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6/T 1073-2024 公共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DB3206/T 1073-2024 Public Place Name Address Data Specification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06/T 1073-2024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4-05-13
实施日期
2024-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南通市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定义、组成、分类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建库。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公安局
起草人:
奚春华、龚天宇、胡高明、刘勇、陆培、齐志飞、袁春东、陈亮、李砾砾、管亮、王辉、丁月平、袁小军、许亚、朱文怡、任扣清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9

3206

南通市地方标准

DB3206/T1073—2024

公共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Dataspecificationsforpublicgeographicalnameandaddress

2024-05-13发布2024-08-01实施

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6/T1073—2024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基本要求..........................................................................2

5数据结构及分类........................................................................3

附录A..................................................................................8

附录B..................................................................................9

附录C.................................................................................16

参考文献...........................................................................25

I

DB3206/T107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制。

本文件由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南通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南通市民政局、

南通市公安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奚春华、龚天宇、胡高明、刘勇、陆培、齐志飞、袁春东、陈亮、李砾砾、管

亮、王辉、丁月平、袁小军、许亚、朱文怡、任扣清。

II

DB3206/T1073—2024

引言

根据南通市数字政府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大众对公共地名地址规范化、实体化、可视

化的迫切需求,本文件国内首创提出了“公共地名地址”的概念和数据规范,建立了公共地名地址数据

模型,解决了“地名+地址+实体”融合的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公

共地名地址”数据赋能公共服务的新模式。

本文件是进一步规范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依据,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精准的位置服务和公共数据融

通共享能力,提升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在智慧城市治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经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认定,“公共地名地址”技术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文件的实施能够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与智能化提供统一的公共底座,推动数字产

业化、产业数字化及数字经济的发展。

III

DB3206/T1073—2024

公共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南通市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定义、组成、分类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建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2003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18521-2001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38210-2019地名术语

GA/T2000.32公安信息代码第32部分:地址元素分类与代码

GA/T2000.33公安信息代码第33部分:社区、居(村)委会编码规则

DB3206/T1006-20201:5001:10001:2000自然资源和规划地形基础要素数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非标准地名nonstandardgeographicalname

未经过官方认可,但具有方位意义的或具有习惯性称谓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

的名称。

[来源:GB/T38210-2019,5.5,有修改]

3.2公共地名地址publicgeographicalnameandaddress

在城市管理中基于地理坐标记录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专有名称和属性的结构化描述与

标识。

3.3居民点名residentialareaname

具有地理方位意义的集中生活聚集地的名称。

1

DB3206/TXXXX-XXXX

3.4街路巷名roadorlanename

明确划分出车道和人行便道的通行区域或者胡同、条、弄等较窄街道的名称。

3.5楼宇名buildingname

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等大型建筑物的名称。

3.6门(楼)址buildingaddress

院落、独立门户或建筑物标示编号的文字描述,包括门牌号码和楼牌号码。

3.7标识点名specialobjectname

具有重要方位意义的地物名称,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经济区名称、专业设施名称、休闲旅游文化设施名称、

经济实体名称等。

4数据基本要求

4.1空间基准

a)平面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b)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时间表达

日期信息应采用公历表示,时间信息应采用北京时间。

4.3存储和提交格式

宜采用Geodatabse格式。

4.4数据成果要求

4.4.1完整性

成果的完整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要素应采集完整,无遗漏、多余或重复现象;

b)要素分层正确,无遗漏层或多余层、重复层现象;

c)数据目录下包括的文件完整,无遗漏或多余文件;

2

DB3206/T1073—2024

d)要素属性值应完整,无多余、遗漏现象。

4.4.2逻辑一致性

成果的逻辑一致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数据空间参考系系统符合4.1的规定;

b)要素属性项名称、类型、长度、值域等符合附录B的规定;

c)要素几何类型(点、线、面)定义符合要求;

d)要素的拓扑定义正确。线段相交或相接,无悬挂或过头现象,应断开的要素处理符合要求;

连续地物保持连续,无不合理的伪节点现象。

4.4.3属性

成果的属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要素的各属性值应正确无误,当要素属性无属性值时应赋为空;

b)要素分类码应符合5.3的规定;

c)属性值统一用半角符号表示。

5数据结构及分类

5.1数据结构

公共地名地址数据以地理位置点、线、面图元数据及其挂接的地名信息、地址信息来表达。地名信息包

含实体唯一ID、公共地名地址分类码、标准地名、非标准地名、历史沿革、地址唯一ID等。地址信息包含

地址唯一ID、地址描述、地址生命状态等信息。地址信息分层级组织,分级方式按5.4执行,可通过“地址

元素ID”和“上级地址元素ID”反映地址层级关系。地名信息与地址信息间通过地址唯一ID进行关联。

数据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以地理位置点、线、面等图元数据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及范围,典

型公共地名地址图元数据表达如图2所示。数据分层方式详见附录A,属性结构详见附录B。

3

DB3206/TXXXX-XXXX

图1公共地名地址数据结构

图2公共地名地址图元数据表达

5.2图元数据分类

按照图元数据的空间类型及所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图元数据分为面、线、点三类。

a)面:描述面状要素的范围面,如院落单位、住宅小区、建筑物;

4

DB3206/T1073—2024

b)线:描述线状要素的中心线,如交通中心线、水系中心线等;

c)点:描述地名、地址要素的定位点,包括标识点和门牌点,如店铺名称等。

d)5.3图元表达规则

a)面状图元应沿面状要素的轮廓或范围表示;

b)线状图元应沿线状要素的中心线表示;

c)点状图元应定位于独立地物的中心点或标志点。

5.3分类代码

5.3.1公共地名地址类别代码

公共地名地址类别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分为三段,用6位阿拉伯数字标识。第一段4位数字标识公

共地名地址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类别,第二段1位数字标识地名的使用时间,第三段1位数字标识

类型代码。具体代码结构见图3。

图3地名分类代码结构示意图

注1:地理属性类别代码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分别用1位阿拉伯数字标识。如果中类不再细分,末位用

“0”补齐。大类、中类、小类3层中的“其他”类别用9标识。地理属性类别代码按GB/T18521-2001执行;

图4地理属性类别代码

注2:使用时间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标识。现今地名的代码为1,历史地名的代码为2;

注3:类型代码用1位阿拉伯数字标识。标准地名的类型代码为1,非标准地名的类型代码为2。

5

DB3206/TXXXX-XXXX

5.3.2标识点类别代码

标识点类别代码采用数字型代码,分三段,用6位阿拉伯数字标识。具体代码结构见图5。标识点分

类与代码表见附录C。

图5标识点分类代码结构示意图

5.4地址构成及描述

5.4.1地址构成

地址信息依次包含以下七个层级。地址层级间呈树状隶属关系,可逐级展开。

a)第一层级:省市县(区),为必需项;

b)第二层级:街路巷(里弄坊)/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为必需项;

c)第三层级:门(楼)址,为必需项;

d)第四层级:居民区/建筑物(群),为非必需项;

e)第五层级:幢(栋、楼),为非必需项;

f)第六层级:单元/楼层,为非必需项;

g)第七层级:室/号,为非必需项。

5.4.2地址描述

5.4.2.1省市县(区)描述

所在省市县(区),需符合GB/T2260、GB/T10114-2003标准,可追加乡镇(街道)名。描述为:江

苏省南通市××区。县和县级市填写时略去设区的市名称,直接填写为江苏省××县(市)。

示例1: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

示例2: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

5.4.2.2街路巷/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描述

所在的街路巷(里弄坊)或村组,应当填写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地名主管部门批准的标准地名。

a)在城区(一般指崇川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区或县级政府驻地街道)描述为

街路巷(里弄坊)名;

示例1:(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一路

示例2:(江苏省如东县)碧霞路

6

DB3206/T1073—2024

b)在农村(一般指所在地为乡镇),描述为街路巷名或村组名,村委会简写为“村”,行政村名与

村民小组不重叠使用。

示例1:(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茗江路

示例2:(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马西村四组

5.4.2.3门(楼)址描述

街路巷和农村居民点(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上具体的门牌号码或门牌号后缀(子门牌)。描述

为:×号或×-×号。

示例1:(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八一路)3-1号

示例2:(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马西村四组)10号

5.4.2.4居民区/建筑物(群)描述

经主管部门命名的居民住宅区、多个建筑物组成的建筑区域或单体建筑物。居民区、建筑物(群)

已有地名命名的,在门牌号后,应当并列居民区、建筑物(群)的标准地名。描述为:××小区(花

园、苑、公寓等)、××大厦(中心、城、广场)。

示例1:(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城山路99号)金茂雅苑

示例2:(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路56号)金和大厦

5.4.2.5幢(栋、楼)描述

居民点或建筑物群中有楼牌的楼栋。描述为:×幢(栋、楼)。

示例:(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城山路99号金茂雅苑)5幢

5.4.2.6单元/楼层描述

建筑物中以不同入口等划分的相对独立单元。地下第一层用“负1”表示,依次类推。描述为:

×单元(楼等)。

示例:(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城山路99号金茂雅苑5幢)1单元

5.4.2.7室/号描述

建筑物中的具体户室。描述为:××室。

示例:(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城山路99号金茂雅苑5幢)101室

7

DB3206/T1073—202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空间数据分层

A.1空间数据分层

公共地名地址空间数据分层方式见表A.1。

表A.1公共地名地址空间数据分层

序号图元数据空间类型要素类/表别名要素类/表名称

1行政区域面BOUA

2水系面HYDA

3院落范围面GCYA

4房屋轮廓面GBDA

5交通中心线LRML

线

6水系中心线HRML

7院落单位门牌点GATE

8点沿街门牌点STRTNUM

9标识点MARK

10——地址表ADDRESSTAB

8

DB3206/T1073—202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数据要素属性结构

B.1行政区域面属性结构

行政区域面属性结构见表B.1。

表B.1行政区域面(BOUA)属性结构

序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必填说明

公共地名

1PNCODETEXT20是按5.3.1执行

地址分类码

2NAME标准地名TEXT50是

3ALIASNAME非标准地名TEXT50否

4PAC行政区代码TEXT50否

5HISTORYNAME历史沿革TEXT50否

值域:地级市级/县区级/乡镇级/

6TYPE类型TEXT50否村级/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

市级开发区/习惯性地名/其他

实体唯一标识

7BOUAGUIDTEXT40是

8REMARK备注TEXT255否

B.2水系面属性结构

水系面属性结构见表B.2。

表B.2水系面(HYDA)属性结构

序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必填说明

公共地名地

1PNCODETEXT20是按5.3.1执行

址分类码

2NAME标准地名TEXT50否

3ALIASNAME非标准地名TEXT50否

4HISTORYNAME历史沿革TEXT50否

江海/一级河/二级河/三级河/四

5RIVERG河流等级TEXT50否

级河/湖泊

实体唯一标

6HYDAGUID

识码

9

DB3206/T1073—2024

序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必填说明

7REMARK备注

B.3院落范围面属性结构

院落范围面属性结构见表B.3。

表B.3院落范围面(GCYA)属性结构

序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必填说明

公共地名

1PNCODETEXT20是按5.3.1执行

地址分类码

2NAME标准地名TEXT50是

3ALIAS非标准地名TEXT50否

4ABBRNAME简称TEXT50否

5HISTORYNAME历史沿革TEXT50否

7TYPENAME类型TEXT50否按DB3206/T1006-2020执行

院落实体唯一

8UNITGUIDTEXT50是

标识码

省厅地址唯一公安部门地址唯一标识码,公安

9ST_DZYSIDTEXT36否

标识码已挂接的必填

10REMARK备注TEXT255否

B.4房屋轮廓面属性结构

房屋轮廓面属性结构见表B.4。

表B.4房屋轮廓面(GBDA)属性结构

序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必填说明

公共地名

1PNCODETEXT20是按5.3.1执行

地址分类码

2NAME标准地名TEXT50否

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