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876-2024 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

DB34/T 4876-2024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itoring results b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iz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876-202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30
实施日期
2024-08-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20.10

CCSA00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876—2024

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resultsvalidityofinspectionandtesting

institutions

2024-07-30发布2024-08-30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876—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策划...............................................................................1

策划依据.......................................................................1

监控方案.......................................................................2

监控计划.......................................................................3

6方法...............................................................................3

7实施...............................................................................4

监控样品的获得.................................................................4

测试准备.......................................................................4

7.3监控样品测试...................................................................4

结果提交.......................................................................4

过程监督.......................................................................4

纠正与纠正措施.................................................................4

8分析、评价与改进...................................................................4

基本要求.......................................................................4

监控结果统计分析...............................................................5

评价与改进.....................................................................5

9记录管理...........................................................................5

附录A(资料性)监控结果有效性计划示例...............................................6

附录B(资料性)监控方法选择流程示例.................................................7

附录C(资料性)监控方法说明........................................................10

参考文献.............................................................................12

I

DB34/T487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芜湖市湾沚区天安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

司、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康菲尔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福文、邵栋梁、魏彤、何韵、杨振宇、潘美美、刘伯夷、汤晓雪、王子骏。

II

DB34/T4876—2024

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的总则,并规定了其策划、方法、实施、分析、评价与

改进、记录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策划和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882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性检验

GB/T4883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离群值的判断和处理

GB/T17989.2控制图第2部分:常规控制图

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702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监控结果有效性monitoringresultsvalidity

为持续监控检验检测过程和检验检测结果以确定结果是否可靠而采取的一组操作。

质控样品controlsample

一种要求的存储条件能得到满足、数量充足、稳定且充分均匀的材料。

注:质控样品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与常规测试样相同或充分相似,可用于长期确定和监控系统的精密度和稳定性。

4总则

检验检测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风险管理要求,对检验检测结果予以有效监控。

检验检测机构将监控结果有效性活动纳入管理体系运行中。

检验检测机构对监控结果有效性进行策划,编制监控方案和/或监控计划。

检验检测机构分析监控结果有效性活动的数据,用于控制实验室活动,适用时实施改进。

检验检测机构可通过内部监控、外部监控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监控结果有效性。

5策划

策划依据

1

DB34/T4876—2024

策划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a)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文件;

b)《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第21号公告);

c)如申请或维持实验室认可,同时依据CNAS-CL01及相关应用说明;

d)如申请或维持检验机构认可,同时依据CNAS-CI01及相关应用说明。

监控方案

5.2.1总体要求

5.2.1.1监控方案是监控结果有效性的指导文件,应对目标、范围、方法、频次等进行规定。

5.2.1.2监控方案的管理应符合文件控制要求,包括审查、更新、批准、标识、发放、作废等。

5.2.1.3监控方案分为内部监控方案、外部监控方案。

5.2.2需考虑的因素

5.2.2.1制定内部监控方案需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a)检验检测业务量;

b)检验检测结果的用途;

c)检验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d)检验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与复杂性;

e)新采用的检验检测方法或变更的检验检测方法;

f)对技术人员能力和经验的依赖程度,以及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

g)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

h)样品类型及其可获得性;

i)重要的、技术难度高的、前期内部及外部监控结果不满意的检验检测项目;

j)风险评估;

k)预定的评价依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