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ZAAV 002-2020 青贮玉米+光叶紫花苕轮作技术规程

T/GZAAV 002-2020 Crop rotation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ensiling corn and Phytolacca acinosa var. pubescen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GZAAV 002-2020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2-28
实施日期
202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贵州省畜牧兽医学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光叶紫花苕轮作的生产环境、品种选择、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时间及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西南海拔600m~2800m区域进行青贮玉米+光叶紫花苕的轮作生产; 主要技术内容:4 青贮玉米栽培4.1 整地按NY/T1342进行。4.2 基肥每亩地施腐熟农家肥1500kg或50kg复合肥,在翻耕土地前撒施。4.3 品种选择青贮玉米品种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种子质量达到GB/T 3543.5要求。4.4 播种4.4.1 播种时间为3月中旬~4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0℃以上)。4.4.2播种量2.0~3.0kg/亩。4.4.3 播种方式条播,行距60cm,株距20cm,先按60cm行距开沟,深度10cm,然后按20cm株距点播种子,每点2粒,播后覆土3cm厚。4.5 管理4.5.1补种播种后5~10d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种。4.5.2定苗幼苗长至4~5叶时定苗,保证密度不低于5000株/亩。4.5.3追肥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施尿素。4.5.4除杂在6~7叶时人工除杂,或使用国家允许的专用玉米除草剂。4.5.5病虫害防治参照DB62T 4180-2020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防治。5 光叶紫花苕接茬轮作5.1 播种5.1.1播种时间免耕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即在对青贮玉米第二次中耕时,翻耕种植在青贮玉米收割后进行。5.1.2 播种量每亩播种4.5 kg。5.1.3 播种方法免耕播种  用钙镁磷肥或草木灰拌种后均匀撒在青贮玉米地中。翻耕播种  将土地翻耕/耙细/整平,种子撒播,播后覆土2cm~3cm。5.2 田间管理5.2.1补种播种后10~15d观察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播。5.2.2追肥免耕播种的在贮玉米收获后施普钙10 kg/亩,开春后追施尿素5 kg/亩;翻耕播种的在齐苗后施普钙10 kg/亩,开春后施尿素5 kg/亩。5.2.3 除杂苗期出现明显高于幼苗的高大阔叶杂草时,需人工拔除。6 收获利用6.1 青贮玉米收获与利用6.1.1 收割在青贮玉米进入蜡熟初期收割,收割时连同果穗刈割,留茬高度5-10cm。6.1.2青贮加工按NY/T 2696规定进行。6.2 光叶紫花苕的收获与利用6.2.1 收获株高达50cm左右进行第一次刈割作为青饲料,留茬8-10cm左右,次年3月至4月份种植青贮玉米前全部收割。6.2.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起草人:
赵明坤、熊先勤、尚以顺、李小冬、张瑜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