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 起草人:
- 龚声信、丁家春、石安宪、周应彪、刘萍、夏彬、陈文琼、黄毅梅、朱世银、张华、欧阳继敏、李学艳、张玉林、吴云智、樊朝芬、李翔、袁邦前、刘学英、刘胜、吴昌远、熊斌、周乐曦、黄孟秋、赵盈兰、徐光琴、汪玉美、舒欢、邓书行、李天玉、管彦荣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05
DB5306
昭通市地方标准
DB5306/T88-2022
大五星枇杷低效果园改造技术规程
2022-09-30发布2022-11-01实施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6/T8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龚声信、丁家春、石安宪、周应彪、刘萍、夏彬、陈文琼、黄毅梅、朱世银、
张华、欧阳继敏、李学艳、张玉林、吴云智、樊朝芬、李翔、袁邦前、刘学英、刘胜、吴昌远、熊斌、
周乐曦、黄孟秋、赵盈兰、徐光琴、汪玉美、舒欢、邓书行、李天玉、管彦荣。
I
DB5306/T88-2022
大五星枇杷低效果园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五星枇杷低效果园改造的术语和定义、改造目标、改造技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大五星枇杷低效果园的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效果园
每667m2产量≤350kg、二级果(含二级)以上比例≤40%的成年枇杷果园。
3.2
短截
将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
3.3
回缩
将多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
3.4
曲枝
将直立或开张角度小的枝条,采用拉、别、盘等方法,使其改变为水平或下垂方向生长。
3.5
扭梢
从新梢基部3cm~5cm处两手捏紧旋转90°~180°,只伤木质部不伤皮层,使其平斜或下垂生长。
4改造目标
通过2年~3年的改造,使果园密度合理,树体健壮,枝叶茂盛,每667m2平均产量≥750kg,二级果
(含二级)以上比例≥60%。
1
DB5306/T88-2022
5改造技术
5.1改造时间
春、夏(枇杷采收后)、秋均可。
5.2改造方法
5.2.1减密度
每667m2种植密度大于55株果园按照疏密留稀、去劣留优、均匀分布原则,隔行、隔株或“梅花式”
间伐,每667m2降至33株~44株或45株~55株。
5.2.2改造树形
5.2.2.1双层圆头形
每667m233株~44株果园按照双层圆头形改造树形。
改造方法为:第一层主干高30cm~40cm,留3个~4个主枝,主枝和中心干成60°~70°夹角,主枝
间90°~120°夹角;第二层留2个~3个主枝,主枝和中心干成45°夹角,主枝间120°~180°夹角;第一
层主枝和第二层主枝的伸展方向应尽量错开,避免上遮下。层间距80cm~100cm。多余主枝在1年~2
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2/T 793-2002 旱地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98-2002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 2002-06-10
- DB62/T 791-2002 旱地豌豆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96-2002 庆阳地区酸枣接大枣早、优、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89.12-2002 甘肃省沿黄灌溉农业区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套三收栽培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90-2002 旱地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92-2002 旱地扁豆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95-2002 旱地扁豆栽培技术规程 2002-06-10
- DB62/T 797-2002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 2002-06-10
- DB62/T 799-2002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200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