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原材料碳足迹carbonfootprintofrawmaterial
原材料获取及生产和原材料运输中产生的碳排放。
组织碳排放carbonemissionofsupply-chain
产品生产制造、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
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本标准所指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
[来源:GB/T32150-2015,3.1]
1
T/SOFlDPA0004—2023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
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注: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
[来源:GB/T32150-2015,3.16]
报告主体reportingentity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企业独立核算单位。
[来源:GB/T32150-2015,3.2]
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系数。
[来源:GB/T32150-2015,3.13]
碳排放总量totalcarbon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
燃料燃烧排放fuelcombustionemission
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GB/T32150-2015,3.7]
过程排放processemission
在有机肥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放置和加工生产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购入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delectricityandheat
购入电力、热力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
注:热力包括蒸汽、热水等。
[来源:GB/T32150-2015,3.9]
活动数据activitydata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原材料放置过程及加工生产过程与输出活动量的表征值。
注:如原材料放置过程及加工生产过程温室气体释放量以及能源消耗量等。
碳排放强度carbonemissionintensity
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GDP)。
4核算原则与流程
核算原则
4.1.1相关性。选择适合核算和评价温室气体排放的数据源和方法。
4.1.2完整性。包括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固定。
4.1.3一致性。能够对有关温室气体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4.1.4准确性。减少偏见和不确定性。
2
T/SOFlDPA0004—2023
核算流程
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生产碳排放核算流程分5个步骤,具体见图1。
a)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
b)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具体包括:
识别温室气体;
选择核算方法;
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选择或测算排放因子;
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
c)数据质量保证。
d)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
e)温室气体排放评价。
3
T/SOFlDPA0004—2023
确定报告主体生产和管理工艺流程图
确定核算边界
确定温室气体
核算排放边界
过程排放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
确定核算的温室气体范围
识别温室气体源和温室气体种类
选择核算方法
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进行温室气体
排放核算
选择与测算排放因子
数据质量审核
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评估核算结果
质量保证
报告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分类评价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
图1有机肥(好氧发酵)低碳生产碳排放核算流程
4
T/SOFlDPA0004—2023
5核算边界与范围
核算边界
核算边界的确定宜参考其生产和管理工艺流程图。核算边界应包括:过程排放、燃料燃烧排放,以
及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CO₂),应单独核算并在报告中给予
说明,但不计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核算的温室气体应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和氧化亚氮(N₂O)。报告主体应根据实际排放
情况确定温室气体种类。
核算范围
有机肥生产企业(组织)的过程排放主要包括原材料放置和加工生产环节产生的甲烷及氧化亚氮排
放。
原材料放置过程及有机肥加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排放和净购入电力、热力的排放。
6核算步骤与方法
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及种类
在所确定的核算边界范围内,按表1对各类温室气体源进行识别。
表1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种类示意表(不限于)
排放源举例
核算边界温室气体源类型
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
原材料放置过程排放废弃物回收堆放N₂O、CH₄
过程排放
生产过程排放半成品、成品N₂O、CH₄
生产过程中用到的机械设
CO₂
燃料燃烧排放固定燃烧源备
用于发电和供热的设备CO₂
混合搅拌设
由报告主体从系统外部购备、翻抛设备,产内运输
购入的电力与热力
入的电力、热力或蒸汽消传输设备,废弃物处置设CO₂
产生的排放
耗源备,升温设备等用电用热
设备
选择与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报告主体应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次序选择和收集数据,见表2。
表2温室气体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优先级
数据类型 描述优先级
原始数据直接计量、监测获得的数据高
通过原始数据折算获得的数据,
二次数据中
如:根据年度购买量及库存量的变化确定的数据;根据财务数据折算的数据等
替代数据来自相似过程或活动的数据低
5
T/SOFlDPA0004—2023
选择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报告主体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来源作出说明。在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a)来源明确,有公信力;
b)适用性;
c)时效性。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获取优先级见表3。
表3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获取优先级
数据类型描述优先级
通过有机肥生产企业内的直接测量等方
排放因子实测值或测算值高
法得到的排放因子或相关参数值。
来源于国家、省级、地级及其他权威机
构等测算出的排放因子,或相关的数据中
库获取排放因子
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省
排放因子参考值
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碳排放交易试点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具有行业低
公信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温室气体默
认排放因子。
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6.4.1过程排放
按照不同过程分别计算各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以CO2e为单位进行加总,见式(1)
E过程=ΣiE过程i(1)
式中:
E过程——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过程i——第i个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6.4.2燃料燃烧排放
按照燃料种类分别计算各种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以CO2为单位进行加总,见式(2)
E燃烧=∑i(AD燃料,i×EF燃料,i).(2)
式中:
E燃烧——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AD燃料,i——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为吉焦(GJ);
EF燃料,i——第i种化石燃料的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吉焦(tCO2/GJ);i---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LY/T 2901-2017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 2017-10-27
- LY/T 2902-2017 岩溶石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2017-10-27
- LY/T 2893-2017 林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 2017-10-27
- LY/T 2899-2017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2017-10-27
- LY/T 2898-2017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 2017-10-27
- LY/T 2897-2017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数据获取方法 2017-10-27
- LY/T 2896-2017 大熊猫种群遗传档案建立技术规程 2017-10-27
- LY/T 2895-2017 国有林场抚育间伐施工技能评估规范 2017-10-27
- LY/T 2900-2017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规程 2017-10-27
- LY/T 2894-2017 国有林场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