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DB51/T 1155-2010 DB51/T 1155-2010 Standards for 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of Toona sinensi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51/T 1155-2022 |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155-2010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8-18
实施日期
201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4

备案号:28687-2010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AfforestationtechnologyregulationsforToonasinensisRoem

2010–08–18发布2010–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155-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种子和苗木........................................................................1

5造林..............................................................................2

6幼林抚育管理......................................................................3

7造林技术档案......................................................................4

附录A(规范性附录)香椿禁止使用的农药..............................................5

附录B(规范性附录)香椿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推荐药剂................................6

DB51/T1155-2010

前言

香椿(ToonasinensisRoem)为楝科香椿属植物,是我国的特有树种,生长快,树干通直,材

质好、木材红褐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纹理美观,且耐水湿、耐腐蚀,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桃花心

木”;枝下高长、树冠短、冠幅小,能减少生长期中同农作物争光的矛盾,可作为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

的主要树种;其幼芽和嫩叶,脆嫩多汁,芳香馥郁,口感独特,俗称椿芽,是传统的木本蔬菜珍品,食

用价值很高。目前尚无香椿造林技术规程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规范全省香椿的造林技术和科学

造林,促进香椿人工林的优质丰产,使香椿造林工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下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

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桂香、朱琴、侯广维、宁素华、周琼、隆孝雄。

本标准于2010-08-18日首次发布。

DB51/T1155-2010

香椿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椿人工造林(含迹地人工更新)的造林苗木规格,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及幼林抚育管

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四川省境内的新造香椿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51/T380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8337.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香椿林(Toonwoods)

以香椿树种为优势种构成的森林。

3.2

栽培区(Cultivationarea)

香椿适生栽培区:海拔2000m以下,土壤为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各类耕地土壤、石骨子土、冲

积潮土、褐土、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土层厚度大于60cm,年平均气温13.9℃~18.2

℃,年平均积温(≥10℃)4500℃~5600℃,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1800mm。

4种子和苗木

香椿种子和苗木按GB7908-1999、GB/T15776-2006、DB51/T705-2007标准执行。

4.1播种苗

按DB51/T705-2007规定的Ⅰ、Ⅱ级苗木标准执行。

DB51/T1155-2010

4.2无性繁殖苗

用香椿营养器官(如苗干、枝条、根)作为育苗材料培育苗木。

5造林

5.1造林模式

5.1.1营造纯林

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及立地条件只能适宜香椿生长的地方,应营造纯林。

5.1.2营造混交林

为提高香椿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因地制宜地营造混交林。

用材林:宜多树种混交,如香椿与马尾松、柏木、杉木、喜树、木荷、白蜡、檫树、毛竹、银杏、

黄柏、水杉等混交,混交方式有块状和带状。

防护林:应以混交林为主。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