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215-1989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
GB 11215-1989 The general regulation for environmental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刘书田、谢建伦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1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GB11215-89
Thegeneralregulationforenvironmental
radiologicalassessment
1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和应遵循的技术规定。目的是提高核辐射环境质量
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改善环境质量,保证公众的辐射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应进行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企、事业单位,这类单位包括:
核燃料循环系统的各个单位;
b.陆上固定式核动力厂和核热电厂;
拥有生产或操作量相应于甲、乙级实验室或(操作场所)并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应用
单位。
2术语
2.1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环境要素大(气、水质、土壤、生态等)对人群的生
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
质量的优劣表示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
2.2环境质量评价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按时间因素可分为环
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预(断评价)。
2.3环境影响评价
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退役后可能对环境
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2.4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
按照剂量标准和最优化原则对释放到环境一定区域内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评定和
预测.
2.5源项
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物的数量、成分以及物化形态.
2.6环境监测
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2.7生物监测
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
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2.8指示生物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一03一16批准1990一01一01实施
GB11215一89
不同生物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反应特点。生物的适应范围越小,反应越典型,
对环境因素的指示越有意义.
2.9放射性污染指示生物
对放射性污染比较敏感的指示生物。该种生物对某种或某几种放射性核素具有很高的浓集因子,而
且伴随有某些特征生物学指标的变异.
2.10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错误的监测数据造成环境保
护的失误.
2.11剂量当量
组织中某点处的剂量当量H是D,Q和N的乘积,见式(1)所示:
H=DQN…:’’······································.……(1)
式中:刀—吸收剂量;
Q—品质因数,
N—其他修正因数的乘积1).
注:1)目前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指定N=1,
2.12有效剂量当量H,
当所考虑的效应是随机性效应时,在全身受到非均匀照射的情况下,受到危险的各组织的剂量当量
与相应的权重因子的乘积的总和,见式2()所示:
H,一习WTHT·········································…·…(”)
T
式中:He—有效剂量当量;
HT—组织和器官T所受的剂量当量。
WT—权重因子。
2.13集体剂量当量s
受照群体的各人群组平均每人所受剂量当量H,全(身或任一特定器官或组织的剂量当量)与各组
成员数N.的乘积的总和,见式3()所示:
S=习H,N,·········································…·…(”)
2.14关键人群组
从某一给定实践受到的照射在一定程度内是均匀的且高于受照射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的人群组,称
为关键人群组。他们受到的照射可用以量度该实践所产生的个人剂量的上限。
2.15关键核紊
在某一给定实践所涉及到的各种照射途径中,就对人体的照射来说,其中的某一种核素比其他的核
素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时,称作关键核素。
2.16关键照射途径
在某一给定实践所涉及到的各种照射途径中,就对人体的照射来说,其中的某一照射途径比其他的
照射途径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时,称为关键照射途径.
2.17大气稳定度等级
在污染气象学中,表征大气湍流扩散状态的一个基本系数.
2.18混合层高度
在污染气象学中,地面上空某一给定区域污染物可发生混合的垂直距离。
138
GB11215一89
3评价范围与评价子区
3.1评价区域
第1章所列的a,b类各单位应以主要放射性污染物排放点为中心、半径80km范围作为评价区域.
3.1.1评价半径的圆心应以向环境释放放射性的主要排放点为中心来确定。
3.1.2核电站以及核燃料循环的大、中型企业以80km半径为评价范围.
3.2评价子区
3.2.1子区划分原则:评价子区应以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的运输途径气(途径,水途径),结合单
位所在地的环境特性来划分。
3.2.2子区划分方法:在评价范围内按一定距离划分同心圆,再按16个方位划分扇形区,两相邻同心
圆与两相邻方位线围成小区域作为评价子区。
4评价的剂f荃本标准、指标和方法
4.1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剂量基本标准
4.1.1根据辐《射防护规定》中对公众成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的基本限值,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剂量
基本标准规定如下:
全身为1mSv某(些年份允许5mSv/a),
4.1.2第1章中所列的b类单位,其预示的关健组个人年平均有效剂量当量,在正常工况下不得大于
。.25mSv(25mrem);第1章中所列的a,c类单位在使用剂量基本标准时,要考虑合理的分配份额.
4.2评价指标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采用的剂量评价指标为关键人群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以及评价范围内集
体剂量当量。
4.3评价方法
4.3.1把环境的辐射照射减到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是核辐射环境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在
整个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特别是评价结论的分析和建议中。
4.3.2核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系预断评价,应选用合适的模式和参数以模式估算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下
4.2条所述的两种剂量的量值。
4.3.3核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以模式计算为主,并结合环境监测资料估算正常工况和事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0306.2-2024 出口烟花爆竹检验规程 第2部分:产地检验 2024-12-16
- SN/T 5800.2-2024 国境卫生检疫技术规范起草规则 第2部分:检疫查验 2024-12-16
- SN/T 0306.4-2024 出口烟花爆竹检验规程 第4部分: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验 2024-12-16
- SN/T 5800.4-2024 国境卫生检疫技术规范起草规则 第4部分:卫生监督 2024-12-16
- SN/T 0306.3-2024 出口烟花爆竹检验规程 第3部分:产品安全性检验 2024-12-16
- SN/T 5800.1-2024 国境卫生检疫技术规范起草规则 第1部分:通用规范 2024-12-16
- SN/T 5800.3-2024 国境卫生检疫技术规范起草规则 第3部分:疾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 2024-12-16
- SN/T 5735-2024 甘蔗糖蜜检验方法 2024-12-16
- SN/T 0306.1-2024 出口烟花爆竹检验规程 第1部分:总则 2024-12-16
- SN/T 0306.5-2024 出口烟花爆竹检验规程 第5部分:型式试验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